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產業盈利井噴 國內膜行業群雄逐鹿
過濾膜將迎發展契機
近年來,我國現代化和工業化進程不斷提速,廢水排放總量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表示,“當前,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比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寬松,導致‘達標’排放污水,水體水質不斷惡化。”
“由于排放標準過低,大量經傳統污水處理技術處理后一級A標準或一級B標準污水均為劣Ⅴ類水,這種水質排放到幾無自凈能力的環境中,導致水體不但沒有得到修復,反而遭到了污染,于是就出現了‘越治越臟’。”碧水源經理戴日成認為。
水污染情況加劇,國家及地方接連發布一系列政策,“被改造”令紡織印染、化纖企業面臨更嚴格的污水控源減排法令,提高排放廢水等級迫在眉睫。而在設備升級過程中,作為目前最有效的水處理方法,過濾膜開始成為改造“主角”。也就是說,一系列嚴格法規的頒布,對于產業用過濾材料企業來說,必然是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或將帶動產業用過濾膜技術產業全面升級。
膜技術污水處理市場將達76億
“在我國因為水的問題比較嚴峻,因而膜技術在水處理領域應用發展的比較快,尤其在廢水處理,特別是水資源再利用方面有廣闊的前景。”國家環保總局華南環科所彭曉春主任表示,膜法水處理市場前景光明,在現有的污水深度處理工藝中,膜處理方法是相對成熟的技術。
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市政和工業均包括在內)將延續“十一五”期間的增長趨勢,2015年末,規劃的全國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20805萬立方米/日,新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資金總量約為1351億元(包括新增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假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中使用膜技術的占比提升到20%,則市場空間為270億元,平均每年54億元。業內專家分析,“十二五”期間膜法污水處理市場年均容量將達到76億元,如果飲用水市場也開啟,將進一步提高膜市場的成長空間。
繼“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我國又一項重大污染防治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全面實施。而受此影響,膜法水處理技術應用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目前膜法水處理在整個污水處理市場的份額只有5%,新技術的未來市場前景寬廣。國內膜技術企業憑借性價比與服務網絡優勢,發展勢頭良好,已基本實現本土產品替代進口,并形成群雄逐鹿的良好局面。
國內膜行業群雄爭霸
膜技術是水處理行業的一塊“肥肉”。不過,眼下這塊“肥肉”大多被含在外企嘴里。全球膜市場組件的銷售額已經突破100億美元。在國內市場中,外資品牌占據比較高的市場地位,海德倫(美國)、陶氏(美國)、GE(美國)、西門子(德國)等牌知名度明顯高于國內廠商。
中國膜法水處理技術起步雖晚,但因污染治理的緊迫需求發展迅速,已具備了成熟的應用技術。國際廠商進入市場較早,但膜法水處理設備占其企業總體業務比例都較小。中國國內企業性價比優良,且具有本地化服務優勢,國內外產品質量差距正逐步縮小。十二五環保科技規劃明確提出的水處理設備提高國產化率、降低成本的要求將繼續提升國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膜法水資源化污水處理的投資成本和運營費用降低,在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回用領域的優勢逐步凸顯,國內企業將在未來不斷擴大過濾膜產業的市場占有率。國內多項工程的成功案例也吸引了越來越多過濾膜企業的加入。例如,常熟新錦江印染有限公司、慈溪市膜法自來水廠、大連泰山熱電廠等企業通過雙膜法過濾膜技術、超濾和反滲透等核心工藝成功實現了過濾膜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