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數據引起的糾紛
前些年全國有一個重點城市的環境質量考核評比,根據得分多少城市排名次。這個考核原本是好事,哪個城市環境質量好,哪個城市環境質量差,哪個城市進步了,哪個城市退步了,有先有后排列在一起,一目了然。結果是非不斷,有喊怨的,有叫苦的,有不服氣的,有的城市甚至退出了考核。矛頭紛紛指向監測數據,說一千道一萬,歸結到監測數據不準。
監測數據不準,是老問題了。數據不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客觀原因,監測能力不行,也就是說硬件不行,該測的測不出來,測出來的也靠不住;二是主觀原因,人為改變監測數據,當然是朝著自己有利的方向改變。盡管監測點位不能改變,但還是可以從中做手腳,比如可以在大氣點位周圍種樹種草,在測交通噪聲時可以控制車流量,在測水質斷面時可以反復多次取樣,選取最理想的數據……
人為改變監測數據,主要是考慮地方利益。如果涉及到排名、上級檢查落實情況、出了事故要追查責任、評先創優……環境質量數據要往高了報;如果向上級申請治理資金、如果要說明能力薄弱急需加強……環境質量數據就往低了報。總之,上報的數據有利于地方,監測數據成了“利益數據”。
數據有水分,其實早已算不上秘密,也不僅僅發生在環保部門,更不是現在才有。大躍進的年代,一畝地打上萬斤糧食,土爐子煉出優質鋼,那時的數據是“政治數據”,誰敢不信,長幾個腦袋。前些年人口普查,發現南方一個省多出來好幾百萬人口。聽了嚇人,好幾百萬人口相當于西方幾個國家,水分這么大,原來的數據是怎么出來的?根據這個人口數據做決策,豈不是要出大問題?
環境監測數據不準,也會出大問題。地方上報的數據與情況不符,會影響上級部門的決策。近年來,由于國家高度重視減排,地方按期完成減排指標成了死命令,監測數據決定了地方是不是達標,甚至決定了地方官員的烏紗帽是不是還戴得住。這次減排數據地方說了不算,國家說了才算。一時間,國家對地方上報數據的確認成為了關鍵所在,地方大員紛紛進京游說,當然是希望達標。如果國家把關不嚴,減排就會成為“數字游戲”,環境質量得不到真正的改善。可想而知,當時有關部門壓力有多大。
地方發生污染事件時,監測數據更為要緊,因為要根據數據及時做出應急反應,如果數據不準,就會耽誤大事,貽誤戰機,增加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后果不堪設想。
環境監測是環保工作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想做好環保工作,必須加強環境監測工作。為此,國家準備組織實施《國家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十一五”規劃》,其中重點是加強環境監測能力,這充分說明國家高度重視環境監測工作。我以為,環境監測中的人為因素是造成數據不準的主要原因,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形成國家與地方的自動監測網絡,要“自動”而不是“手動”,人為因素無法干擾監測數據。有地方利益存在,就會有“利益數據”,光靠提高思想認識解決這個問題,短時期內很難。還不如用“硬件”來解決“軟件”的問題,讓“手動”動不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