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廠的設備篇—設備管理體系需要納入哪些內容
我們延續(xù)前一篇的管理體系文章繼續(xù)討論在污水廠內建立設備管理體系的相關內容。在理解了建設設備管理體系的內容以后,我們要來了解一個完整的設備管理體系需要包含那些內容,如何把污水廠的設備都納入這個體系中做好系統化的管理。這些也是污水廠在建設完成一個設備管理體系之后所要達到的目標。
對于污水廠的設備來說,一個完整的系統化管理需要對設備的購置開始,到設備的報廢為止,圍繞設備的生命周期的一個管理系統,通過系統中完善的信息化和保養(yǎng)維護體系,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設備置換投入成本,減少工藝運行風險等。那么對污水廠的建立的設備管理體系,需要納入的內容都有哪些呢?
1、設備信息化管理
首先是在污水廠內建立設備信息庫,對已運行的設備要進行型號,功率,采購及安裝年份,服務年份,備品備件,維修狀況,配套設備等等進行詳細的登記造冊;新購置的設備要進行實現從設備前期的選型、采購、安裝測試、轉為固定資產;設備成為固定資產后的移裝、封存、啟封、閑置、租賃、轉讓、報廢的全過程;同時對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技術狀態(tài)、維護、保養(yǎng)、潤滑的情況記錄的信息化。
對設備進行完整的信息化統計是整個設備管理體系的基礎,整個設備的管理體系需要對全廠的設備逐一進行登記造冊,并實現計算機的數據化管理。這樣的設備就能全部的納入設備管理體系,實現設備管理體系基礎建設。這樣的工作類似于固定資產的盤點工作,不過更加偏重于設備的盤查登記。污水廠需要進行詳細的,不遺漏的全面的登記,為了便于統計設備情況,可以根據工藝流程進行區(qū)段的劃分,各區(qū)段內的設備進行造冊登記,這樣設備的安裝位置和用途都能一清二楚,更便于今后的管理。
登記造冊完成以后,還要對設備的運行維護保養(yǎng)情況進行詳細的登記,設備的后期維護的工作繁瑣并且量大,需要詳細的進行登記,通過對設備的維護管理實現痕跡化管理,得到良好的設備運行狀況的管理工作。
2、設備的維修管理
對于任何污水廠來說,設備的維修在設備管理中要占到非常大的一部分,部分污水廠的設備檢修仍然處于一個救火的模式,設備損壞以后,急忙的進行搶修,日常的時候,都在一個休息等待的狀態(tài)下,設備的維修成為突發(fā)性事件。而且在一臺設備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會連鎖誘發(fā)更多的設備出現問題(墨菲定理的實際應用),這樣將會導致維修人員疲于奔命,同時由于關鍵設備需要快速修復,保障工藝的穩(wěn)定運行,一般都會采用拆東墻補西墻的措施進行臨時性的彌補,過后又往往不能及時恢復,導致下次故障出現演化成更大的設備故障問題。因此設備的維修管理,是污水廠建立設備管理體系的重點內容之一。
建立設備維修體系,需要對設備的檢修工作進行合理的分解,通過建立合理的檢修機制,降低應急檢修的頻次,實現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就需要對不同風險等級的設備進行檢修方式的確定。
一般來說風險度越高的設備需要建立更高等級的可靠的技術保障,在擁有技術保障的同時,進行預防性的檢修。這個預防性檢修需要針對不同設備進行設定,根據前面建立的設備統計檔案,羅列設備的易發(fā)生故障點,針對故障點實施定期的預防性檢修。把設備的定期性檢修和設備的定期維護相互結合,實現設備運行風險的可控。很多污水廠都有變配電設備,供電系統每年會對設備進行預防性實驗及維護,這種做法,在建立預防性檢修的機制上可以進行參考引入。
風險等級較低的設備建立一般等級的檢修機制,根據檢修的難易程度,設備冷熱備的情況,進行不同等級的預防性檢修,同樣也是基于設備的頻發(fā)故障點的檢修,這樣的檢修更有針對性和預防性,能夠很好的保障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
現階段的污水廠采用的設備越來越多,設備的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預防性的檢修在廠內自有員工有時難以完成,特別是近年來新興的工藝設備,需要更專業(yè)的設備廠家人員來進行維護,因此對于復雜程度更高的設備,在采購時,就要明確約定設備廠商提供定期檢修的服務,通過專業(yè)人員定期實施的預檢修工作,降低設備運行的故障率。
預防性檢修要結合全年的檢修計劃共同編制執(zhí)行,對于廠內的設備每年要進行年度的檢修計劃,年度檢修要對設備進行預防性檢修,故障點查驗,整體檢修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并結合設備的風險評分高低和廠內維修力量的配置,確定維修工作的優(yōu)先級和維修人員組成,制定合理的維修日程表,并對日程表的執(zhí)行,驗收,完結建立監(jiān)督和管理機制,形成有效的運行制度,歸納到設備管理體系當中去。
3、設備工單的生成和跟蹤
對于污水廠內的設備在進行運行,維修,保養(yǎng),維護管理過程中,需要對設備進行的工作進行工作單的生成和跟蹤。一些污水廠在管理中,對工作的痕跡性,往往不夠重視,只是知道去做了那些工作,但是怎么做,如何做,做的結果等等,都沒有形成完整的記錄。只是簡單的進行人為的記憶,這樣使設備的管理往往不能深入進行下去,導致設備的管理越來越粗放,每年大量的成本浪費在設備的重復性管理上,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費。
所以對每臺設備要進行設備工單的制定,并建立設備工單生成與跟蹤的體系,根據預定的設備檢修維護期限,對依靠設備期限自動生成的預防性、預測性維修工單和手工錄入的臨時性請求工單,要對工單中的人員、備件、工具、工作步驟、工作進度等的內容進行確認和落實;在落實過程中,要對工單進行計劃、審批、執(zhí)行、檢查、完工報告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的跟蹤和逐步確認,通過完善的體系來跟蹤工單狀態(tài)。
這部分管理系統有條件的污水廠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由于這部分工作,環(huán)節(jié)較多,流程多,人員跟蹤多,以大量的紙面性的文書為痕跡傳遞的方式,必須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來完成這部分文件傳遞和跟蹤工作,這樣能避免大量的人力投入,同時減少了文件旅行的辦公消耗時間。這樣能實現扁平化管理,快速精準處理設備故障,全面完整留存維修維護信息,達到設備管理體系的作用發(fā)揮。
4、備品備件信息
作為一個完整的設備管理體系,需要建立備品備件的管理部分。備品備件作為保證設備及時修復的重要部分,需要進行合理的管理。備品部分是占據廠內資金的,因此需要合理的規(guī)劃備品備件的庫存量,降低資金沉底率。因此備品備件需要結合設備的風險度評分,進行不同程度的配置,對于高風險評分的設備的備品備件要進行更全面充足的準備,風險評分低的設備要根據供應商的距離遠近,供貨便利性,進行合理的配置。通過這樣的綜合配置,尋找到最佳的備品備件的備貨率,實現設備體系的后備部分的充足保障。
5、高級評估及管理部分
作為一個全面的設備管理系統,不僅僅是建立設備事件的觸發(fā)和管理機制,還要有分析總結和提高的機制,這些在管理系統中要作為設備管理體系的高級評估及管理部分體現。這部分的內容應結合廠內的管理水平確定相應的高級評估內容。比如對設備運行維護成本的分析,憑借工作單上人員時間、所耗物料、工具和服務等信息,匯總維修、維護任務成本,進行實際成本與預算的分析比較;系統要通過匯總多次的工作單內容,對設備的進行缺陷分析,建立設備故障點記錄檔案,記錄每次故障發(fā)生的情況,以便進行下次故障分析。系統在每月,季,年要形成統計報表,報表中應包含查詢、統計各類信息,設備的三率(完好率,運轉率,故障率)的報表、設備維修成本報表、設備狀態(tài)報表、設備運行報表、備件庫存周轉率、供應商分析報表等。通過報表形成高級評估及管理的基礎數據部分。
然后在這些數據基礎上,組織專業(yè)人員進行設備運行狀況的整體評估,做出評估意見,并結合設備的風險度評分,調整設備維檢計劃,維護設備的良好工況,以保證污水處理工藝的穩(wěn)定運行。
這周從設備管理體系的內容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對于污水廠來說,做好設備管理體系,從管理思路上,從體系內容的建設上,都需要每個管理人員不斷的探索和革新,尋找更適合個體污水廠的管理思路和體系,最終實現設備的最佳工況的管理,保證污水處理廠的穩(wěn)定運行。下周將圍繞設備管理體系的運行展開討論,歡迎大家持續(xù)關注并參與討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