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內河順暢呼吸
城市內河綜合治理要尊重河流的自然屬性,還應體現城市文化內涵,避免“千河一面”。資料圖片
★只有變革水利與生態工程建設和管理理念,妥善協調河流系統的水利與生態功能,才能讓河流恢復生機
★在進行城市內河綜合整治時,必須遵循自然演進的基本規律,維護自然環境再生能力和自凈能力,確保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城市內河不僅是公眾游覽、休閑、娛樂的場所,更是承載城市文化內涵、體現城市傳統氣息和現代活力的有效載體
◆本報記者劉曉星
人類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興,一條健康的城市內河承載著城市的歷史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重要資源、影響城市美化和城市品位的重要因素。然而,快速城市化在帶來大量工業和生活污水的同時,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干擾也打破了城市水生態系統原有的平衡。
在日前召開的2016年中國城市學年會上,聚焦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城市內河規劃與治理問題。與會專家指出,城市內河綜合治理,應更加尊重河流的自然屬性,注重河流防洪、生態、景觀等功能的發揮,維護河流生態系統的健康,滿足河道兩側城市建設和景觀塑造要求。
為何反復治理仍效果不佳?
在城市化進程中,河道整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副校長王超看來,目前,城市在河道治理過程中,存在順直化、均勻化、阻斷化、侵占化、硬質化、破碎化等問題。
將河道拓寬,清淤整治,裁彎取直,修筑堤防,是目前城市河道整治的主要措施。從防洪角度看,綜合采取以上措施,可以達到減少防洪工程占地、減少工程投資等目的。但從生態角度看,河岸硬化等措施會破壞魚類產卵場、阻隔洄游通道。同時,一些倉促上馬的工程措施,會導致河流缺少必要的生態基流,破壞河道內的生物棲息地,進而破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現在,還面臨一個尷尬的問題:不少城市河道雖然經過反復治理,但效果不佳。在國務院參事仇保興看來,這緣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原有的治水方式錯誤,破壞了水體的自我凈化機制,常犯的錯誤是將河道設計建設成“三面光”,破壞了水生系統的自凈能力;二是缺乏知難而上的決心和方案,沒有對城市主要污染源截污納管;三是城市面源污染失控、暴雨初期徑流污染直排河道水體。
比如,為了美觀,一些地方會對岸邊植被進行人為改造,在岸邊園林化的過程中也伴隨著堤岸固化。自然河流經過多年的水流作用,往往是一個彎曲有度、深潭淺灣交錯出現的自然曲流或者辮狀河道,但在城市化過程中,河道往往會被截彎取直,其目的是方便土地利用。在城市河道修整過程中,河道往往從一個自然的不規則河道變成一種人為的上寬下窄梯形河道,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河道水流的方向和生態水文過程。
眾所周知,自然河道除了具有水源供應、交通運輸和水產養殖功能外,還具有輸水、泄洪、水生生物棲息、納污降解、調節氣候、補給地下水、觀賞娛樂等多方面的功能。但隨著城市化發展,目前,河道功能主要局限在觀賞娛樂功能、納污排泄通道等方面。
“城市河流硬質化嚴重,不僅花費了大量建設經費,而且破壞河流生態環境,減弱凈污能力,不能進行河道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交換。同時,隨著流量和水面急劇減少,城市河道生態系統的氣候調節功能日趨微弱。城市河道的水產養殖、水源供應、交通運輸、水生物棲息、補給地下水等功能受到巨大破壞。”王超說。
不僅如此,過分人工化的景觀設計,使河道景觀過于單一,缺少文化承接和自然魅力,由此損害河道的景觀價值,也影響周邊土地價值提升。城市內河失去了自然靈性,整個城市形象也會受損。
如何讓河流恢復原有生機?
正如王超所言,“只有變革水利與生態工程建設和管理理念,妥善協調河流系統的水利與生態功能,才能讓河流恢復生機。”縱觀國內外近年來在河道治理方面的實踐研究與發展趨勢,盡可能保持河流的自然風貌已成為先進的治河理念。
王超告訴記者,無論是美國密西西比河、法國塞納河還是加拿大卡爾加里鮑河,其治理都是圍繞尊重自然、以人為本的理念展開,堅持統籌考慮、綜合規劃。在這個過程中,注重水質改善,強調返璞歸真,最終打造出人水相親、舒適優美的環境。
近年來,隨著城市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對城市內河的期待越來越高。很多城市開始探索和嘗試生態化的內河治理方式,追求城市內河多功能的發揮,北京、武漢、蘇州、無錫、濟南等均取得了明顯成效。
濟南環城公園,處于繁華的老城區,沿著護城河而建,現在已經成為中外游客和市民游覽游玩的好去處。環城公園根據護城河不同河段以及不同景區,進行了不同的主題設計,步移景異的觀賞體驗使環境與人的對話更富有情趣。同時,各景點都被賦予深厚的人文特色、地域特色,使整個河段的景觀富有層次和變化,避免單調乏味。綠化植被與游賞路徑、亭廊與駁岸山石等的結合滲透,使自然景觀元素與人工景觀要素相互交融,形成獨具特色的濱水游憩空間。
減河是山東省德州市的三大水系之一,減河濕地公園充分利用人工濕地,設置了豐富多彩的景觀供市民娛樂休閑。通過在濕地上構建植物群落,為鳥類和水生動物提供棲息環境。
總之,城市河道景觀應是集整體性、可識別性、特色性等特點于一體的綜合性景觀。單靠植物并不能反映城市的歷史風貌和特色,應從城市風土中尋找設計語言,通過多樣的設計手法,塑造具有地域風情的景觀。
怎樣解決“千河一面”問題?
業內專家建議,在進行城市內河綜合整治時,必須遵循自然演進的基本規律,維護自然環境再生能力和自凈能力,確保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還要堅持改造與適應并重,使人們對河流的干擾保持在自然環境承載范圍之內,從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消極影響。
河道規劃設計作為一門交叉學科,需要水利、生態、景觀、旅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但是,目前國內河道的整治、規劃設計往往只有水利或只有景觀方面的人參與,難免顧此失彼,造成河道規劃無法綜合考慮水利、生態、景觀多方面因素,使得河道改造無法朝著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王超認為,必須以防洪排澇和保障水質安全為龍頭,強化水環境、水景觀、水文化和水經濟的建設,做到綜合考慮、統籌安排、全面實施。
城市內河治理與其周邊建設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由于人口密集等原因,國內城市河道被約束在很小的范圍內,如果大范圍調整或改變河流的地貌特征,幾乎是不現實的。
但業內專家表示,內河治理狀況體現了一個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城市內河綜合治理工程與城市建設,特別是河道兩側的開發,會形成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循環機制。因此,將城市內河濱水區規劃與城市發展模式相適應,可以有效促進城市內河功能的發揮,為城市經濟發展服務。
在青海省西寧市,南川河大南川水庫引水口至謝家寨橋段綜合治理工程,主要由河道防洪、沿河截污干管和景觀綠化工程三部分組成。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融合現代生態理念與青海河湟文化的景觀綠化工程。景觀設計吸納青海的地域元素和河湟文化元素,結合水主題,設置十大景觀節點,將這一河段的文化內涵演繹成一種紀念性空間,體現了當代人對歷史傳承的理解。
城市內河不僅是公眾游覽、休閑、娛樂的場所,更是承載城市文化內涵、體現城市傳統氣息和現代活力的有效載體。王超認為,要解決目前城市內河景觀“千河一面”的問題,就要將城市內河治理與當地的地理特點、歷史背景、文化傳統、經濟狀況相結合,充分挖掘區域水文化,創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水景觀。
■相關鏈接
生態治河國際經驗談
在河道治理方面
1938年,近自然河流整治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即在滿足傳統河道治理任務的基礎上,努力創造出豐富自然的水邊環境,達到接近自然的一種治理效果,讓河岸成為有機生命體。
1989年,生態學家Mitsch提出了生態工程的概念,強調通過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互動,實現二者互利共生的目的。同期,日本提出了創造“多自然河川計劃”,且在生態護坡結構方面積累了大量工程實踐經驗。
在城市內河雨水控制方面,澳大利亞等國家倡導水敏性城市設計理念,在大尺度上統籌考慮分析整體匯水區情況,在小尺度上落實具體措施。
在景觀設計方面
1939年,德國生物地理學家Troll提出景觀生態學的概念。20世紀60年代開始,生態設計理念開始形成并迅速發展,設計師們逐漸把目光從對美和形式的關注,轉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關注。
1969年,景觀規劃設計界提出,應注重“創造性保護”工作,既要有效組織調配地域內的資源,又要保護地域內的美景和生態自然,這標志著“景觀生態學”理論的誕生。這一理論強調景觀空間格局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與控制,并試圖通過格局的改變維持景觀生態功能的健康與安全,從而把景觀客體和“人”看做一個生態系統來設計。
與此同時,英國環境設計師麥克哈格的《設計結合自然》問世,闡述了人與自然環境之間不可分割的依賴關系、大自然演進規律和人類認識的深化。作者將生態學思想運用到風景園林設計中,產生了“設計尊重自然”理念,開辟了生態化風景園林設計的科學時代,也產生了具有廣泛意義的生態設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