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大力推進釩鈦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12月12日,一列火車滿載著鋼鐵渣駛入位于攀枝花市西區的巴關河渣場。這些鋼鐵渣被傾卸后搭上傳送帶,經過脫硫處理和三級篩分,形成不同規格的粉塊,加工后成為生產建材等產品的原料。
巴關河渣場是目前攀鋼排棄鋼鐵渣的唯一場所。“通過利用高爐渣生產建材等途徑,渣場"活"了起來,新建渣場不是那么迫切了。”渣場工作人員說。
攀鋼廢棄鋼鐵渣利用只是攀枝花市大力推進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一個縮影。目前,該市有近百家企業從事“三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年產值近70億元,從業人數約3萬人。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城市環境也得到明顯改善,空氣質量優良率從2004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89%。
今年5月,攀枝花市被列為全國首批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城市。該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實現釩鈦磁鐵礦資源總回收率大于50%,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綜合利用的產值超過200億元的目標。
工業固廢藏有“金山”
攀枝花在釩鈦磁鐵礦資源不斷開發的同時,產生了大量工業固廢。“攀枝花工業固廢具有種類多、數量大、可利用經濟價值高等特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環境與資源綜合利用處處長蔡越成說,該市工業固廢主要包括釩鈦磁鐵礦選礦產生的尾礦、普通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過程產生的高鈦型高爐渣、含釩鋼渣及各類冶煉塵泥,以及綠礬、粉煤灰、煤矸石、磷渣等。
從固廢堆存情況看,攀鋼產生的高鈦型高爐渣,自1970年投產以來已累計在東渣場、西渣場和巴關河渣場堆積近5500萬噸;全市鐵尾礦大約2億噸;煤矸石的堆存量約1.5億噸;粉煤灰的堆存量超過500萬噸;黃磷渣、工業石膏、綠礬等堆存量也相當可觀。
“這些工業固廢具有很好的再利用價值。”蔡越成介紹,以高鈦型高爐渣為例,其所含二氧化鈦約22%,意味著攀鋼每年產生的高爐渣中就含有60萬-70萬噸二氧化鈦,如果能夠實現高爐渣提鈦綜合利用產業化,就相當于建設了一個大型鈦精礦選礦廠。
挖出的不僅是財富
隨著工業固廢經濟價值的日益體現,當地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鎖定在這座“金山”上。
2010年3月,攀鋼釩資源綜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成為攀鋼廢舊資源綜合利用處置平臺,攀鋼產生的高爐渣、除塵灰、油泥等二次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去年,該公司實現年銷售收入16億元,年創效3000余萬元。
今年5月,攀枝花火鳳凰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責任公司的燒結煙塵生產線投產達效,實現了燒結煙塵的資源化利用。“鋼鐵企業燒結過程中產生大量煙塵,其富含氯化鉀和有色金屬,排放到大氣中會造成空氣污染。”該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這些鋼鐵企業眼中的廢棄物,如今“浴火重生”成了寶貝。
近年來,攀枝花市通過加強對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和規范化處置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年產值近70億元,城市環境也得到明顯改善,空氣質量優良率從2004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89%,固廢堆存土地占用大幅減少,節約了城市建設用地。
“大力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是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內容。”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劉建明說,該市搞好以工業固廢為主的資源綜合利用,有助于緩解資源環境壓力,推動釩鈦磁鐵礦綜合開發利用產業向低消耗、高效益、循環型、生態型目標發展。
如何挖出更多“金子”
“目前全市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規模還不夠大,高附加值的產品少,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率還不高。”蔡越成坦言,加上交通、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不足,吸引有實力的大企業來攀投資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的難度很大。
近年來,攀枝花市相關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攀鋼釩資源綜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的含釩尾渣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剛玉渣綜合利用研究、發電粉煤灰(渣)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進展順利;四川金沙納米公司自主開發出利用硫酸法鈦白粉廢棄物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技術,建成一條年處理硫酸亞鐵2萬噸的生產線,實現年產值3.8億元。
釩鈦磁鐵共生礦的綜合利用屬世界級難題,距打通全流程工藝還存在一些關鍵技術瓶頸。盡管高鈦型高爐渣提鈦產業化應用、釩鈦磁鐵礦尾礦綜合利用等涉及釩鈦資源高附加值綜合利用項目均有突破,但還需要更大的資金投入、更多政策支持才能實現規;a。
“目前版本的資源綜合利用目錄范圍較窄,企業利用工業固廢新開發的一些產品,還無法享受稅收減免,不利于提高企業的積極性。”蔡越成說,下一步將積極爭取更多稅收優惠,并率先開展釩鈦磁鐵礦改資源稅從量征收為從價征收的試點,開展礦山生態補償機制的試點,爭取省上擴大該市企業直購電試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