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環保局和企業"杠上了""天價罰單"背后的環保較量
最近半年,陜西省咸陽市環保局和轄區內一家企業“杠上了”。
1月6日,咸陽市環保局對這家企業開出了20萬元的行政處罰罰單。可這家總投資達54億元、歷時7年建成的陜西省煤化能源有限公司,并不繳納罰款,也不執行環保局“停產整治”的決定。
從1月8日到3月27日,歷時79天,這20萬元的罰單“滾雪球一樣”,變成1580萬元的“天價罰單”。
即便如此,這家企業仍斷斷續續試生產。直至6月11日,咸陽市政府約談企業負責人后,企業才表示立即全面停產,接受處罰。
在這場長達半年的“較量”中,國家環保部西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陜西省環保廳、咸陽市政府以及企業所在地的長武縣政府,都有主要領導出面協調。4月14日,咸陽市環保局向該市秦都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現在就看誰堅持的長,誰就能成功。”咸陽市環保局一位領導拍了拍桌子,大聲說道,“這是最好的一次普法教育,要讓所有企業、基層政府和老百姓看到,長出‘牙齒’的新環保法是如何咬下去的。”
2015年1月1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實施。這部法律,被貼上“史上最嚴”的標簽。有媒體評價,咸陽市環保局開出的“天價罰單”,是新環保法的試金石。
新環保法給我們的不是“棉花棒”,而是“殺手锏”
咸陽市環保局與陜西省煤化能源有限公司的“較量”,始于企業所在地居民的舉報。
根據中國青年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內部材料,該企業“在未取得省級環保部門批準的情況下”,于2013年12月中旬對該化工項目主體管道進行高壓氣體吹掃,歷時5個月之久。此后,在“企業未依法取得試生產批復”時,“擅自”于2014年11月開工生產。
企業一有動靜,工廠附近長武縣丁家村的村民差點“打爆了縣環保局的投訴電話”。這些村民投訴說,工廠3臺機組只要同時運行,丁家村就徹底“沒法住人了”。
“兩個人在村子里碰面,人就站在你跟前,還是聽不見說了啥。”丁家村一名村民說,他的奶奶,半夜睡覺時常常被工廠巨大的“嗡嗡”聲嚇醒,村里一些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的老人,甚至被半夜的噪音吵到“越來越容易犯病,整宿睡不著覺”。
去年11月,長武縣環保局對陜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第一次進行現場檢查。
“我很震驚。”長武縣環保局一名參與檢查的執法人員說。他發現,這個占地987畝土地的廠區中,有企業私自架設的排污管道,甚至雨水管網也成了“排污管道”;氣化渣在廠區內隨意堆放,風一吹,滿天飄的都是“灰灰”的渣子;廠區圍墻外500米的衛生防護距離內隨處可見民房和莊稼地,最近的一塊莊稼地,距離廠區圍墻不足10米。
讓這名環保局執法人員感到震驚的,還有企業的膽子。這家企業在試生產時,并沒有得到環保部門的批復。而根據相關法律:“建設項目試生產前,建設單位應提出試生產申請。試生產申請經環保部門同意后,建設單位方可進行試生產”。
檢查結束后,長武縣環保局總結了該企業“未依法取得試生產批復,擅自開工生產”等9個方面的環境違法問題,并正式對其下達停產通知。
劇情似乎沒有按照環保部門期望的方向進行。長武縣環保局局長景新虎說,去年11月以來,環保部門“最少一個禮拜去檢查一次”。每次去,企業都說“馬上會停產整改”。這一拖,就拖到了2015年。1月5日,咸陽市環境保護監察支隊到工廠進行現場檢查,看到的景象“和兩個月前無異”。
次日,咸陽市環保局對該企業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直接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處罰10萬元,大氣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處罰10萬元。同時咸陽市環保局還責令企業立即停產整治,并補辦排污許可證。另還開出一張50萬元關于水污染的罰單。
兩個多月后的復查,環保部門人員的心“又空了一下”。顯然,這家地方“龍頭企業”還是沒有要整改的意思,“照樣生產,照樣污染”。在丁家村,年后,三十多個孩子因為呼吸了工廠生產時排放的有毒氣體,喉嚨變得又紅又腫,齊刷刷住進了醫院。
“要是在過去,事情到這兒,環保部門也沒啥辦法了,只能去找法院。但現在我們有了新環保法,它給我們的不是‘棉花棒’,而是‘殺手锏’。”咸陽市環保局一位執法人員說。
根據新《環保法》有關條款,4月15日,咸陽市環保局正式對陜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從1月8日到3月27日,共79天,關于大氣排放物污染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的20萬元罰單,最終變成1580萬元的“天價罰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