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中:沒必要專盯PM2.5
京城幾場大雨,洗凈一片藍天。網友們也不放過這個機會,紛紛在網上“曬美景”,微博上更是曝出消息,雨后北京的PM2.5指數回歸個位數。
然而欣喜過后,北京的空氣質量并未真正好轉也是不爭的事實。就在5月,北京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原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還在自己的微博中發布了一組照片——雨后滿布泥點的汽車——這是每個京城市民都已司空見慣的場景:“昨晚一場雨,看看今兒的車。這樣的空氣質量還用監測數據嗎?現在專盯PM2.5是不是瞎耽誤工夫?”
“錢用來買體溫表,還是花在吃藥看病上,這是觀念問題”
新聞觀點:您在微博上,質疑“專盯PM2.5是不是瞎耽誤工夫?”,這讓很多網友不太理解。
杜少中:這是我一直的一個觀點,現在沒有必要下大力氣監測PM2.5。我們跟美國不一樣,人家到了關注細粒子的時候了,我們滿大街都是PM10,這里面50%至80%都是PM2.5,一下雨車臟成這個樣子,你監測PM2.5干嗎使啊?不就是為了讓美國賣設備發財么?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好處。
奧運會之前,我們去德國做環境方面交流。談到北京的空氣質量,我說北京有完整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可以隨時了解空氣質量,按照咱們的看法,就覺得這么做挺合理的。結果人家說,我們沒有多少監測站,我們把錢都用在治理上了。這話給我的感受確實很震撼,這就好像你有點錢,現在發燒了,你把錢全用來買體溫表,還是花在吃藥看病上,這就是觀念的問題。
污染監測本身,是以認為排污企業不遵守紀律為前提的,這當然涉及到一個社會誠信建設的問題。但本質上,環境污染還在于處理,人家的企業,凡是污染物排放的裝備都有處理裝置,而且處理裝置的水平都很高,所以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就少。我們現在是沒有處理裝置,眼光都盯在監測上。
那我們不如先努力確保每個排放設備都裝上凈化裝備,這個大問題解決了,再討論監測系統怎么建。
新聞觀點:近一年來,水質問題也開始受到關注,尤其是幾次突發的事件,讓大家意識到除了空氣,還有水污染的問題。
杜少中:原來我也認為北方,特別是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水不用那么重視,南方水系比較多,因為氣候因素,出現水的富營養化等問題,水質問題才比較突出。這是比較直觀、比較表面的看法。
隨著做環保工作的年頭增加,這個觀念發生了改變。水對我們的影響,或者說水質安全對我們的安全,可能比空氣威脅更大一些。水和空氣都是我們離不開的,而且水不僅僅是喝,還要用、觀賞。一個水,不能喝不能用也不能觀賞,甚至是不能聞,那就失去水體的功能了。一旦到了這個程度,治理就非常困難了。
當年朱镕基總理曾說過,人從環境中攫取了一份利益,今后就要三到四倍地還賬,現在看來,這個估計可能還算樂觀了。實際情況是,我們向環境借了錢,今后是要還的,而且有些地方你借的還是高利貸,不還,這個檻你就過不去。所以現在的原則就是多還舊賬,少欠新賬甚至不欠新賬。
水資源治理就體現這么一個問題,大氣只要治理,可能很快能還你一個藍天。但想讓水變綠,既要把現有的排污問題解決,還要把已經污染的河流湖泊給治理了。現在我們有些河流的入海口,流出去幾十海里都是污染的,很多河流都是污染的河流,甚至地下水都被污染了,這不僅僅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也將會影響我們未來的生活,所以應該要高度關注。
“淘汰落后產能不是壯士斷腕,是割除毒瘤”
新聞觀點:談到環保,就必然涉及到一系列利益問題。例如京津冀一體化中轉變產業結構,就會有人提出來,是為了北京人,砸了河北人的飯碗。
杜少中:減,當然難度就大一些,這對誰都是個考驗。如果我們還是GDP驅動的思維,總是害怕那些污染企業受損失,那肯定就不行。
現在我們一提節能減排,一提環境保護,就有人說這涉及到企業和居民的利益問題,這是一個思維慣性的問題,并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實際上只要提到企業搬遷、轉產,就要提到員工安置、對當地經濟影響、社會穩定的影響。
這些問題當然是存在的,但原有的GDP驅動的發展模式是高碳的發展方式,而低碳綠色循環的發展方式,本質是一種智慧發展,這種智慧就是要動腦筋,而不是用傻子的方式,你往里砸錢,它就漲。不是不管環境如何,也不管今后要不要還賬,單純地追逐利益。
實際上維持高碳的發展方式,也會影響居民的利益,因為環境的欠賬遲早是要還的,你現在不損失一些利益,那早晚都得死。
新聞觀點:您前一段曾經預測治理環境問題要30年,后來又更正,說不應該簡單預測時間表。
杜少中:國外有個寓言,說一個樵夫在砍柴,過來一個問路的,說“我到前面村莊多長時間”。樵夫說不知道,問路的人只好走了,走了幾步,樵夫把他又叫住,說你10分鐘就能到。樵夫剛才為什么不說呢?因為他不知道問路的人能走多快。環境治理的進度也是如此,取決于我們距離目標有多遠,也取決于我們治理的速度有多快。
說到底,這取決于下多大決心,我曾經說過,環境治理不能弄一個規劃,大家都覺得挺振奮人心,一到現實當中就縮手縮腳。如果這樣,環境問題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解決了。
我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我們治理環境的成果能有多大,要看我們到底準備做多大犧牲。這其中有些是必須犧牲的,比如奢侈浪費的習慣,放棄我們既有的生活方式,你不能一個人開一輛車,甚至不能天天開車。不要一說淘汰落后產能就是壯士斷腕,那不是壯士斷腕,是割除毒瘤。
“有經濟效益的吸引,企業就有動力減少排放量”
新聞觀點:您擔任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兩年時間,經歷了一個從官場到市場的變化。對于老百姓來說,“環境交易所”則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它能對環境保護起什么作用?
杜少中:如果給一個定義的話,環境交易所就是用市場化的手段促進解決環境問題的平臺。環保局是一個行政機關,主要是由行政手段來解決環境問題。環交所雖然是有“環境”兩個字,但它并不是行政機關,也不隸屬于環保局。
大家對環境交易,總體來說是比較陌生的。用最通俗化的說,環境交易就是把各種環境要素換算成錢,用得多的企業,就多掏錢,用得少的企業,可以把屬于自己的配額賣給其他人,還可以掙錢。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把各個利益相關方集合在一起,利用經濟手段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來解決環境問題。如果專業一點的話說,環境交易包括碳排放交易、排污量交易、節能量交易等種類,還包括其他延伸的、輔助性的增值業務。
要交易,就要有個標的物,比如現在最常說的碳排放量交易,就是以二氧化碳作為標的物,二氧化碳是天上飛的,怎么算?實際上就是企業使用的煤油電氣這些能源,按照當量換算成二氧化碳,所以說是交易二氧化碳,實際上就是交易這四項能源的使用權。所謂減排,也就是減少這四項能源的使用量。通過交易,促進企業節能減排。
新聞觀點:一談到交易,公眾首先想到的,是這個錢讓誰賺走了。
杜少中:有人一說交易,就想到股市里的大盤,紅的綠的,股市是為了籌措資金,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都是為了賺錢。但環境交易不是為了掙錢,是通過交易刺激你去推進節能減排。讓企業關注它所排放的污染物,所使用的能源,能不能再少一點。能不能通過市場籌措資金,讓企業的節能減排能力再強一些。從而促進相關環保產業的發展,促進技術創新技術進步,有人覺得環境交易就是圈錢,這個認識是錯誤的。
新聞觀點:這其中還存在一個監管問題,例如一家企業將自己的污染物排放量賣給了另一家企業,卻又偷偷排放。
杜少中: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看。一個是從監督執行上,首先要有法律規定,要有一個可以執行的法律,一個管用的法律。
咱們通常說,沒有罰則的法律就什么都不是,只是個大廣告。這個罰則還得確實罰到你的痛處,讓違法的成本不能太低,守法的成本不能太高。我們加強法制建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現在行政機關如果不依法辦事是很難持續的。
從原理上說,交易所的制度設計要能促進企業的節能。市場上污染物排放量的指標有了交易,有人花錢有人掙錢,企業都是逐利的,有了經濟效益的吸引,就有動力去減少自己的排放量。愿意投入資金去研究節能減排技術。
這就要求我們的制度有個總量控制,要把所有的資源配額都放到市場來,不能有的企業花錢買,有的企業政府直接分。同時每年還要有減量,每年市場上的總量要減少,不能每年都這么多,從這個盤子放到那個盤子,那就起不到改善的作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