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志:太湖并非無錫災禍之源
2007年爆發的太湖藻類水華事件,的確是一個嚴重的環境和生態問題,得到了《科學》新聞焦點專欄的高度重視(2007年8月31日刊,第1166頁,標題《向太湖“綠魔”開戰》)。然而,此次造成無錫市飲用水感官指標下降的事件實際上是一起獨立的事件,雖然它引起了公眾對太湖和顯而易見的藍藻水華進行關注。
對太湖進行的相關環境監測表明,此次藻類水華爆發于2007年4月下旬。然而,城市飲用水中強烈的異嗅異味卻出現于5月底至6月初期間。由此可見,該異嗅異味并非直接由太湖藻類水華爆發導致,而是由于不明來源的“黑水團”侵入該城市主要水源地引發的。該“黑水團”的存續可以與水中氨氮濃度的變化聯系起來——平時的氨氮濃度為0.23~0.97mg/L,5月28日開始猛然上升,在5月31日達到峰值4.0mg/L后逐漸回落。然而,這一時期觀察到的不尋常的高氨氮濃度卻并不是藻類水華爆發過程的通常情況。2007年6月4日的分別對該城市取水口和“黑水團”進行取樣檢測。樣品分析表明,水源水及“黑水團”均具有強烈的腐敗味及泥沼味(1,2),并且含有二甲基三硫醚(3,4)的濃度分別為11,399ng/L和1768ng/L,該濃度足以致嗅(5,6)。許多細菌(例如,假單胞菌)在將甲硫氨酸和巰基丙氨酸分解為硫化氫、甲基硫醇和二甲基聚硫化物的過程中,均可以產生二甲基三硫化物及其相關烷基多硫化物(7-11)。同時,還檢測發現了兩種典型的可以產生土霉味的藻類代謝產物——二甲基異莰醇和土嗅素(12-14),然而其濃度卻遠低于前述的二甲基三硫化物。研究結果表明,導致無錫城市供水系統中嗅味產生的主要物質是二甲基三硫化物及其相關烷基多硫化物,而非二甲基異莰醇和土嗅素類物質。盡管,目前尚無法明確“黑水團”及其相關烷基多硫化物的來源,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絕非藻類直接代謝的產物。當然,藍藻的降解過程也可能產生該類物質。
眾所周知,某些藍藻,如銅綠微囊藻——太湖中的一種主要可見藻類,的確可以代謝產生一系列有損人類健康的藻毒素。因此,在2007年6月4日和6月8日對相同取水口處的水源水進行了系統檢測。分析結果表明,與藻類爆發普遍相關的兩類藻毒素MC-LR和MC-RR(15,16),在6月4日的樣品中并未檢出,而在6月8日的樣品中也僅僅檢出極小的濃度(分別為64ng/L和72ng/L)。該濃度并未超出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飲用水中藻毒素含量不高于1μg/L的標準。
事實上,2007年的太湖藻類爆發與往年相比并未出現本質上的不同。根據當地的監測數據,本次無錫市供水嗅味發生期間(2007年5月底)的藻類濃度遠低于其在2003年8月份的歷史最高記錄。引發公眾對于城市供水安全擔心的實際上是一起復雜的由生物引起的化學事件,和此前發生過的多次太湖藍藻水華的爆發并無關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