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施工區生活垃圾填埋場運行監測分析
摘要:通過對三峽工程施工區生活垃圾處理場一年來的運行觀察、監測和初步運行效果的分析,結果表明,該場未對環境造成污染,出水水質符合國家有關控制標準,并提出了下一步監測工作建議。
關鍵詞:環境保護;生活垃圾;監測;三峽工程
1 前言
三峽工程施工區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自1998年10月27日竣工驗收以來,投產運行正常,處理生活垃圾約6693.7t,為維護施工區的環境衛生發揮了較好的效益。同時,減輕了固體廢物和有毒有害物的排放與污染,保護了三峽工程施工區的生態環境。
為了解生活垃圾填埋場(簡稱垃圾場)垃圾滲濾液排放對環境的影響,三峽開發總公司壩區環境保護中心會同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止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污染長江水域管理規定》及《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等法規和標準的要求,于1999年5月,在垃圾場附近地下水質量監測井、垃圾場滲濾液排放出口及滲濾液處理系統總排放口設置了監測點,每周進行了采樣監測。經過較長時間的監測分析,垃圾場所排滲濾液均參達到國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的要求本報告從監測數據著手,系統地總結、分析、評估了垃圾場的處理效果,對垃圾場滲濾液的水質變化趨勢做了研究,通過分析。對今后的監測工作也提出了改進意見。
2 生活垃圾填埋場概況
2.1 概況
三峽工程施工區垃圾場嚴格按國家建設部有關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設計、建設和運行。該場位于長江右岸的中堡村楓箱溝,場內為一山谷盆地,三面環山,谷口較窄,北高南低,呈扇形狀。工程由填埋場、垃圾壩、污水排放處理系統(調節池、上流式厭氣污泥床、好氧塘、污泥干化場)、進場公路及其它附屬建筑物組成:場址高程150~190m,地質由變質巖及侵入其間的花崗-閃長巖組成;其中表層為砂礫、粗砂、泥質、厚度約3m,隨深度增加,顆粒變粗;诪榍罢鸬┘o侵入巖,巖性為閃云斜長花崗巖,巖體完整性較好。據勘查,垃圾場區邊坡穩定,防滲處理較好。
垃圾場占地3.28hm2,日處理垃圾規模為20t,設計使用期為15年。
2.2 垃圾組成情況
三峽工程施工區垃圾除來自宿舍生活垃圾外,主要來自賓館、食堂、餐飲、商店及公共娛樂場地。垃圾中有機成份以廚余物為主,果皮、織物、廢紙含量低;廢品少,廢棄的竹、草木多,煤灰含量也較高。其中,煤灰、磚渣、玻璃、金屬等含量為74.74%;木草、塑料、織品、廢紙等占垃圾的13.91%。
2.3 垃圾填埋情況
2.3.1 填埋方式
施工區生活垃圾填埋采用斜坡作業法,即利用場地自然斜坡地形進行填埋作業。垃圾填埋按夾層式作業處理,填平一層后,再往上填并往上坡移動,移土作覆蓋土。如此多梯作業直至垃圾填埋的高度與坡度基本達到填埋場周邊的高度與坡度時,然后再封場處理。
2.3.2 垃圾填埋操作程序
當垃圾運往填埋場定點傾卸后,推平、攤鋪均勻、壓實、覆±15cm,然后壓實。每當垃圾填埋高度達2.5m厚時,再覆土20~30cm,壓實至填埋垃圾容量為0.8t/m3為止。
2.3.3 填埋工藝流程
生活垃圾采用衛生填埋,其具體工藝流程如下:收集→運輸→卸車→填埋:推平,攤勻,碾壓,覆土壓實(同時收集、排放廢氣并處理滲濾液)→封場
2.3.4 垃圾場環境治理設施運行現狀
垃圾填埋后,為減輕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及惡臭氣體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采取了治理措施。
為控制垃圾場滲濾液對地下水產生污染,垃圾場采用了帷幕灌漿防滲技術,防止了垃圾滲濾液污染地下水以及滲濾液匯集于場底;同時,在填埋場周圍設置了雨水排水溝,直接減少了場外雨水進入填埋場,從而也減少了垃圾滲濾液的排放量;對垃圾攔擋壩前設置了濾液收集系統,將其滲濾液收集于調節池內,然后使垃圾滲濾液進入氧化塘進行高效厭氧處理,經厭氧處理后再進入好氧塘,經好氧塘氧化后排走。經過場外阻水、場內防滲、垃圾滲濾液收集與處理后,控制了垃圾滲濾液對外擴散以及有效地治理了垃圾滲濾液。
生活垃圾在堆積填埋處理時,在腐爛分解過程中,產生硫化氫、氨氣、硫醇等惡臭氣體。其中的一些物質亦可損害人體健康。為減輕惡臭氣體的危害,在垃圾填埋過程中采取及時將當日填埋的垃圾進行覆土壓實;同時在填埋場內修建了氣體收集井,通過氣體收集井有組織地向場上空排放填埋場產生的氣體,從而緩解了填埋場惡臭的污染。生活垃圾中動物尸體以及廢棄物、腐殖質、垃圾滲濾液等,是蚊蠅生息和繁衍的良好環境。為控制蚊蠅繁殖,垃圾場及時對傾倒的垃圾進行了覆土壓實,避免裸露垃圾,使蚊蠅無生息繁衍場地,大大減少了蚊蠅數。另外在蚊蠅繁衍生息活動季節,及時在場內噴灑滅蚊蠅藥劑,直接殺死蚊蠅。以上措施表明,能有效地遏制蚊蠅繁殖,減少蚊蠅密度。
3 環境監測概況
為全面掌握垃圾場垃圾滲濾液排放狀況及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按照《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標準》對滲濾液進行了采樣監測。
3.1 監測點布設
垃圾處理場共布有3個監測采樣點,一是垃圾壩總排放口;二是地下水環境監測井,井深10m,井口直徑10cm;三是滲濾液處理系統的總排放口,見圖1。
圖1 垃圾場監測采樣布置圖 |
3.2 監測項目
根據《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設定監測項目為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大腸菌值、流量。
根據現場觀察,從上年10月至次年5月初,垃圾場基本沒有向外環境排水,但仍有少量滲濾液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4 監測分析
4.1 垃圾壩出口的水質狀況
垃圾壩內系生活垃圾處理場。垃圾壩為混凝土漿砌塊石,其出水口位于垃圾壩最低處,系一明溝組成,常年均有水流浸出;該水流為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監測結果表明:垃圾壩出口處的水質指標(GB16889-1997),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氨氮、大腸菌值等符合生活垃圾滲濾液排放限值二級標準的要求,達標率為100%;懸浮物超過二級標準占全年的75.0%,最大超標倍數為3.84倍,超過三級標準占全年總數的12.5%,最大超標倍數為1.42倍。其中懸浮物符合三級評價標準的達標率為87.5%。
據采樣現場觀察,由于水溝中有沉積物,夏季還生長水棲寡毛類水絲蚓及藻門類浮游生物,水溝窄淺,采樣時容易擾動底部和兩壁,導致上述浮游生物進入采樣瓶內,使懸浮物測定結果偏大。
4.2 總排放口
總排放口設置于氧化塘出門下游道路旁的地下暗溝處,經監測結果表明(GB16889-1997),總排放口的水質良好;懸浮物符合二級排放標準者占全年的87.5%,只有五月份懸浮物略超過二級標準的0.28倍;其它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一級水質標準,合格率為100%。
5 垃圾場滲濾液水質特征及其變化趨勢
5.1 水質特征
根據監測資料統計,垃圾場滲濾液的水質主要為有機污染類型,化學需氧量含量較高,尤以氣溫較高的季節。生活垃圾經填埋處理后,在溫度作用時,垃圾腐爛程度加快,致使滲濾液中的有機污染物增多,使化學需氧量增大;同時,化學需氧量的增多,生化需氧量也相應隨著增加。
5.2 水質變化趨勢
垃圾場滲濾液水質變化較大,懸浮物最大值為最小值的340.5倍;化學需氧量最大值為最小值的37.9倍;氨氮最大值為最小值的18.4倍;生化需氧量最大值為最小值的33.3倍。垃圾壩出口和總排放口的水質變化,其中總排放口的水質基本穩定,說明污水處理系統運行良好。
5.3 垃圾場滲濾液處理效果分析
垃圾場滲濾液由垃圾壩排水溝流出后,水的氨氮含量較高,一般為經過處理后的2~10倍,COD、BOD處理前為處理后的2~4倍。滲濾液經過處理系統氧化處理后,COD去除率為63.7%;BOD去除率為67.3%;氨氮去除率為76.7%;懸浮物去除率為73.8%。
6 結論及建議
監測評價表明,垃圾場處理效果達到了設計要求,處理效果較好,滲濾液排放符合要求,未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垃圾場滲濾液排放的水質除少數測次的懸浮物略有超過二級標準外,其他指標(如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等)均達到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一級標準。垃圾場滲濾液的水質變化與氣溫、降水密切相關,監測次數在夏季可適當加大密度;春、冬季節氣溫較低,基本無水從處理系統排出,可適當減少測次。建議春、冬季節每月監測一次為宜;夏秋季節每月2-3次為佳。同時,采樣時應同步加強水量的監測。
對監測井采樣監測,應按《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的有關規定進行,監測頻率不得少于每年2次,測次應在豐、枯水期;監測項目應為:PH、色度、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揮發性酚類、氰化物、砷、汞、六價鉻、總硬度、鉛、氟、鎘、鐵、錳、溶解性總固體,高錳酸鹽指數、硫酸鹽、氯化物、大腸菌群等21項。同時,為了解地下水的變化情況,應對監測井進行水位觀測。
為了較全面地收集垃圾場的環境資料,建議對空氣、噪聲開展監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