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制定綠色港口建設路線圖 治理船舶污染
“到2020年底,港口生產作業單位集裝箱吞吐量綜合能耗較2015年下降5%,港口生產作業單位集裝箱吞吐量碳排放較2015年下降4%,船舶靠泊期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75%、20%、40%。”由廣東省深圳市政府印發的《深圳市綠色低碳港口建設五年行動方案(2016~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既是深圳綠色港口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又為深圳大氣環境提升增添了新動力。
作為全球第三大集裝箱港,深圳的船舶排放問題比較突出。初步統計表明,2014年,深圳港遠洋船舶年消耗重油約20萬噸,PM2.5、NOx、和SO2年排放量約為1408噸、16153噸和13472噸,分別占到了深圳所有排放源的11.6%、12.4%和65.5%。其中,集裝箱船的排放貢獻率最高,占船舶排放總量的74%左右。
治理船舶污染,建設綠色港口刻不容緩。
推廣低硫油和岸電建設,既需要財政補貼更需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深圳市2013年發布了《深圳市大氣環境質量提升計劃》,就確定了推廣船舶使用岸電和低硫油為核心的5條具體措施。
去年4月,深圳市交通、人居、發改、財政等部門共同印發了深圳市港口、船舶岸電設施和船用低硫油補貼辦法和實施細則,同時按75%~100%的比例補貼轉用低硫油增加的成本。“如果船舶靠泊期間使用硫含量≤0.1%的低硫油就會得到百分百的補貼,如果使用硫含量≤0.5%的低硫燃油則會得到75%的補貼。”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大氣處處長盧旭陽向記者解釋補貼的具體標準。但一般情況下,深圳港的靠岸船舶都使用的是≤0.1%的低硫油。“使用低硫油的船舶一般都是遠洋船,他們為了符合歐美標準已經使用了這個標準的油。”
這一說法得到了深圳市港航和貨運管理局徐敏的印證。徐敏進一步解釋說,為履行MARPOL公約的規定,那些經過北海、波羅的海、北美和加勒比海排放控制區的船舶早在2010年起就逐步被要求使用含硫量不得超過0.1%m/m的燃油。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港口甚至在2010年就推行按一定比例強制使用岸電的靠港規則。
截至7月底,已有24家航運企業共185條遠洋集裝箱船承諾靠泊轉用低硫油,1427個艘次轉用低硫燃油,發放補貼金額約1100萬元。全市已有10個泊位具備岸電設施,深圳港已成為全國具備岸電設施泊位最多的港口。
深圳媽灣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媽灣電力)的專用碼頭自2015年底就開始運行兩套800千伏安的岸電設施。這兩套系統采用“低壓上船,一鍵切換”的模式,加裝岸電專用連接設備,改造配電系統,“這是全國第一套符合國際標準的‘低壓變頻,低壓上船’岸電系統。”媽灣電力副總經理王成對此頗為自豪。經估算,岸電設施投運后,靠泊媽灣電廠專用碼頭的船舶一年可減排廢氣約2500噸。
當然,減排的實現需要大筆投入。僅這兩套岸電設施就耗資1200多萬元。這還只是建設成本。所幸,深圳市政府按照造價的30%補貼,所在區財政也按照30%補貼。這筆錢對于需要核算贏利的企業來說,非常有必要。“我們當初是主動請纓與市政府簽訂責任狀,推進這項工作的。”王成認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就要有這個覺悟。
綠色港口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早改比晚改更主動。這已經成為一些港口企業的共識。
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以下簡稱鹽田國際)作為集裝箱碼頭在岸電建設方面動作積極。經過近1年的建設,今年初,鹽田國際建造的兩套4000千瓦可移動式岸電系統投入使用,可覆蓋5個15萬噸~20萬噸級的泊位,滿足全球最大型集裝箱船舶的用電需求。據測算,岸電項目在鹽田國際全面鋪開使用后,按10年計算,港區內預計將減排二氧化碳159.86萬噸、二氧化硫4.81萬噸、氮氧化物2.4萬噸。
媽灣電力和鹽田國際在岸電建設方面為深圳各大港口起了示范帶頭作用。
積極推進港內主要機械設備新能源改造和進行結構化節能減排
岸電建設和靠岸船舶使用低硫油的推廣工作是綠色港口建設的重頭戲。除此之外,為了節能減排,行動方案也進行了全面布局。包括輪胎式龍門起重機“油改電”工作和港區內拖車“油改氣”推廣工作。
鹽田國際負責宣傳的王喆告訴記者,鹽田國際通過改柴油驅動為市電驅動,大大提高了龍門吊的能效,同時減少廢氣排放、噪聲排放。“目前,鹽田國際已有188臺設備完成‘龍門吊油改電’改造并投入使用。完成改造的龍門吊每臺每吊次可節約燃油成本80%,減少廢氣排放95%。”王喆說,技術改造獲得了操作工的積極歡迎,與原來相比,作業時不產生發動機噪聲,龍門吊作業區的噪聲從110分貝減少至60分貝。
據介紹,深圳港主要集裝箱碼頭公司自2006年起進行輪胎式龍門起重機(簡稱RTG)“油改電”項目的試驗和建設,逐步積累了“油改電”項目建設經驗,形成了成熟的技術方案。經過近幾年的改造和建設,目前深圳港各集裝箱碼頭除應急設備外,基本完成RTG“油改電”的技術改造。目前,深圳港共計429臺龍門吊使用電力或者混合動力驅動,徹底改變了RTG高油耗、高污染的狀況。
港區內拖車“油改氣”也是港口“創綠”的重要舉措。鹽田國際為國內首家試用LNG拖車的港口。目前已有446臺LNG拖車在港區內運行,配套建設LNG撬裝式加氣站,已建成6座。
“結構性節能減排也是十分必要的。”徐敏說,所謂港口的結構性減排是指加強水水中轉和海鐵聯運,逐步降低公路運輸在港口集疏運體系的比例。相對于公路運輸,水路運輸和鐵路運輸能耗小、污染輕、運能大,是更佳的綠色低碳型運輸模式,而且更有利于減輕城市道路運輸壓力,緩解港城矛盾。2015年,深圳港通過駁船運輸(深港駁船航線、華南公共駁船快線、省內江海聯運等)完成的集裝箱吞吐量共347.6萬標準箱,占總吞吐量的14.46%。其中,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在深圳西部港區大力推進“陸改水”項目(即陸路運輸改為駁船運輸),華南公共駁船快線服務網絡已覆蓋了華南地區14個港口城市、32個內河及沿海碼頭,開辟了20條定期定班的駁船支線服務及多條不定期的航線。
需要多個部門通力合作,呼吁國家立法保障
綠色港口建設需要多個部門通力合作。污染治理除了設備改造也需要加強相關部門的監督和執法。
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與深圳海事局共同開展了珠三角船舶污染協同控制研究工作,初步提出了珠三角區域船舶污染控制措施實施對策。同時,為確保低硫油補貼資金的有效使用,雙方制定了《深圳市船舶岸電和低硫油使用情況現場監督抽查工作方案》,并共同針對自愿轉用低硫油且申請補貼的船舶開展了現場核查,抽查船舶51艘(次)。檢查結果讓人滿意。“截至目前,尚未發現違反《深圳港綠色公約》的船只。”盧旭陽告訴記者,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正在與深圳海事局積極探索核查新技術、新方法,篩查可疑船舶。
下一步,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將按照《深圳港實施靠泊船舶污染控制措施的工作方案》要求,積極配合深圳海事局開展深圳船舶排放控制區建設工作,建立環保部門和海事管理機構的有效溝通機制,進一步加強港區環境質量監測,加快推進港區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
徐敏透露,深圳市港航和貨運管理局已經委托專業的研究機構對深圳港船舶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調查,每年編制排放清單,并對節能減排效果進行評估,為政府制定下一階段節能減排政策及措施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持。
在航運經濟低迷的當下,要推進岸電和低硫油的使用,徐敏認為,我國應該參照美國相關法律出臺政策,強制要求船舶公司按照一定比例使用岸電。同時,在國家層面應該加大岸電及我國供電質量穩定方面的宣傳力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