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 南京怎么建?
今年汛期,受降雨影響,南京不少道路出現積水,而位于河西南部的天保街卻沒有積水。不積水的秘密就是這條街完全按照海綿城市的理念建設。
今年7月,市政府下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我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任務和目標。與此同時,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正在加緊編制,最快今年10月就將完成。
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可以吸水、儲水、凈化水,濕地公園、綠化帶、道路、湖泊、河道都成為城市呼吸的“肺”,海綿城市,南京將怎樣建設?
現場探訪
路面采用透水設計
綠化帶下有儲水箱
600米長的天保街,是南京第一條用海綿城市理念建設的道路。站在這條路上,腳下的柏油路面和路旁的綠化帶看起來和別的路沒有太大不同,但其實暗藏玄機——采用全新的路面透水設計替代傳統的路面排水系統,將路面快速排水和雨水采集、沉淀過濾以及植物滴灌系統相結合。道路綠化帶底下是一個個儲水箱,可以將降雨儲存在地下,在排澇的同時,還能把水留住,等到天晴時,再反過來用經過凈化的雨水灌溉植物。這一套儲水、凈水的設備,全部采用太陽能動力,節能又環保。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儲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不斷增強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有效削減雨水徑流污染,促進雨水資源利用。
市規劃局河西分局副局長羅海明參與了天保街示范路的建設過程。他介紹,用專業術語說,徑流系數代表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的水流,徑流系數越大,形成地面積水、內澇的可能越大。水泥地表最不能“吸水”,徑流系數達到了0.9;而綠地和海綿城市的徑流系數分別只有0.3和0.4,因此,建成海綿城市可以大大緩解城市內澇。
按照《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除了天保街,南京還將在兩處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分別是江心洲和丁家莊保障房片區。江心洲試點片的主要示范內容為探索海綿城市在生態敏感區保護性開發建設中的應用;為圩區排水模式提供樣板;更好地借鑒新加坡花園城市建設的經驗;為屋頂綠化、立體綠化的建設時間提供參考。丁家莊試點片的特點是高強度開發、人口密度大、新老小區并存、老工業區亟待生態修復、崗地地形地下水水位低、低洼地積淹水嚴重等。丁家莊試點片建成后將為高強度建設區域海綿城市建設改造提供示范。
按照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任務,這兩個片區要在2020年建成海綿城市試點區。下一步,我市還要在南部新城、江北新區核心區、仙林片區和燕子磯等試點海綿城市建設。
根據《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我市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如何推進
盡快明確建設標準,合理引入社會資本
南京是江蘇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市規劃局市政規劃處處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陳燕平是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主要編制者。他認為,目前南京建設海綿城市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少國家標準,同時在建設過程中,各個部門要相互協調,在建設資金上要引入社會資本。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建設海綿城市,目前我市可以依據的相關政策主要有8條,包括《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等。可是這些相關政策中,都沒有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國家標準。
正在編制的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將首先解決標準的問題——將明確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總體目標,并結合城市開發區域或項目特點確定相應的規劃控制指標;進行水系統、排水防澇系統、供水節水系統、園林綠化系統、道路交通系統海綿城市的專題研究,確定海綿城市近期建設的重點。在完善技術標準方面,要重點結合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和要求,制定相關工程規劃建設技術導則和標準圖集,指導海綿城市規劃建設。
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后,南京還將編制海綿城市建設5年行動計劃。
陳燕平介紹,海綿城市建設的工作原則是堅持生態為本、自然循環。充分發揮山水林田湖等原始地形地貌對降雨的積存作用,充分發揮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墊面對雨水的滲透作用,充分發揮濕地、水體等對水質的自然凈化作用,努力實現城市水體的自然循環。
“海綿城市建設必須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陳燕平認為,應該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調控引導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多個規劃的編制,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參與。首先,要編制的是城市的水系規劃,實施河道環境整治,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嚴格城市藍線管理,恢復或保持坑塘、濕地等水體自然形態,禁止填湖填河造地等破壞生態環境的建設行為,保護山水林田湖自然本底;重視濱水綠廊建設,強化河湖水體和岸坡生態化處理。其次是綠地系統規劃,在滿足生態、景觀、游憩等要求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城市綠地系統調蓄、凈化雨水等功能,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植草溝等,提升公園綠地蓄水、凈水能力。此外,還需要編制道路交通體系規劃、供節水規劃、排水防澇規劃等專項規劃。
建設海綿城市,經費問題是擺在政府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曾公開透露,預計海綿城市建設投資將達到每平方公里1億—1.5億元。這么巨額的經費從何而來,全部依靠政府可能性不大。規劃部門認為,應該合理引入社會資本,比如在土地開發的時候就明確,新開發地塊需要引入海綿城市建設。
專家觀點
海綿城市建設須因地制宜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主任成玉寧教授指導了國內多個城市的海綿城市試點片區建設,他一直呼吁,海綿城市建設必須因地制宜。
成玉寧尋訪了多個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城市,在他的手機里,存著一些他認為是失敗的例子的照片。比如在某全國試點城市里,小區的綠地被摻入沙子;道路中間的下沉綠化帶因為設計不科學,成了一毛不拔的荒地,垃圾成堆;城市綠地全是泥漿,市民不能進入,遭到居民反感。
“建設海綿城市,必須根據這個城市的特點來建設。”成玉寧認為,目前導致城市內澇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地表大面積被硬化,全都是水泥、柏油路面,雨水不能下滲,只能橫流,而城市土壤則因為接觸不到雨水而嚴重缺水。成玉寧認為,于南京而言,首先要摸清南京降水量和降水特點,南京春夏降水多,而夏秋季用水量大,應該結合這個特點,通過雨水調蓄能力,平衡降水和儲水、用水之間的關系。同時,還應該更加結合地理地貌、河流分布的自然特點進行海綿城市建設。
因地制宜,編制我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的專家們也持有同樣觀點。專家組認為,我市建設海綿城市的工作思路應該是針對現狀問題,因地制宜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路徑——老城區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以目標為導向,有限保護自然生態本底,合理控制開發強度。
采訪中,多位專家均表示,大規模的填湖開發,是導致今天很多城市遭遇強降雨就嚴重內澇的主要原因。“歷史上的欠債,一時間很難還清。”專家們認為,建設海綿城市需要告訴大眾,海綿城市并不能徹底讓內澇消失,而且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決不能操之過急。
30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2015年4月和2016年4月,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共確定了兩批30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遷安、白城、鎮江、嘉興、池州、廈門、萍鄉、濟南、鶴壁、武漢、常德、南寧、重慶、遂寧、貴安新區和西咸新區,共16個。
福州、珠海、寧波、玉溪、大連、深圳、上海、慶陽、西寧、三亞、青島、固原、天津、北京,共14個。
荷蘭:
用“水廣場”智慧治水
荷蘭約有1/4國土低于海平面,著名港口城市鹿特丹面臨海水、河水、雨水與地下水的威脅。
由于現存溝渠和河道無法有效疏解劇增的地表水,鹿特丹采用打造水廣場的方式智慧治水。水廣場由幾個形狀、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組成,水池間有溝渠相連。平時,這里是市民娛樂休閑的廣場;一旦暴雨來臨,水往低處流,水廣場就變成一個防澇系統。由于雨水流向地勢更低洼的水廣場,街道上就不會有積水。在水廣場,雨水不僅可在不同水池循環流動,還可以被抽取儲存作為淡水資源。
荷蘭鹿特丹WaterpleinBenthemplein廣場是個多功能的水廣場,廣場建有3個盆地,被繪上了不同深度藍色。天氣好時,它們被用作傳統的體育場地,下雨時則作為集水池,幫助城市改善水質。據中國風景園林網
德國:建成多級雨水利用系統
德國則建立了多級雨水利用系統,將處理雨洪的思路從單純排放轉化為利用,實現“變廢為寶”。
首先,屋面雨水積蓄系統將雨水簡單處理,用作廁所沖洗和庭院澆灑等非飲用水。其次,建設雨水截污與滲透系統,道路雨洪通過排污管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管道口的截污掛籃可攔截雨洪攜帶的污染物;城市地面的可滲透地磚則能有效減少徑流。最后,是生態小區的雨水利用系統。小區沿排水道修建了植有草皮的可滲透淺溝,供雨水下滲。超過滲透能力的雨水則進入雨洪池或人工濕地,同時形成水景。
玄武湖環境綜合整治,將紫金山溝入湖河道進行生態化改造,按海綿城市的原理種植了大量水生植物,提升水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