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建言解“霾”怨 協作聯動治理污染
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國不少地區遭遇了嚴重的霧霾污染。尤其是近日,京津冀地區持續籠罩在霧霾中,更為引人關注。不少委員都很關注市民的“霾”怨,紛紛寫提案,談觀點、說成因、講對策。大家集思廣益,為消除霧霾,化解“霾”怨建言出力。
協作聯動治理大氣污染
請看以下數據:
北京PM2.5中重金屬砷濃度達到日均濃度中位數為23.08納克/立方米,是砷的國標限值的3.85倍。而燃煤排放是大氣中砷的主要來源之一。2011年河北煤炭消費占京津冀地區全年燃煤總量的80%。
北京PM2.5主要污染物來源區域輸送占25%左右。在特定氣象條件下,區域輸送可能達到40%左右。
民建中央建議,盡快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聯動機制,建立區域統一的空氣污染防治法規、產業準入標準及污染監控網絡等,形成聯防聯控合力。
再從河北來看,在國家明確要求削減煤炭消費4000萬噸的情況下,天然氣約有60億立方米的缺口無法落實。民建中央建議,完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任務與資源分配機制,取得環境效益的最優化。
民建中央還建議,中央政府統籌環首都城市群建設和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加大京津地區環境友好型產業向河北的轉移,使河北產業結構調整有“退”有“進”,疏散北京城市人口及其功能。還要健全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鼓勵企業淘汰落后污染產能和減少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經濟手段增強全社會節能減排的內生動力。此外,多渠道擴容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落后污染產能的淘汰,補償非落后產能的退出,補貼新能源發電上網電價,扶持分流下崗職工再安置和再就業。構建大氣污染治理的示范引導機制,把節能減排工程措施落到實處,顯著減少污染物排放。
治理主要港口船舶大氣污染
張寧委員認為,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污染原因之一是環渤海津冀地區大型港口密布,水運領域港口船舶大氣污染源體量大,排放PM2.5、PM10污染粒子形成疊加效應。張委員解釋,港口水運交通對大氣污染粒子(PM10、PM2.5)貢獻突出的污染源有三種,一是煤炭、礦石大型散貨裝卸儲存作業揚塵,二是碼頭油品化工品運輸作業揮發性氣體污染,三是船舶鍋爐煙氣排放。
中華環保聯合會、交通運輸部科研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的前期調研顯示,2012年環渤海碼頭煤炭裝卸運輸6億噸,其中秦皇島港為2.3億噸,唐山港和黃驊港承擔1億多噸,雖已采取防塵、收塵、抑塵等十幾項環保措施,總體效果不明顯;我國僅10個碼頭安裝油氣回收設備,有9個不能正常運營,95%中小型內貿油船沒有貨油蒸汽收集系統,2012年環渤海油品及化工制品運量已達1.8億噸,油氣無組織排放;船舶煙氣排放尚未采取措施。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產業落后是問題主因,亟待以產業升級推動水運行業大氣污染治理。”張委員建議,在北京周邊津、冀區域建立水運港口船舶大氣污染治理示范工程。
規;茝V電動商用車
馬正武委員算過一筆賬:
商用車運行里程長、燃油消耗量大,污染排放高,一輛大客車的尾氣排放約相當于40輛乘用車,一輛城市物流車的尾氣排放約相當于10輛乘用車。以北京為例,截至2012年年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達520萬輛,其中營運客車、廂式貨車、重載卡車等商用車總量只有30萬輛,但這6%的商用車排放的污染物卻占到全市汽車尾氣排放的50%左右。
馬委員認為,采用電動汽車替代燃油商用車,減少尾氣污染,是控制PM2.5、治理大氣污染、減少霧霾天氣、改善目前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的重要應對舉措。建議以電動城市物流車等商用車為突破口,以整車租賃模式規;茝V電動汽車,改善大氣污染。
加強污染防治中長期研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氣污染治理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倫敦用了20多年治理毒霧,我們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農工黨中央認為,目前,我們對很多科學問題如復合型大氣污染的形成機理、污染來源、遷移轉化過程和規律、協同作用機制等許多問題的認識還有很多欠缺和空白,對各種污染防治對策的有效性及后續影響也認識不夠。應進一步加強霾、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污染防治中長期科學研究。
農工黨中央提出從三方面開展全方位研究。一是機理研究,掌握灰霾、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污染的污染來源、形成機理、遷移轉化規律、協同作用機理和預測預警等關鍵瓶頸,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提供科學的技術支持。二是治理技術研究,為維護公眾健康和生態安全提供全面的科技保障。三是跟蹤研究,從關注民生的長遠和戰略高度,開展治霾措施落實情況和效果回顧性評估和霧霾對公眾健康影響的跟蹤研究。特別是在當前嚴重污染遠非一朝一夕可以徹底治理的大背景下,拿出科學依據和數據,以解除公眾對于霧霾危害健康的恐慌,維護社會穩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