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空氣凈化之一 空氣污染物
來源: 閱讀:4436 更新時間:2012-02-10 14:54空氣污染物是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排放到空氣中或在空氣中新轉化生成的對人或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物質。空氣污染物種類很多,按存在狀態可分為氣溶膠態污染物和氣態污染物;按形成過程,又可分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氣溶膠態污染物
氣溶膠系指固體粒子、液體粒子或它們在氣體介質中的懸浮體,按其來源和物理性質可分為以下幾種。
(1) 粉塵(dust) 指懸浮于氣體介質中的細小固體顆粒。粒子的尺寸范圍一般為1-200μm,在一段時間內能保持懸浮狀態,但也能因重力作用發生沉降。它通常形成于物理破碎等機械處理過程或風所揚起的灰塵。
(2) 煙(fume) 煙一般系指由冶金過程形成的固體粒子的氣溶膠,為熔融物質揮發后生成的氣態物質冷凝物,多為氧化產物;煙的粒子尺寸一般為0.01-1.0μm。
(3) 飛灰(fly ash) 在燃料燃燒過程產生的隨煙氣排出的分散較細的灰分。
(4) 黑煙(smoke) 由燃料燃燒產生的能見氣溶膠。
(5) 霧(fog) 霧是氣體中液滴懸浮體的總稱。在氣象學中指造成能見度小于1km的小水滴懸浮體。在工程中,霧一般泛指小液滴粒子懸浮體,它可能是由于液體蒸汽的凝結、液體的霧化及化學反應等過程形成的,如水霧、酸霧等。
在環境空氣質量管理和控制中,還根據空氣中粉塵(或煙塵)顆粒的大小,將其分為總懸浮顆粒(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可吸入顆粒(inhalable particles)和微細顆粒(fine particles)。總懸浮顆粒(TSP)為能懸浮在空氣中,用標準大容量顆粒采樣器在濾膜上所收集到的,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0μm的所有固體顆粒;可吸入顆粒(PM10)為能長期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μm的所有固體顆粒;微細顆粒(PM2.5)為能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2.5μm的所有固體顆粒。
氣態污染物
氣態污染物指在空氣中以分子狀態存在的污染物,能與載體構成均相體系。氣態污染物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是以二氧化硫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鹵素化合物和臭氧等。從污染源排入大氣中的污染物在與大氣混合的過程中會發生物理、化學變化,按照形成過程的不同,可分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見下表。
大氣污染物的分類
(1) 一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從各類污染源排出的物質,包括直接從各種排放源進入大氣的各種氣體、蒸汽和顆粒物,如上表所述的SO2、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烴類化合物等都是主要的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根據其化學穩定性又可分為反應性物質和非反應性物質兩類:反應性污染物的性質不穩定,在大氣中常與某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或作為催化劑促進其他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如SO2和NO2等;非反應性污染物的性質較為穩定,它不發生化學反應,或反應速率很慢,如CO等。
(2) 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與空氣中已有成分或幾種污染物之間經過一系列的化學或光化學反應而生成的與一次污染物性質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稱為繼發性污染物。如一次污染物SO2在環境中氧化生成的硫酸鹽氣溶膠,氮氧化物、烴類化合物等在日光紫外線輻射下生成的臭氧、過氧乙酰硝酸酯、醛等。通常二次污染物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比一次污染物嚴重得多。
一次污染物在大氣中轉化為二次污染物的作用可分為以下幾種:a.氣體污染物之間的化學反應;b.空氣中顆粒狀污染物與氣體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或顆粒表面上吸附的化學物質與氣體污染物之間的化學反應;c.氣體污染物在氣溶膠中的溶解作用;d.氣體污染物在太陽光作用下的光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