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膜”出來的精彩
來源:人民政協網 閱讀:1713 更新時間:2013-02-22 11:44碧水源因為攻克了污水處理的“膜材料研發、膜設備制造和膜工藝應用”三大國際技術難題,成為世界上同時擁有上述三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少數企業之一。
在北京東北郊區溫榆河畔的一家污水處理廠內,工人們正在通過微濾膜技術凈化污水。這種微濾膜表面布滿小孔,每個孔的直徑只有頭發絲的五百分之一。這些孔不是機械化打眼,而是膜材料制造過程中通過分子置換形成的。
這家工廠每天能處理20萬噸污水。凈化后形成的再生水,從這里流向北京城區、農田、工廠。它還曾用于北京奧運會的水上項目。
51歲的文劍平從13年前開始從事膜技術研發,現任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上述污水處理公司所使用的膜材料,就來自于碧水源。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污水處理與污水資源化技術開發、應用的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目前主要采用先進的MBR技術為客戶一攬子提供建造污水處理廠或再生水廠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這家成立于2001年的專業污水處理公司,因為攻克了“膜材料研發、膜設備制造和膜工藝應用”三大國際技術難題,成為世界上同時擁有上述三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少數企業之一。
新技術支撐新興產業
“多年來,污水處理成本過高阻礙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因為核心部件微濾膜需要進口。現在,我們自主研發的微濾膜達到了國際一流的水平,處理一噸污水的成本只要七毛錢。”文劍平表示。
據文劍平介紹,碧水源研發出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污水資源化技術(以下簡稱“膜技術”),不僅改變了國內污水處理行業原來的技術基礎,并借助資本的力量加快產業化步伐,創造了碧水源模式。
技術革新,降低了污水處理的成本,也帶來了新的邊際效應。“污水逐漸成為大家爭搶的資源,”文劍平說,“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對每年的用水指標有規劃,指標用完了就不再批新項目,于是大家紛紛轉向經過處理的污水。”
隨著技術成熟,碧水源已經在京郊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膜研發和生產基地之一。文劍平說,盡管目前全球經濟低迷,但公司正計劃今年進入歐洲和美國,他對此充滿信心。“污水處理和其他產業不一樣,只要有人,就要喝水、要排水、要處理水。”
在污水處理產業工作多年的文劍平深知,在新興產業上保持優勢就要“拼技術”。碧水源公司共有員工1200人,其中研發團隊有300多人。公司每年銷售額的4%-5%都用作研發。而他本人無論工作多忙,每天都盡量拿出三個小時搞研發。
當然,科技支撐也給碧水源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碧水源201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一倍多,同比利潤增長超過30%。
在可觀的回報面前,文劍平也深深感慨,民營企業搞研發不容易。“能克服技術難關的高端人才一般不愿意到小企業來,他們喜歡在大型研究機構或者國有企業工作,覺得有面子、有保障。”
“也正因為如此,我盡可能地為人才創造好的研發環境。”文劍平說,“這個行業科技含量高,不創新就會被淘汰。”
不一樣的區域擴張
與碧水源快速的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發展相應,碧水源的區域擴張之路更顯得風生水起。據了解,迄今為止,碧水源已經有了二十多家區域性合資公司。“由于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的建設,關系社會公眾利益,因此在過去的各地水務市場上,全部或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由政府融資,基本上是個‘半封閉市場’。”總經理戴日成表示,創業板上市后,擁有了充足資本做后盾的碧水源,便帶著“資金和技術”采用和各地政府參股成立水務聯營、合營企業的商業模式進入當地市場,并以此為平臺,發展當地水務市場。
“很多水務企業在各地的跑馬圈地,與當地的供排水企業是競爭關系。碧水源以服務為目的,與當地企業和政府投資平臺不存在競爭,而是合作與共贏,以膜應用為核心,幫助合作者實現更安全、更好的水環境效果,同時帶動當地環保產業的升級與轉型,也保證了碧水源在一定時間內持續的增長。”在戴日成的眼里,碧水源這種業務模式,堪稱創業板公司技術和資本完美結合的標本,與其他企業的區域拓展很不一樣。
獨特的區域合作模式,有力地帶動了其業務的快速發展,也獲得了行業人士和投資者的廣泛看好,很多投行及證券公司對其發展看好,并高值期待。碧水源副總經理謝榮祿介紹,自從上市以來,碧水源一直保持在創業板的領先地位,目前市值超過200億元,雄踞創業板首位。
當然,這些成績給了碧水源更足的信心和決心,戴日成表示,借助內功基礎,碧水源仍將加快區域發展,2013年后,計劃將在更多的區域建立合作公司,實現每個省份有一家合作公司,爭取做到全國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