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M2.5到“霾”怨四起:中國環保在艱難中尋找突破
“PM2.5”——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顆粒物,可能是近年來中國人特別是華北地區的人們耳熟能詳的學術名詞。
從2012年冬季開始,霧霾天氣多次籠罩華北和華東地區。一時間,十面“霾”伏、自強不“吸”、厚德載“霧”等被調侃的成語充斥網絡,“霾”怨四起,網民以此表達對持續重污染天氣的不滿。
不斷襲擊京津冀的霧霾天氣也引發人們對污染治理的思考,并成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央和地方治理大氣污染的力度不斷加大。2013年,國務院提出到2017年,五年內壓減8000萬噸鋼鐵產能的目標,其中四分之三的任務落在河北。此外,河北還要壓減水泥產能6000萬噸、煤炭消耗4000萬噸以及平板玻璃產能3000萬重量箱。
鋼鐵、水泥、煤炭、玻璃產業被視為四大主要污染源。
據河北省工信廳估算,完成上述壓減任務,將影響1800億元產值,涉及上百萬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的就業問題,每年需支付社保養老金130多億元。
同時,治理大氣污染投入巨大。據河北省財政廳初步測算,包括低硫煤補貼、除塵、小企業整治、重污染企業搬遷等大氣污染治理項目,總投資每年將高達4000多億元。而全省2013年的財政收入為3641.5億元。
河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河北省GDP比上年同期增長5.8%,增幅為近20年來最低。
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說,一定要與“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產業決裂,與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發展的增長方式決裂。即使犧牲一些GDP,也絕不做危害當前、遺禍子孫的事。
一些專家學者也呼吁,讓人們呼吸上干凈的空氣遠比單純財政數字的增加更有意義。公共財政的本質是民生財政,而讓百姓的生活環境更優美舒適是最大的民生。
2014年初,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治理大氣污染,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正是三地協同發展的重要目的之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2014年重點工作》提出,“加強聯動,同步應對解決區域共性問題”。
今年,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能和“PM2.5”相媲美的熱詞,恐怕非“APEC藍”莫屬了。
11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召開。其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等地采取關停部分企業、車輛限行等措施,使得北京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城區PM2.5一度接近一級優水平。天空逐漸變藍,網民謂之“APEC藍”,并呼吁把它留住。
但換來“APEC藍”的代價也不小。以河北省為例,自11月1日起啟動空氣質量保障應急減排措施,實施環北京100公里范圍內涉氣排放污染的企業全部停產等措施,全省共停產限產企業8430家,停工工地5825處,露天礦山全部關閉。
河北工業大學京津冀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貴說:“最近幾年的霧霾現象,不僅是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問題,也是整個華北地區甚至整個中國東部的問題,是中國經濟粗放發展的濃縮。因此,必須從大區域的角度來解決。”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只要采取措施,空氣質量是能夠改善的。短期實施可能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一些影響,但把時間拉長,讓措施更準更有力度,就能早一點實現“APEC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