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記者走訪 看河北醫療廢物是如何處置的?
疫情之下,醫療廢物(以下簡稱醫廢)的處理被公眾廣泛關注。這些醫廢既包含各大醫院、小門診的醫療廢物,也包括疫情期間定點醫院、隔離點等地的生活垃圾和醫療廢物。
這些醫廢是如何分類、收集,又是如何轉運、集中,最后又經過怎樣的處置方法才算安全?河北省的醫廢處理能力目前是什么狀況,這些處置手段又有什么不同?
記者走訪了幾家醫廢處理單位,并采訪了主管單位,帶您來了解一下。
運輸和處置更為謹慎
石家莊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承擔著石家莊市新冠肺炎疫情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和被隔離人員居住地產生的醫療廢物等清運、收集、處置工作。圖為處置車間內,一桶桶垃圾被卸下車輛,準備進行無害化處置。 河北日報記者 田 明攝
3月15日,位于河北省元氏縣的石家莊醫療廢物處置中心,一早就開始對醫廢運輸車進行消毒。每天8時,這些車將準時出發前往市區各醫院,從1月24日起,這里每天要持續多輪消殺,包括醫廢運輸車到達、卸車、卸完、出車。
也是從那一天起,作為石家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處置指定單位,石家莊轄區內“四場所一小區”,即新冠肺炎收治定點醫院、發熱病人篩查定點醫院、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所、發熱門診和發現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的小區(村莊)所產生的醫廢和廢棄口罩防護服等垃圾,都由這里統一運輸、處理。
中心副主任劉慶濤說,從1月24日至3月16日,他們處理的疫情醫廢總量約為50.2噸,平均每天約1噸左右。
正常情況下,石家莊醫廢處置中心日均運輸處理石家莊轄區1601家大小醫療機構約7噸的醫廢。疫情期間,各醫院普通門診量和住院人數都有所下降,普通醫廢也相應減少。
醫廢屬于危險廢物的一種,按照2003年國家出臺的《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廢分五類,分別是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醫療廢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也是引起疾病傳播或相關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要危險性因素。
因此,醫廢的運輸和處置就更為謹慎,尤其是疫情期間。
石家莊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生產科科長谷建存介紹,處置中心的13輛特種運輸車幾乎連軸轉。他們專門設定了疫情期間特定運輸路線,尤其是承擔發熱門診及石家莊市第五醫院和河北省胸科醫院兩家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定點醫院的醫廢特種運輸車。
每天由一輛專車負責這兩家醫院的醫廢運輸,單獨承運,路線也是由谷建存和同事研究設定的特定路線,以石家莊發熱門診醫廢收集路線為例,一輛醫廢特種運輸車從處置中心出發,經過107國道到達石家莊平安醫院,從這里經過南二環到達石家莊市第五醫院,繞行南二環到達石家莊市第三醫院,繞行北二環到達河北省胸科醫院。“盡量走二環,避開人群密集區,沿途司機不下車,不停留,裝車后直奔處置中心。”谷建存說。
“過去,針對醫廢的運輸要求是48小時內運輸處置,疫情期間,省里要求24小時內完成運輸處置,運到處置中心的醫廢更是12小時內處理完畢,實現日產日清。”劉慶濤介紹,連醫廢特種運輸車返程時從107國道到處置中心約4公里多的路線,他們也全程消毒。
之所以指定石家莊醫療廢物處置中心處理疫情期間的醫療廢物,和這里的處置方式有關。
石家莊共有4家醫廢處置單位,分別采用了高溫焚燒、微波消毒等不同工藝,但以微波消毒工藝為例,藥物性和化學性醫廢就不能處理,全類別醫廢處理工藝只有高溫焚燒法。
劉慶濤介紹,處置中心有A、B爐,單爐一次可投放10噸醫廢。整個處理過程通過柴油助燃,使得爐內達到850度高溫,大部分有機物在高溫缺氧狀況下被熱解成可燃煙氣,這些可燃煙氣將進入二燃室燃燒。
爐內繼續升溫到1200度左右,醫廢固體分解,形成煙氣和底渣,“底渣的殘存量只剩10%,布袋除塵器能解決煙氣的污染問題。”谷建存說,通過這樣處理之后,醫廢中的細菌和病毒得到全面消殺,醫廢體積也能大幅消減,剩余10%的底渣收集后經過檢測無害,和生活垃圾一樣進行填埋處理。
處理流程從醫院內部開始
石家莊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承擔的,僅僅是一件醫廢離開醫院轉運以及處置的流程。其實,醫療廢物的處理,從醫廢產生的那一刻起,在醫院內部就開始了。
3月16日,河北中醫肝病醫院病房區,因為疫情影響,住院病人減少,但只要有病人,就一定有醫療廢物要處理。
“我們的醫廢處理流程,從新入職的醫護人員培訓開始。”河北中醫肝病醫院感控科主任梁建飛介紹,作為一家傳染病醫院,這里的醫廢處置尤為嚴格,“醫廢分類是否合格,會與科室的獎金掛鉤,感控科作為醫院監管部門會不定期抽查。”
簡單說,醫院內的醫療廢物處理涉及分類、收集、轉運幾個環節。誰當班誰負責,要把每一件醫療廢物都投放到醫院每一層設置的醫廢區進行第一次分類。
在該院二樓住院部的樓梯拐角處,一個8平方米大小的房間專門用來存放醫療廢物,一個5L的銳器盒已經裝了1/2存量,這里面存放手術刀、注射器和輸液器上的針頭、玻璃碎片等損傷類醫療廢物,達到3/4滿時當班護士要貼上日封,注明時間、種類、交接人等信息等待進入轉運環節。
一旁放置的雙層黃色專用醫療廢物垃圾袋,存放注射器、輸液管以及為患者注射時使用的棉簽等感染性廢物,而且要采用鵝頸式封口處理,以防止遺撒泄露。
受該醫院性質和住院區特點的影響,該院產生的醫廢大致為兩類。
每天,病房區域都要多次消毒,并由專職轉運員按照醫院指定路線將醫廢運輸到醫院的暫存站。而收集醫院內部生活垃圾的衛生員,則是醫院內部另一類垃圾收集運輸環節,二者并不交叉,以避免感染。
“我們日常的醫廢量約100公斤,最高的時候能達到280公斤。”該院勤務部主任何志文介紹。
在他的帶領下,記者走過一條僻靜的轉運員專走路線來到位于醫院一樓的暫存站。
暫存站有兩個門,一個直通院外,一個直通院內,院內是轉運員將醫廢運輸至此的通道,而當醫廢處置單位的車輛前來運輸時,通往院外的門打開,運輸車不進入醫院直接將醫廢運走,減少交叉感染。
暫存站飄著一股濃郁的消毒水味,桌面上放著的一本交接賬本顯示,3月16日10:05分,河北綠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醫廢特種運輸車,從這里運走了15.04公斤的醫廢。
之所以要計重,這是院方和醫廢處置單位結算的憑證。也是監管部門監督院方和處置單位的依據之一。
河北綠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連杰說,計重收費并不是針對所有醫療機構的收費方式,對小診所就采取年費制。
河北綠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微波滅菌法處置醫廢,主要負責石家莊主城區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等,以及新樂、正定、無極、晉州、平山等縣域的醫療機構醫廢轉運處置。
“大醫院的醫廢量大,單次運輸也沒有問題,但以某個縣域為例,如果是個體的診所單獨和我們簽約,醫廢量小,單次的運輸成本就會增加,甚至沒有利潤,出于這種考慮,各家醫廢處置單位會更希望拿下一定區域內的多家醫療機構,來控制經營成本。”連杰介紹。
以石家莊為例,4家醫廢處置單位要通過招標的方式,取得各家醫療機構的醫廢處置權,“醫療機構要看你的服務、價格、處置水平,這是一個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也有利于提升醫廢的安全運輸和處置能力。”連杰說。
“大考”之后處置水平再提高
4.51萬噸,這是河北省8.4萬余家醫療機構一年產生的醫廢總量。
它們要由分布于各地市的22家醫廢處置單位消化處理,這22家單位的核準經營能力是9.54萬噸/年,平均負荷率為47.27%。
不過,業內人士預測,疫情之后,各家醫院門診量會出現增長,勢必會帶來醫廢量增長。連杰認為,這個增量會在25%左右。綠蘿公司已有的5噸處置裝置,年處理能力約為1800噸醫廢,目前另一臺5噸設備正在安裝調試,正是為了應對接下來的增幅。
負荷率不足一半,是否意味著河北的醫廢處置能力就足夠呢?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調研員張志軍說,這次疫情是對全國醫廢處置能力的一次考驗。不能等狼來了,要早有準備。
目前,全省能夠處置“全類別”醫廢的焚燒能力僅占現有處置能力的38.9%,占比61.1%的消毒工藝僅能處置部分類別醫廢。
張志軍介紹,為解決相關不足,2021年底,各市至少建成1座醫廢焚燒處置設施,轄區面積大的市建成2座以上規模適當的醫廢焚燒處置設施,各市焚燒處置能力要達到區域醫療廢物產生總量的50%以上。2022年底,全省醫療廢物焚燒處置率將達到100%,以消毒方式處置后的醫療廢物將全部進入垃圾焚燒設施焚燒處置。
今年,石家莊醫廢處置中心的一號線也將進行升級改造,這是劉慶濤自1997年到這里工作以來的又一次升級。1983年成立的石家莊醫廢處置中心,到2010年才上馬自動化控制處置線,“我1997年參加工作時,還是人工用大鉤子翻爐,工人在高溫炙烤之下,作業后雨鞋能嘩啦啦倒出水來。”
如今,石家莊醫廢處置中心總控制室只需一人操作,但醫廢處置量僅2018年和2019年,就從2585噸增加到3890噸。
同時,全省的醫廢處置單位布局,也有望進一步改善。
“全省大部分地市只有1-2家集中處置單位。”張志軍說,特別是一些地域廣、山區多的市,醫療廢物轉運距離長、處置點位集中,按規定時間收集轉運有一定難度。
這一點,連杰很有感觸,以他們公司承接的平山縣轄區醫療單位的醫廢為例,一次轉運只有幾百公斤的醫廢,但是要深入到每一個山區鄉鎮醫院,“跑一趟就是一整天。”
今年,這一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今年,全省每個鄉鎮將建立1個醫療廢物周轉站,負責收集暫存轄區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轄區面積大的縣(市)建立1個醫療廢物集中收集周轉中心,負責收集暫存偏遠鄉鎮衛生院產生的醫療廢物。
從醫院方面看,現狀是,省市級大醫院醫廢分類、收集不規范的違法成本高,普遍做得比較好,但一些小診所、衛生院,醫廢的分類、收集水平需要繼續提高。
值得期待的是,下一步全省將建成醫療廢物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收集轉運全流程信息化,醫療衛生機構貯存場所、醫療廢物周轉場所全覆蓋;實現醫療廢物接收處置信息化,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實時監控全覆蓋。
這一步并不遙遠,而且好處頗多。
連杰曾到南方醫廢處置先進城市考察,一套輸液器,從進貨就有溯源二維碼,它每進入一個環節都會產生一個新的二維碼,甚至能精確到這套輸液器在哪個醫院的具體科室具體護士手中,也就能追溯這套輸液器完成使命變成醫廢后的時間、路徑和去向。這一方面能保證醫廢處置單位的原料充足,促進醫廢處置市場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也能控制醫廢流向,最終消除安全隱患。
■對話
醫廢特種車駕駛員孫雄賓:防護到位 安全第一
石家莊醫廢處置中心醫廢特種車駕駛員孫雄賓,今年32歲。每次出車,他要和一名搭檔一起,從醫廢處置中心開4公里多,拐上107國道,有時候不到9時允許進市時間,他們會在二環外等上一會兒。
1月24日前,本以為能倒休3天的他,接到單位通知,全員待崗,封閉管理。截止到記者采訪的3月16日,孫雄賓和20多名同事,已經在石家莊醫廢處置中心隔離工作了53天。
就是這些人,承擔著整個石家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部醫療廢物的轉運工作。以下,是記者和孫雄賓的對話。
記者:平時覺得這個工作危險嗎?
孫雄賓:也不覺得。但跟別人一說,有人挺嫌的。以前我們拉普通醫廢,中午想找個地方吃飯,都得把車停得遠遠的,還得找那種二環外的小吃店,不然,老板會趕。
記者:你們隔離是什么時候開始的?
孫雄賓:1月24日,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單位開會,說有疫情,可能和非典差不多。有同事覺得危險,不太想干,我尋思家里臘月初九剛添了老二,得多掙點錢。后來大家誰也沒走,都堅持下來了。
記者:疫情期間的工作你覺得比日常更危險嗎?
孫雄賓:說實話,剛開始我沒覺得和以前有什么區別,就是防護上多了一些措施。大概正月初八,我開車路過中山路時,覺得害怕了。
記者:為什么這么說?
孫雄賓:往年這時候,中山路上早就好多車好多人了,那天大白天,就我一個車在路上跑。
記者:疫情期間工作環節和以前有變化嗎?
孫雄賓:有啊,現在每天消毒的次數要比以前多得多,裝一次車消毒一次,卸一次車消毒一次,搬運醫廢的過程更加小心,避免暴露或受傷,每天消毒洗澡,手都禿嚕皮了。其實,防護到位,運輸醫廢也是安全的。
記者:你的工作事項和以前有變化嗎?
孫雄賓:沒有。以前我也是負責石家莊市第五醫院,后來才聽說這里是定點收治醫院。我們輪班,每天有一趟車專門運市五院和省胸科醫院的疫情醫廢。輪不到我的時候,我還要走日常的路線,運市五院以及其他醫院的普通醫廢。
記者:這個路線是怎樣的?
孫雄賓:就說昨天(3月15日)吧,我們先從市五院拉了100多公斤普通醫廢,走富強大街去華明醫院和河北省老年病醫院,然后到石家莊港大婦產醫院和中山路的長豐社區、省口腔醫院、石家莊市長安婦幼保健站、長城體檢中心、現代女子醫院,最后回到這。一車幾百公斤的醫廢量。
記者:這一趟時間很長,疫情期間你們午飯怎么解決?
孫雄賓:有時吃泡面,有時顧不上就堅持回來。因為穿著防護服不能隨便下車,也沒有路邊餐館開業。像今天算是早的,回來14時左右,進門車要消毒,卸完車還要消毒,人才能去洗澡,都結束了差不多就16時。
記者:你干這個工作多久了?
孫雄賓:四五年了,以前在外面打工,我姐姐在北京,家里就我守著父母,老人年紀大了,孩子也小,就想守著家近點找個活兒干。
記者:有多近?
孫雄賓:900米吧,就旁邊的褚固村。
記者:900米?想家吧?
孫雄賓:對,就900米。想啊,大家都在隔離,剛開始村里也不愿意我們回去。每天和孩子視頻一下,感謝我媳婦兒,她很偉大。
記者:疫情結束了,你還會干這份工作嗎?
孫雄賓:會吧。多掙點錢,好好養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