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這樣“呼吸”
2015年4月,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名單,陜西西咸新區位列其中。西咸新區規劃,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4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到2030年達到80%以上。今年夏季,陜西西安等地遭遇暴雨,西咸新區的城市“海綿”是否經受住了暴雨考驗?“海綿城市”到底是如何運作的,能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請看記者調查——
“海綿城市”管用嗎?
遭遇幾個小時的暴雨,西咸新區只是個別低洼處出現了輕微積水
7月24日,20點40分,陜西咸陽市咸陽湖北側渭陽西路與彩虹路十字交叉口,市民李奇剛吃完飯,就看到自己停在路邊的車已被困住,“雨勢很大,眼瞅著街上積水‘呼呼’漫上來,最深時沒了大半個輪子。”
“在氣象學上,24小時總降水量超過50毫米就算是暴雨,而7月24日晚上幾個小時內,咸陽湖監測點記錄的數據就已經達到60.4毫米。”咸陽市氣象局副總工程師李祥林說。
馬路成“河道”,汽車變“小船”,行人在“捉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面臨“逢雨必澇、城市看海”的窘境。據住建部對全國351座城市統計發現,62%的城市發生過內澇。
“建筑物密度和硬化道路的不斷增加,令城市這張由鋼筋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制成的‘水泥大餅’,在降雨時積聚出更多的地表徑流。”西安理工大學教授、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專家李懷恩說,“早期城市建設統籌規劃不足、雨水排水管網標準偏低、湖泊綠地等自然蓄水體被占用等原因,城市內澇問題日趨嚴重。”
同樣時間,不同地點:7月24日21時左右,西咸新區秦皇大道,南距咸陽湖3公里。“12號點位運行狀態正常。”西咸新區大數據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工程師馮杰一手舉傘、一手打著電筒,巡檢著秦皇大道、灃景路、同德佳苑小區等區域的物聯網監測設備。
秦皇大道等區域,正是西咸新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所在地。“除個別低洼處出現輕微積水,其余道路、地塊均未出現連片性積水現象,更未對交通造成影響,雨水徑流削峰減量效果明顯。”馮杰說。
7月25日,24個點位的物聯網監測設備匯總的數據顯示:秦皇大道、灃景路長4公里寬48米的硬質路面監測區域上,共匯集徑流雨水約5600立方米,其中約有3200立方米徑流雨水被路旁建設的生態草溝等消納;同德佳苑小區內建設的兩座雨水花園,經監測共匯集來自屋頂及地面徑流雨水21.1立方米,外排僅6.2立方米,雨水平均削減率達70.6%,整個小區無積水現象;在徑流水質調控方面,經實測,同德佳苑雨水花園的出流懸浮顆粒物污染負荷削減率達85%以上。
在暴雨“大考”面前,有沒有“海綿”,效果立判。
生態“海綿”咋吸水?
“小海綿”“大海綿”相互協調,打破城市“水泥大餅”,讓雨水有序遷徙
7月26日下午,秦皇大道。
“你看,路兩側綠化帶,都建設成低于路面的生態草溝,路面雨水會自動導流到生態草溝。”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技術中心主任鄧朝顯在現場向記者揭開了“海綿魔術”的秘密,“生態草溝上種植著灌木花草,起到攔污凈化、過濾吸附的作用;生態草溝下,自上而下還鋪設著蓄水層、種植土層、粗砂填料層、礫石層,逐層對雨水進行滲透、滯蓄等處理,同時補充地下水;遭遇強降雨時,溢流才會通過高于生態草溝的溢流井排入市政管網,大大降低了城市內澇的可能性。”
“道路、建筑地塊等‘海綿’設施建設,屬于源頭調蓄,有助于緩解市政排水管網的壓力,但只能算‘小海綿’,如果排水能力完全飽和,‘小海綿’也溢水,咋辦?”李懷恩說,還要加強市政排水管網和城市中央雨洪系統建設,“源頭調蓄、排水管網和中央雨洪三大系統相互協調,才是‘大海綿’,才是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的治本之策”。
記者了解到,在灃西新城,一條連接灃河和渭河、總長6.8公里、平均寬度300—400米的東西向綠廊如今正在建設。綠廊內布置有湖泊、濕地、森林,承擔著城市中央雨洪系統調蓄樞紐的重任。
如果說市政道路是雨水徑流的重要來源與排泄渠道,那么建筑地塊則是雨水分流與回用的重點。
走進同德佳苑和康定和園小區,記者看到,建筑屋面及地面雨水經落水管或地形收集后,匯流至小區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生態濾溝、植草溝等“海綿”設施,經土壤、植被等吸收后,逐層下滲并滯蓄。“雨量較大時,將在雨水花園、生態濾溝中形成微型水景,既可補充地下水,也可收集起來用于小區綠化或消防;極端天氣下,過量雨水才會溢流匯入市政管網。”項目工作人員吳冰強在現場向記者透露了一組數據,“這些小區下沉式綠地率達30%—40%,透水鋪裝率大于10%,可實現地塊年徑流總量控制率80%—85%。”
“通過構建多層次的‘海綿體’,用生態‘溶解’城市,打破原來鐵板一塊的‘水泥大餅’,讓雨水在都市中也能夠有序遷徙。”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兼總規劃師李肇娥告訴記者,海綿城市建設不僅能緩解城市內澇、減輕熱島效應,還能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給城市帶來綜合的生態環境效益。
會不會花大錢辦小事?
海綿城市建設造價比傳統建設方式高約2%,尚缺乏統一設計和施工標準
關于海綿城市,還有更多問題值得探討。比如,海綿城市會不會花了大錢辦小事?成本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據總體測算,海綿城市的建設方式,在工程造價上比傳統建設方式僅上浮2%,但是在解決城市內澇、錯峰消減徑流方面事半功倍。”鄧朝顯說。
問題又來了:新區建設好比“白紙揮毫”,易于規劃,而“積重難返”的老城區也能建海綿城市嗎?
“毫無疑問,建成區也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順應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李懷恩建議,建成區應充分利用城中村改造等城區成片改造的機會,把海綿城市目標要求納入規劃設計和基本建設審批程序,將原有道路綠化帶改造為下凹式綠地,將原有人行道、停車場等硬質鋪裝改為透水鋪裝,在局部增加地上或地下雨水調蓄池等,面對現有問題與群眾訴求,關鍵是要因地制宜、創新探索。
此外,采訪中亦有專業人士向記者反映,海綿城市作為新的建設理念,應有系統完善的建設規范,而目前國內海綿城市建設尚缺乏統一的設計、施工技術標準,國務院、住建部出臺的文件亦僅是指導性意見,如何驗收也是空白,建議相關部門盡快修訂出臺強制性技術標準。
記者手記
多想一點先行一步
7月24日晚,西安、咸陽城區普降暴雨,筆者也遭遇“看海”,平常40分鐘的回家路花了整整四個小時,城市內澇造成多條干道出現嚴重擁堵。
采訪發現,海綿城市其實并不“神秘”,也無需太多“高精尖”“高成本”設備和投入。只需在城市規劃建設理念上多想一點、先行一步,因地制宜地探索諸如道路生態草溝、地塊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等綠色實用的“土辦法”,即可未雨綢繆、緩解水患。同時,我們也更期待類似城市中央綠廊雨洪調蓄系統等“大海綿”的合理布局、超前規劃。總之,創新探索的根本出發點就在于讓城市的居住者生活得更舒適、更安心。
所謂“上醫治未病”,如果城市規劃建設者的理念能夠常常考慮到居住者的前面,如果城市公共服務水平能夠常常走在市民不斷增長的生產生活需求的前面,主動創新做法而不是被動補漏填缺,那么城市內澇問題也好,交通擁堵、垃圾圍城、用水用電緊張等其他“城市病”也罷,是否都能防患或減患于未然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