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湖從“臭水塘”變身國家濕地公園
魚翔淺底,荷花飄香,白鷺成群……近年來,位于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的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因其良好的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而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垃圾遍野、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糟糕景象。
從無到有,從夢想到現實,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需要的是理念、耐心,更需要的是責任和擔當。
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的驚艷亮相,是東莞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也是國內水污染整治的成功案例。這一過程中,中央環保督察發揮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水系發達,污染嚴重
麻涌鎮,因其擁有密密麻麻、縱橫交錯的河涌而得名。
水系發達本是優勢,但隨著上世紀90年代的工業化進程,污染隨之而來,水環境不斷惡化,“臭水塘”“龍須溝”成了這些河涌的代名詞。河水發臭,流經之處農作物失收,大片丟荒,居民經過都掩鼻而逃。黑臭的河水幾乎成了當地人的噩夢。
其中,華陽湖受到的污染最為嚴重,也最令人觸目驚心。華陽湖位于4條主要河流的交匯處,地勢低洼,經常受潮水淹浸。同時,四河沿岸分布了上百個禽畜養殖場和幾十家電鍍、漂染企業。華陽湖儼然成了藏污納垢之所。
產業結構上“低端鎖定”,地區發展后勁“極大弱化”,本地年輕人“紛紛出走”,居民幸福感“頻頻降低”……種種現實迫使麻涌鎮開始思索應該何去何從。
以水環境治理為突破口,重塑麻涌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優勢,成了當務之急。麻涌鎮以華陽湖治污工作為重點,由點帶面,大刀闊斧地進行環境整治。按照東莞水鄉統籌發展戰略部署,麻涌鎮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修復”的思路,打造兼具水利、農業、生態修復、環保、文化創意功能的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藍圖好畫,計劃好做,該如何推進?
迎難而上,壯士斷腕
截污無疑是治水的工作重點,但更是難點。它考驗著麻涌鎮鎮委、鎮政府治污的決心。
位于麻涌鎮第二涌工業開發區的廣東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年產值七八億元,年上繳稅收就有四五千萬元,最高時達到6000萬元,是納稅大戶,但也是污染大戶。因污染問題,這家企業屢遭村民投訴,曾登上廣東省環保黑名單,隨后被中央、省、市三級環保部門掛牌督辦。
是要短期的高額稅收還是要長遠的良好生態?麻涌鎮毅然選擇了后者。自2013年開始,麻涌鎮由主要領導帶隊,巡查河道,排查企業排污口,關停了112家污染企業。此外,清拆污染水體的畜禽養殖養殖場223個,共16.5萬平方米。
針對華陽湖片區水質污染、河涌淤塞發黑發臭、水系不通的情況,麻涌鎮借鑒農民清理河道的經驗,利用大型水上鉤機對二涌河、三滘河、華陽河、馬滘河幾條河涌進行清淤疏浚,將周邊水系進行連通,以增強河涌流動性,達到水質自我修復、凈化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將挖出的淤泥用松木樁固定堆放在河道兩旁,種植對污染物吸收能力強的開花水草40多萬平方米,投放泥鰍、中華鱘、羅氏蝦等水生動物5100多萬尾,建成水上綠道35公里、岸上自行車綠道42公里,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初具規模。
華陽湖的整治帶動了周邊村莊環境治理。據麻涌鎮委副書記陳文龍介紹,麻涌鎮共投資2.5億元,在華陽湖周邊14個村開展幸福村居建設,以水上綠道和岸上自行車綠道為紐帶,實現水網、路網、綠網與華陽湖濕地公園相連相通,達到“水水相通、路隨水走”的效果。
上下同心,全員獲益
除了工業廢水外,生活污水亂排也是麻涌河水黑臭的根源之一。為此麻涌鎮統籌規劃建設截污管網全覆蓋,統一收集處理污水。
管網的建設同樣也遇到了重重困難。麻涌鎮環保分局局長蔡偉根向記者介紹,由于有些管網會鋪設到村民的家門口,施工會影響村民,他們難免有抵觸情緒。為了順利推進管網建設,麻涌鎮由鎮政府牽頭,協調各村村委,成立工作組,挨家挨戶入門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做村民工作就是要做細、做實,沒有捷徑可走。”蔡偉根頗有感觸地說。
在具體推進工作中,鎮村干部身先士卒,村黨工委班子帶頭遷墳,生產隊長積極帶頭支持農地統籌和征地拆遷,甚至有的村干部在女兒出嫁當月帶頭遷墳,有力影響帶動群眾主動配合、積極參與,使耕地統籌、清拆禽畜養殖場窩棚、搬遷農地墳墓等重點難點工作加快推進、順利完成。
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麻涌鎮的村民蕭家裕如今在華陽湖景區內開游船。談到華陽湖的“變身”,蕭家裕語氣里充滿自豪,他告訴記者:“華陽湖里的第一顆荷花,就是我種下的。”
上下同欲者勝,這個理念始終伴隨著麻涌鎮的治水工作。為了凝聚全鎮居民的環境意識,村兩委班子攜帶項目效果圖、宣傳資料等走訪入戶,向村民宣傳環境治理措施,解釋市鎮相關政策,爭取群眾支持。據了解,涉及古梅鄉韻項目的四條村,村干部累計下村巡查627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16次,走訪村民1952戶。
正是因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找準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與群眾利益的契合點,隨著治水工作的進展,村民的意識逐漸由“要我改”,變成“我要改”,推動華陽湖污染整治、提升環境品質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實現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共建共治共享。
2016年底,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過后,麻涌鎮的管網建設提速,截污次支管網建設得以快速推進,主干管網維護得到加強。對于位置偏遠、生活污水無法通過次支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的片區,麻涌鎮計劃采取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站就地處理的方式解決。目前已建成印象水鄉污水處理設施,成為污水分散式處理的示范。
一棟棟違建被拆除,一個個畜禽養殖場被搬遷,一家家污染企業被清退……水環境質量在提高,空氣質量逐漸好轉,整體環境優化升級。如今,全鎮的河涌水質從劣Ⅴ類恢復到Ⅲ至Ⅳ類,水質監測綜合得分多次在水鄉片排名第一,鎮5個考核斷面水質順利通過省、市考核。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從2013年的52.3%提升至2017年的88.6%。華陽湖也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總蓄水量達320萬立方米,成為麻涌打造海綿城市的重要水利樞紐。
筑巢引來金鳳凰。得益于華陽濕地旅游區的建設,前來洽談考察的企業數量和質量大幅提高。京東、宏遠汽車、珠三角汽車博覽中心等20個總投資538億元的優質項目紛紛落戶麻涌。土地價值逐漸顯現,濕地公園附近土地租金增長8倍。
麻涌鎮更因為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聞名遠近。據介紹,2017年至今,全鎮接待游客達4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8億元。由生態效益帶來的經濟增長,使麻涌鎮從經濟“后進生”,躍升為東莞市水鄉經濟區建設第一名。
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誕生”是東莞市實施“騰籠換鳥”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向綠色發展的華麗轉身。現實污染重區域涅槃重生,不僅為當地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城鎮品質、打造全域旅游奠定了基礎,也為全國水污染整治提供了典型示范,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