工業園區治理案例|重慶潼南高新區電鍍工業園綠色循環綜合服務項目
更新時間:2020-07-17 14:31
來源:工業園區環境管理
作者:
閱讀:3677
前言
2020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要創新環境治理模式,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開展園區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示范,探索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治理的一體化服務模式。“重慶潼南高新區電鍍工業園綠色循環綜合服務項目”是園區第三方治理案例,具有較好的典型性和示范意義。
案例概況
本案例第三方服務機構為“重慶巨科環保有限公司”,為重慶潼南高新區電鍍工業園已入駐的23家電鍍企業提供審批咨詢、原料供應、物料存儲、物業管理、技術指導、環境監測、電鍍廢水治理和污泥處置的一體化服務,并通過電鍍廢水源頭回收、分類收集、分質處理、污泥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手段,保證了廢水處理穩定達標和重金屬回收利用,實現了污染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該案例2016-2019年間廢水排放穩定達到國家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COD<50,氨氮<8,總鎳<0.1,總鉻<0.5,總銅<0.3,總鋅<1.0(單位mg/L)。
案例模式與特點
該案例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化第三方單位進行投資、建設、運營,形成了環境責任主體清晰、市場化程度較高、全產業鏈循環經濟治污的工業園區第三方治理創新模式,是工業園區環境污染治理“市場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發展的典型案例。
1. 工業園區一體化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模式。
重慶潼南高新區通過與第三方服務機構簽訂投資協議,引入社會資本對電鍍園區進行一體化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既明確了其園區環境主體責任,也拓展了其市場經濟主體利益,是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創新模式探索。本案例服務機構作為園區環境責任主體,以市場化方式對園區進行投資、建設、招商、運營、服務和管理,以合同化的方式明確收費標準、落實責任分解和運營管理園區,實現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業的多元化市場收益。這種模式充分發揮市場競爭和資源配置優勢,增強了第三方治理企業科技創新、污染治理、資源利用、循環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了園區環境治理的市場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發展。
重慶潼南高新區通過與第三方服務機構簽訂投資協議,引入社會資本對電鍍園區進行一體化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既明確了其園區環境主體責任,也拓展了其市場經濟主體利益,是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創新模式探索。本案例服務機構作為園區環境責任主體,以市場化方式對園區進行投資、建設、招商、運營、服務和管理,以合同化的方式明確收費標準、落實責任分解和運營管理園區,實現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業的多元化市場收益。這種模式充分發揮市場競爭和資源配置優勢,增強了第三方治理企業科技創新、污染治理、資源利用、循環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了園區環境治理的市場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發展。
2. 全產業鏈循環經濟治污模式。
本案例在電鍍園區實施了“重金屬污染物在線回收—電鍍污水處理與回用—電鍍污泥資源化回收—無害化處置—綜合利用產品”的全產業鏈循環經濟污染治理技術路線。案例園區建有設計處理規模20000m³/d污水處理廠,規劃分類收集10種工業廢水,在生產車間實施槽邊回收,在排放源頭進行在線監控,通過分類收集、明管輸送、分質處理后,實現穩定達標排放;污水處理廠同時采用“廢水回用”工藝路線,廢水回用率達60%;針對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微量重金屬污泥,園區內設處理規模10萬噸/年污泥處理廠,通過提取污泥中高價值的重金屬,將處理后不含重金屬的污泥作為水泥、瓷磚等建材原料,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本案例在電鍍園區實施了“重金屬污染物在線回收—電鍍污水處理與回用—電鍍污泥資源化回收—無害化處置—綜合利用產品”的全產業鏈循環經濟污染治理技術路線。案例園區建有設計處理規模20000m³/d污水處理廠,規劃分類收集10種工業廢水,在生產車間實施槽邊回收,在排放源頭進行在線監控,通過分類收集、明管輸送、分質處理后,實現穩定達標排放;污水處理廠同時采用“廢水回用”工藝路線,廢水回用率達60%;針對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微量重金屬污泥,園區內設處理規模10萬噸/年污泥處理廠,通過提取污泥中高價值的重金屬,將處理后不含重金屬的污泥作為水泥、瓷磚等建材原料,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經營/管理/服務模式創新
(一)經營管理模式創新
第三方污染治理機構負責園區和入駐企業的污染治理,并保證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和污染物的達標排放。政府環保部門及園區管委會負責對工業園區的污染治理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對污染物的排放進行監測。這種管理體制能夠最大限度地貫徹“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效益優先”的原則,發揮企業競爭優勢,增強環保園區管理的科技創新和引領示范功能,實現了園區污染治理的專業化技術服務和市場化運營。
“園區安全環保委員會”組織機構,是由園區內企業、政府環保、安監部門一起建立的,責、權、利清晰,政府部門作為監督、顧問機構,充分體現“放、管、服”;企業老板及企業環保安全專員各司其職,有經費、有考核,實現園區管理一體化,達到了安全環保令行禁止目的。
(二)客戶(入駐企業)管理及服務
客戶原則上為電子、筆電、手機、燈飾、電器、汽車等電鍍相關行業;客戶必須認可園區準入條件并嚴格遵照執行;客戶認可園區物業管理規范并簽訂相關協議。企業入駐后必須在本地注冊為獨立法人,領取營業執照依法生產經營;入駐企業生產線必須通過項目環評審核,本平臺全程協助企業辦理各項證照服務;入駐企業環境保護、治理措施必須堅持“三同時”原則(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入駐企業應嚴格執行園區安全、環保、運營和職業健康等相關管理規定。其它詳細的細則詳見《園區入駐企業管理規定》。
本案例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務及環境監測、技術指導、方案設計、審批咨詢、人力資源、政務代理、物資供應等服務,收取污染治理費用等服務費用,并保證污染物的削減和治理后廢水的穩定達標排放。入駐企業不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環保設施和污染治理費用,將污染物治理全權交給巨科環保。通過廢水處理技術的改進(詳見第五部分介紹),大大降低了污染治理的成本費用,向入駐企業收取的污染治理費用低于其它電鍍園區20%左右,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通過技術的改進和合理的定價有利于治理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的提升。
(三)全產業鏈循環經濟模式(污染治理模式的創新)
在電鍍工業園區污染第三方治理方面,重慶打造了國內首創的“電鍍用水清潔處理--重金屬污染物在線回收--電鍍污水處理--電鍍污泥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資源化產品”首尾相連、環環相扣的循環經濟環保全產業鏈,創新的“全產業鏈循環經濟”的模式、環保電鍍園區高水準規劃建設及“智慧化運營管理”模式,走在了國內前列。
把控前端--電鍍清潔用水自來水廠。
(電鍍工業清潔水廠)
控制中端——在線回收裝置。利用自有專利技術,在入駐企業的電鍍生產線槽邊在線閉路回收各類重金屬,同時大部分廢水在線凈化回漂洗槽循環使用。
(生產線在線回收裝置)
精細后端--污水處理廠。園區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科學規劃分類10種工業廢水 。污水處理廠采用以“達標排放”和“廢水回用”為目的的工藝路線,回用率達到60%以上。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重金屬廢水,在生產車間排放源頭在線監控,分類分質收集后通過空中管廊排到污水處理廠,采用自有核心的處理工藝,將廢水進行處理后穩定達標排放。
(污水處理廠)
完善尾端--污泥處理廠。在廢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少量重金屬污泥,園區內建有污泥處理廠,占地面積96畝。污泥處理廠運用自有核心技術將污泥重新回收進行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將污泥中高價值的重金屬提取出來,余下處理后不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污泥則作為瓷磚等建材的原料。
(污泥處理廠)
治理效果
園區第三方服務機構從國外引進了該新型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技術,并進行了自主研發的技術改良,以新型離子交換法為核心,結合催化氧化技術和反滲透技術。電鍍工業廢水處理新技術的主要內容就是:用離子交換技術處理重金屬,用催化氧化法降低COD和處理有機物,用反滲透技術進一步脫鹽。
(電鍍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項目總的工藝流程為:廢水調節池+精密過濾器+離子交換系統+催化氧化系統+超濾系統+反滲透膜處理系統,出水水質能穩定達標。因此通過技術的創新和工藝的創新,整套電鍍工業廢水處理系統運行成本低,因為:重金屬可以回收利用、節約了水資源、化學藥劑用量少、基本沒有化學污泥、避免了高成本的污泥處理費用,避免了二次污染。
(電鍍工業廢水處理工程)
經濟合理性
1.總投資費用和基本構成
整個工業園區總規劃占地500畝,規劃建成廠房24萬平方米,總投入10個億,其中環保投入2.5億。整個項目分幾期完成,目前園區一期工程已投資3億,環保設施投入1個億。涉及第三方污染治理的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廠、熱力廠及智能化環保綜合服務平臺等項目相關建設工程和設施占地6000平方米,單位綜合造價合理。
2.主要原料年消耗量和能耗
工業園區污染治理項目運行主要原料的年消耗量為:復合堿240噸,去色劑50噸,焦亞硫酸鈉5噸,純堿5噸,PAM(絮凝劑)1噸,PAC(混凝劑)2噸,消泡劑1噸,重金屬捕捉劑1噸。項目能耗主要為水、電、氣,能耗年度用量為:水6.5萬噸,電30萬度,氣12萬方。本項目運行費用主要為危廢處置費、離子交換樹脂、反滲透膜、藥劑、人工、水費、電費、氣費。項目年運行費用約為600萬元。單位處理能力的運行費用為:每噸廢水的處理費用約40元。而傳統化學沉淀法的電鍍廢水處理費用高達每噸50-60元 。該項目運行成本相對降低,技術應用具備經濟合理性。
3.新技術的原料回收利用
通過技術的創新和工藝的改進,該污染治理項目的處理工藝把離子交換技術放在前端,避免了傳統工藝中產生的大量化學污泥。按照傳統化學沉淀法處理廢水,危廢含量大概在8‰左右,主要是化學污泥。改進后的處理技術,危廢含量大概在2‰左右,主要是高濃度金屬鹽液。危廢處置費成本很高,因此新技術大大降低了處理成本。
工業園區電鍍工業廢水處理項目(一期)設計規模為5000噸/天,回用水設計規模為3000噸/天。如果園區達產及中水回用系統運行后,每天將回收各類金屬約100千克,一年回收各類金屬共約30噸,價值90多萬元,每年節省污水處理費300多萬元,減少涉重污泥排放1000噸,節省污泥危廢處置費200萬元。
4.園區的智能化改造
傳統的電鍍園區在供水、供電、供氣、通訊、道路、倉儲及其它配套設施都存在著運營成本較高,工作效率不高,資源浪費,服務能力較弱等問題。在信息化趨勢推動下,智慧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已成為實現園區現代化的重要戰略途徑,通過信息技術和各種資源整合,有助于園區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強競爭力。為了適應新時期企業管理方式的變革,園區通過搭建環保園區智慧管理云系統平臺,對園區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進行重塑改造與提檔升級,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提升園區競爭優勢,降低園區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對客戶(入駐企業)的服務水平,增強園區的持續競爭力。
5.能耗管理系統
對園區低壓配電系統內所有智能配電設備實現當前整個園區配電系統的實時監測與控制。通過現場層對園區能源流體的關卡計量設備的數據采集,完成當前整個園區的 水、電及其他流體能耗的數據采集。完成了園區自來水廠過程自動化平臺接入和園區供電系統過程自動化平臺接入。通過環保電鍍園區智慧管理云系統中控室,實時監測和掌握自來水廠、供電設施以及鍋爐房的運行情況,并對異常情況及時分析報警和處理。
(遠程定時監控水、電、氣即時用量)
平臺結合統一規劃的供水、供電、供氣及其它能耗資源系統,建立了基礎資源共享機制,通過整合,以平臺為樞紐,形成緊密聯系的整體,這些均關系到園區內生產 、科研單元的正常運作、能耗成本,對整個園區的運作有著重要意義。并通過遠程控制,對各個能耗的用量進行調控。
(遠程控制閥(閘)開關)
6.節能降耗措施
第一、加強運轉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保證所有運轉設備特別是大型運轉設備達到最佳出力狀態,合理開停機,降低系統能耗。第二、對有利用價值的排放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第三、加大巡檢力度,巡檢全面不留死角,杜絕系統中的跑冒滴漏現象。第四、做好設備保溫工作。第五、培養全員節能降耗意識,從細節抓起,從自我抓起,從崗位抓起。
綜上所述,通過工藝的改進以及規范的管理,該項目環保設施運行消耗物料少,能耗低。通過技術的創新,有效地將電鍍廢水污染物中的重金屬回收利用,實現了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降低了園區入駐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項目的經濟合理性。特別是針對園區的智能化升級改造,通過信息技術和各種資源整合,有助于園區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強競爭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