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藺縣土壤污染修復項目讓農民享實惠
“今年的玉米比去年長得還大。”8月5日,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石屏鎮扎山村二組村民趙幫會玉米地里掰下幾個玉米,臉上的笑容比玉米還燦爛。趙幫會發自內心的喜悅,源于古藺縣土壤污染修復試點工程的實施。
土壤修復給農民帶來希望
石屏鎮從上世紀40年代起土法煉硫磺,1958年建石屏磺廠至2004年停產改制,60多年來排放的磺渣堆積了1300萬立方米,對礦區及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破壞。
2012年11月,全省首個土壤污染修復試點工程在古藺縣石屏鎮啟動。工程總投資430萬元,在扎山村因地制宜地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工藝,對58畝受磺渣污染的土地進行治理和修復。2014年6月,土壤污染修復工程通過瀘州市環境保護局、市財政局的驗收。當年夏秋季節,試點工程58畝土地上收獲了第一季蔬菜和糧食,8月的玉米和高粱采樣送檢合格,這片土地幾十年來第一次獲得了豐收。
趙幫會告訴筆者,以前的磺渣堆上寸草不生,旁邊的土地種的莊稼矮小,結的果實又小又怪。“人不敢吃,拿來喂豬喂雞都擔心。去年我栽的玉米結得好,南瓜一二十斤一個。今年我除了栽玉米,還栽了些紅苕,還有十幾窩果樹,都長得好。現在莊稼長得好了,生活好了,心情也舒暢了。”土地的收成一年好過一年,讓趙幫會又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目前,扎山村這種經土壤治理與修復的土地全都種上了玉米、紅薯、南瓜等糧食或蔬菜。
生態改善村民不再爭救助
“村長,我家的1畝地今年納入改造沒有?”“村長,把我的2畝要規劃進今年的改造范圍喲……”如今,在石屏鎮扎山村,村民主動找到村干部要求改土治理成為了一道新景象。
扎山村支書陳守國是試點工程的見證者和實施者之一,他因此還“得罪”了幾個土地沒有被規劃的村民。他說,“以前群眾爭低保、爭補助、爭救濟,現在是爭著把自家的土地拿出來改造,因土地污染致貧的群眾希望改善環境的愿望非常強烈,巴不得從好的土地上重新得到回報,依靠綠水青山脫貧致富。”
據古藺縣環保局工程師胡華翔介紹,石屏鎮扎山村的土壤污染修復試點工程,通過緩坡綠化和邊坡加固工程,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通過對污染土壤的有效治理和合理利用,改善了土壤理化質量,恢復了土地的生態功能;通過植樹造林、養花種草,建設綠色屏障,凈化了空氣,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
石屏鎮扎山村的試點工程得到國家環保部的肯定。在前不久舉行的全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推進會”和“國家土壤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啟動會”上,全國各地申報了200個項目,僅14個入選,古藺縣成為四川省兩個國家級試點縣之一。
今年,古藺縣將繼續在石屏鎮扎山村推進國家試點項目,面積將超過200畝,按照“先易后難,逐年推進”的要求,三年內逐步在全縣實施,將把受到工礦污染的土壤改造成健康土壤,讓群眾盡早吃上放心糧食和蔬菜,讓農民實現真正豐收。目前,古藺縣環保局已開始著手對即將實施的更大規模的土壤污染修復工作進行初步規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