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修復“胎動期”:要拿到政府資金
“生態修復”這個略顯神秘的行業,正為越來越多的資本所關注。
11月9日,主營工業廢物處置的東江環保(002072.SZ,00895.HK)宣布,公司董事會已同意和江蘇上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下稱“江蘇上田”)合資設立子公司,主要開展污染場地環境及風險評估、污染場地及地下水污染治理及修復工程的設計、咨詢、施工等環境修復相關業務。
合資公司暫名為廣東(省)東江上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其中東江環保出資51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51%的股權,江蘇上田出資490萬元。
江蘇上田一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他們和東江環保的合作主要有市場的考慮,公司目前在江蘇已經有幾個案例,未來市場要輻射華東及至全國。
而在廣東市場已有多年廢物處理經驗的東江環保表示,將借助自身在環保領域已有的業務拓展網絡和平臺,以及江蘇上田在土壤修復方面的技術和經驗,承接土壤、地下水污染場地的修復項目。
早在去年6月,東江環保就曾涉足過生態修復領域,當時董事會已經審議通過了設立東江同和環境修復工程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的議案,合作方是日本上市公司同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主營工業廢物處理、土壤修復及金屬回收再生等。
東江環保表示,后因雙方最終在合作方式等方面未達成一致意見,已終止合資設立公司。而東江環保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一年前終止該項目,主要受到中日關系的影響。“當時已經都談好了,但沒想到釣魚島事件出來了,只能停掉。”
近兩年來,包括永清環保(300187.SZ)、維爾利(300190.SZ)、桑德環境(000826.SZ)、蒙草抗旱(300355.SZ)等在內,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進入生態修復領域。最早涉足該領域的北京建工修復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建工修復”)已宣布創業板上市計劃,紅杉資本曾成功進駐。此外,包括中國節能在內的央企也成立子公司,拓展環境修復板塊。
在不少人看來,生態修復行業正處于初始的無序競爭狀態。“這個行業有三種企業:做實事的、忽悠的、瞎折騰的。”一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稱。
“三年前正兒八經做土壤修復的企業也就30來家,這兩年一下子變成了300家。”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重金屬污染防治與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陽生告訴記者,不少所謂的土壤修復公司實際上更符合搬運工的性質,做的是挖掘、填埋、水泥窯焚燒這樣的工作,并沒有真正做到“修復”兩字。
一名專注于環保行業投資運營的項目經理告訴記者,他們也關注過生態修復,但并未有實質投入。“行業有前瞻性,但看過的企業盈利都不行,還要觀察一個階段。”
這名項目經理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商業模式不清晰。“沒有明確的買方和賣方,業主、所有者、使用者、污染者、政府、修復公司,復雜的利益關系沒有厘清,從下往上的推動力不夠。”他認為,一旦政策梳理清楚,政府硬性推動,還是可以考慮。
在政策方面,劉陽生告訴記者,堪稱土壤修復領域“國標”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修訂稿最終版正在審議中,如果內部能夠達成統一,明年會正式發布。與此同時,與大氣、水污染等領域已經出臺《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不同,國內在這一領域的最高法律仍在補漏過程中。“‘十三五’內應該會出來。”劉陽生說。
雖然政策標準沒出來,但進入門檻低,且環保產業的大勢所趨,“這個行業還是投機者多。”山東地區一名從事土壤修復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只要是有污染的土壤在那里,就會有很多資源去爭奪。”他認為,對修復企業而言,技術在目前還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而是項目營銷的能力。“要拿到政府資金,就需要包裝。目前政府在一個修復項目中的資金可以到30%——明明是只需要3000萬的項目,可以包裝申報到1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