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哥本哈根之行所見所感
備受矚目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在經過兩周的激烈爭論后最終僅通過了一份沒有法律效力的《哥本哈根協議》。由42名中國青年組成的中國青年民間代表團親赴哥本哈根,其中四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作為第一支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主要成員,她們是四川大學熊琳瑯、楊夢椒、西南財經大學閻文靜、北京林業大學劉彥君,他們親歷了場內談判的艱難與場外各國青年代表、NGO的堅守。大會雖已落幕,但全世界對氣候持續惡化的關注以及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討論遠沒結束。
此次作為青年代表的閻文靜同學的經歷以及哥本哈根的見聞必將成為青年使者在環境保護道路上色彩斑斕的一筆。
以下是她的親筆記錄《一米的距離》:
基里巴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Kiribati),一個我以前未曾聽說過的國家,然而在參加了Kiribati的邊會后,如今,那個象征著島國人民、在茫茫大海上尋找逝去家園的海鳥卻成為了我腦海中難以抹去的記憶。這個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再也見不到日出。全球氣候變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正在一步步蠶食這個國家。目前,基里巴斯已有兩座島嶼被海水吞噬,最高的地方僅高出海平面6英尺。
據專家預測,以現在的碳排放量及變暖速度,本世紀海平面即可上升1米。而1米有多遠?也許對于多數人而言,1米僅僅是輕松的一步,然而,對于所有正在或即將遭受氣候變化毀滅的人來說,1米很遠很遠,遠到再也看不到家園、親人、甚至看不到生命。
作為直面氣候變化最前沿的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已經與新西蘭簽訂協議,全國國民將陸續"搬遷"到新西蘭,因為這將是第一個因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的國家。
更令人憂慮的是,圖瓦盧并非典型,"環境難民"(Environment Refugees),一個正在擴大的族群,正面臨著生存的危機。世界銀行所發布的環境經濟地圖顯示:海平面上升1米,整個孟加拉國將會有一半國土被吞噬。今年夏天,我曾親歷過這個因為每年洪水侵襲而聞名的貧窮國家。孟加拉國擁有1.3億人口,人口密度比中國還大,那么,有朝一日,"1米"的噩夢出現,這些"環境難民"將如何安置?又有什么樣的國家來接受他們?
兩周的期盼換來的是一份沒有法律效力的協議,人們聚集在會場周圍,久久不愿散去。哥本哈根會議已過了兩個月,島國居民以及NGO成員極度失望的神情不時浮現在我腦海里,耳邊仍然會回想著Kiribati的那首歌:
What will be my future?(我的未來會是什么樣?)
And where is my home?(何處是我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