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插上資本翅膀 “碧水源模式”遍地開花
來源:中國證券網 閱讀:1878 更新時間:2012-02-16 08:37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需。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碧水藍天鳥語花香的世界。
2001年7月,一批年過三十的歸國留學人員,秉著這個樸素的愿望創辦了北京碧水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歷十年磨礪,這家公司
在2010年4月登陸創業板,目前已成為創業板市值最大公司;上市后,其獨特的“碧水源模式”逐漸深受投資者認可,并已在全國多地開花結果。
40萬元到40億元的財富故事
“回頭看,公司從2001年最初創辦到2010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再到上市近兩年來的迅猛發展,雖然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詩來形容老套了些,但確實是碧水源這11年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
碧水源發起人之一、常務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何愿平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回憶起當年大家一起創業的艱難歲月仍然唏噓不已。
據何愿平回憶,直至2006年,碧水源的日子仍甚是艱苦:四間房、三條腿的辦公桌,二十幾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常常一人頂十人使。“過年的時候公司開茶話會,就向別的單位借一間稍大點的會議室,買點花生、瓜子,大家坐在一起講講公司現在的困難、未來的出路;結束后再找個小飯館吃一頓。所有人的月工資都是3600元,一年苦干到頭,沒有假期也沒有獎金,靠的就是大家想做一番事業的熱情和沖勁。”
如今,公司的獨立辦公用樓“碧水源大廈”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非常醒目,員工逾兩千人,技術研發人員逾兩百人。“如果沒記錯的話,當初創辦碧水源時啟動資金僅有40萬元,如今總資產逾40億元,資產十年間增長1000倍。自從2009年開發外埠市場獲得突破后,公司凈利潤增長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2011年已接近翻番。”
那么,碧水源創造財富的核心武器是什么呢?
“碧水源模式”全國大布局
“當然是技術了!”何愿平脫口而出,“我們研發出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污水資源化技術(以下簡稱“膜技術”),不僅改變了國內污水處理行業原來的技術基礎,并借助資本的力量加快產業化步伐,創造了碧水源模式。”
MBR技術最早系美國的Smith等人在上世紀60年代末提出,是將膜分離技術與污水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的一種嶄新技術。碧水源研發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污水資源化技術,攻克了MBR三大國際技術難題:膜材料制造、膜設備制造和膜應用工藝,是世界上同時擁有上述三項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少數企業之一。
“公司目前擁有40多項專利技術,填補國內多項空白,是我國MBR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奠基者、污水資源化技術的開拓者和領先者,甚至可以說碧水源的發展歷程就是中國膜技術產業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目前,公司在國內膜技術應用市場已占到70%以上的市場。主要競爭對手是GE和西門子。”碧水源一位科技研發人員無比驕傲地向記者介紹公司的技術優勢。
至于被資本市場深度認可的“碧水源模式”,則是創業板公司技術和資本完美結合的標本。
由于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的建設,關系社會公眾利益,因此在過去的各地水務市場上,全部或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由政府融資,基本上是個“半封閉市場”。
創業板上市后,擁有了充足資本做后盾的碧水源,便帶著“資金和技術”采用和各地政府參股成立水務聯營、合營企業的商業模式進入當地市場,并以此為平臺,發展當地水務市場。
這便是“碧水源模式”。目前,該模式已在云南、江蘇成功應用,并獲取了可觀訂單。碧水源近期又在內蒙古、武漢建立合資公司,拓展西北及華中地區市場,使得市場布局進一步完善。
“如果碧水源模式在全國推廣,膜技術在全國運用,僅僅膜材料8至10年就需更新一次,將產生多大的市場呀?”談及這種模式的好處,何愿平異常興奮。
碧水源欲掀“I water”潮流
——對話公司常務副總裁兼董秘何愿平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污水處理與污水資源化技術開發、應用的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目前主要采用先進的MBR技術為客戶一攬子提供建造污水處理廠或再生水廠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國家“十二五”環保規劃的推出,對已然走在行業最前端的碧水源而言,意味著多大的市場機遇?
在公司產品陳列館內,記者看到了一系列最新家用凈水終端產品,這是否意味著碧水源又欲在國內掀起新的行業潮流?
上海證券報:《十二五環保規劃》的出臺,對污水處理行業而言,將產生多大的利好?對碧水源而言,將有多大的機會?
何愿平:目前來看,環保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已被深刻地顯現出來,因此,無論有無環保規劃,碧水源的發展都面臨著最好的歷史機遇。環保問題的外部性決定其必須由政府主導。國家出臺《十二五環保規劃》,對公司具體實施一些項目有促進作用,為公司在研發方向和發展戰略上指明了方向。
上海證券報:能用具體數字來預測“十二五規劃”期間污水處理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擴大多少?
何愿平:你能感受到這個行業迅猛的增長速度,但真的難以預測,就像人們在過去吃不飽肚子的年代很難想象現在舒適的生活條件。目前,膜技術在水處理行業所占市場份額還不足5%。我們希望到“十二五”期末,市場份額達到20%。這是根據國家政策引導的方向,我們對行業發展前景的預測。但這只是個比例,至于市場總量將有多大,實事求是地說,誰也預測不好。
比如,去年國家頒布水利工程一號文件將投資4萬億元,其中首要之事就是進行水資源管理,即由國家來批準各地方政府對水資源的攔截量。由此,各地政府對污水的去污化和資源化的需求量自然會上升,但上升多少,還要受制于國家水資源管理標準。我真沒法去用一個具體數字預測到,但肯定前景非常之誘人。
上海證券報:能談談碧水源“十二五”規劃的具體指標嗎?
何愿平:我們希望公司的銷售額能在“十二五”期末達到80億至100億元,我們希望能保持目前的快速增長態勢,成長為一個小巨人。
上海證券報:從市場現狀和政策導向上看,現階段我國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的領域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但在參觀公司陳列室時,看到一系列最新的家用凈水電器,請問公司為何考慮開展此類業務?
何愿平:碧水源開展這塊業務主要基礎兩點考慮:第一,水對生命的重要性無可比擬。外面的水環境不斷惡化,人們對健康也越來越重視,而政府的自來水供應設備改裝一時不可能徹底改變。用碧水源的膜技術去做凈水終端設備只是順帶的事情,但對消費者而言卻是生活品質的巨大提高。目前市場上提供此類終端的都是小家電公司,在凈水技術的專業性上,與碧水源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第二,碧水源希望借此拓展水處理行業的一種新模式,即從為政府、企業提供服務的2B模式拓展到為個人提供服務的2C模式。于己于人都是好事,碧水源何樂不為呢?
上海證券報:目前碧水源此類業務的發展現狀如何?
何愿平:在技術層面上已完全沒有問題了。針對重金屬污染、生化產品污染和大腸桿菌等生物污染這三種造成飲用水污染的因素,我們的膜技術能把凈水功能的實現做到做好;同時,我們的產品加上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膜的清潔狀況,防止由于不及時清理攔截細菌的膜而造成新的污染源。
在市場推廣方面,目前主要通過少數代理商、直銷以及禮品派送的方式做推廣,系列產品價位在2000到8000元之間。對于未來銷售方式的設想是,要么旗艦店,要么直銷,總歸是高端路線。
目前我們還在開發一個名為“I water”的新款產品,是業內人士公認最好的,可能在今年三、四月份上市。我們想在這個領域掀起一股如“Iphone”的“I water”潮流。現在還是準備起跑階段,當產品線和售后服務點都準備妥當,碧水源將集體發力做這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