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進駐湖南,為何而來?
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湖南約有半月,目前,督察組正在開展下沉督察。從2017年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進駐湖南,到2018年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督察堅持問題導向,敢于動真碰硬,高位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環境問題,增強了公眾獲得感。那么,這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到湖南,又是為何而來?
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總協調人、華南督察局局長岳建華說:“我們是來‘畫像’的。”對省級黨委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情況,省級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和擔當作為情況,地市級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落實情況開展督察。“更是來找癥結、破僵局,助力湖南高質量發展的。這個思路與歷次督察一脈相承。”
湖南省副省長陳文浩也表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到湖南,既是對我們工作的全面檢視,更是對湖南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推動。”
解決老大難問題
高位推動添助力,不為挑刺為紓困
“如果沒有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這件事可能不會做。”湖南省一位發展改革系統工作人員說,“督察對工作推動很大。”
他所指的是湖南省婁底市的砷堿渣處理問題。婁底市的錫礦山開采歷史悠久。2017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指出,婁底市有大量含重金屬廢渣簡易堆存在山體、河道中,長期未得到妥善處置。婁底市錫礦山地區積存混合砷堿渣超過100萬噸,僅有的砷堿渣無害化處置中心,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從乏人問津,到一批技術專家被請來出謀劃策、研發生產線,砷堿渣治理因督察而不同。婁底市錫礦山先后取締選礦手工小作坊145處,將90多家銻冶煉小企業關停減少至8家,完成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400畝,治理含重金屬廢渣5200萬噸,植樹造林1.6萬畝,建設兩萬畝礦區復綠示范基地。
同為“老大難”問題,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也因督察有了新成效。
洞庭湖被稱作“長江之腎”,洞庭湖生態質量直接關乎能否“守護好一江碧水”。湖南省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坦言,過去也為此做了不少工作,但效果有限。在督察推動下,湖南省清理湖區保護區核心區近10萬畝歐美黑楊,強力推進港口碼頭專項整治,依法拆除47萬畝矮圍、網圍,用13天時間堅決拆除延續17年的下塞湖矮圍,湖區水質總磷濃度開始下降,越冬水鳥數量創近十年之最。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劉群說:“督察極大地推動了環境問題的解決,壓實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湖南省住建廳城市建設處處長陳華對此也有同感。他表示,幾輪督察下來,從省里到地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不斷提高,共抓督察指出問題的整改氛圍愈發濃烈。比如,鄉鎮污水收集處理問題,點多面廣,相關設施建起來難,運行也不易。“所以我們考慮要借助督察的力量,推動這項工作。”陳華表示,要讓鄉鎮領導干部對相關問題更加重視,并愿意為此投入更多精力和資金。
據悉,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以來,湖南省建立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掛帥、14位省領導督辦14個市州整改的高位推動機制,對標對表中央要求,嚴把驗收銷號關。
在此背景下,湘潭市綠心地區違建仿古建筑、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建小水電站等一批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督察不為挑刺,而旨在解決問題。
在本輪督察中,湖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周震虹發現,督察組調取的相關資料,都針對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其中也包括發改部門工作中尚存困惑的。“通過他們調資料,我們就自己再想一想,該怎么干,把一些思路給理清了,對下一步工作應該是有很大的促進。”
同樣表示很受啟發的,還有陳華。幾天前,督察組在湘西發現,農村生活垃圾焚燒站的作業方式既影響環境,焚燒產生的二噁英等有害氣體也不利于人體健康。當地個別人員見勢便琢磨著,要不趕緊把小焚燒爐都取締了?督察人員立即制止了這種“一刀切”行為,指出要實事求是,科學推進。
這讓陳華感覺到:“督察特別務實。”不是一味找問題,而是為了解決問題。
服務高質量發展
企業涅槃迎新生,城市整改教訓深
在老觀念里,想發展經濟,環保就要適當“睜只眼閉只眼”。但督察案例表明,忽視環保,恐栽跟頭;重視環保,方可行穩致遠。
在湖南,企業因督察而“歷一時之陣痛,煥長久之生機”的例子并不少見。
位于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接合部的清水塘工業區,緊鄰湘江,是國家“一五”“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基地。湖南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株洲冶煉廠,就是其中的龍頭企業。然而,這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鉛鋅冶煉企業,一度在“企業排放總量大”與“地區環境承載能力弱”的矛盾中問題突出,企業的經營效益也不理想。
2017年初,清水塘工業區啟動搬遷改造。此后,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助推加速搬遷進程,倒逼株洲冶煉廠騰籠換鳥,升級迭代冶煉技術。去年,企業效益創下近十年來最佳。“湖南有色”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經過兩次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深刻體會到“抓環保工作不僅靠責任,也要憑良心,還要真用心”,也深深地被督察組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實事求是促整改的良苦用心所感動,“我們沒有理由不做好。”
與“老株冶”境遇相似的,還有另一家上市企業——中鎢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督察人員還記得,幾年前到訪這家企業時,廠區空氣中不時飄來一股股氨氣的味道。經年累月,這種酸性氣體將閑置在廠里的老拖拉機和各類金屬設備腐蝕得銹跡斑斑。其下屬的湖南瑤崗仙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被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點名批評。
此后,湖南省和郴州市生態環境部門對柿竹園、瑤崗仙開展專項環境執法檢查,全面排查其環境安全隱患和是否存在環境違法行為,企業也主動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改進生產和環保處理工藝。如今,資源利用率提升了,企業生產效率也更高了。
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背景下,湖南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整治“地條鋼”,開展“散亂污”企業治理,推動化工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等,成效顯著。
督察,于污染企業而言是涅槃重生,于一度忽視環保的城市而言,是及時止損,教訓深刻。
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錳礦開采一度非常普遍。一些山間礦區密布,作業粗放,導致生產廢渣污染環境,并可能影響人體健康。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中,有多處提及相關問題。多地近年下決心整治。但據湖南省經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湘西為例,整治費用可能將十倍于當地錳礦過往所創造的財政收入。“要真正算清賬,過去那種發展是不可持續的。”這位負責人說。
無獨有偶,益陽市石煤礦山治理也花了大價錢。石煤是一種含碳少、熱值低的燃料,其中硫含量及鎘、鎳、砷等重金屬含量較高,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酸性含重金屬廢水。石煤礦產業經濟效益不高,主要服務低端市場。督察曾指出,石煤礦山露天開采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益陽市舉一反三,投入數億元,整治域內石煤礦產業。如今,一些曾因開采而被“啃禿”的山頭總算復了綠。
“都是代價啊,想想就心疼。”督察人員感嘆,湖南一些市縣財政本就不寬裕,個別整治項目成本或許尚可負擔,“可要是都按這個思路,先破壞后治理,那得花多少錢啊。”
督察人員坦言,湖南各地積極推進督察指出的環境問題整改、及時糾偏糾錯,值得點贊。“同時,我們更希望推動機制建設,提高決策者的系統性觀念,把生態賬、經濟賬算在決策之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增強群眾獲得感
信訪投訴有回音,問題重治更重防
“感謝督察組,養豬場養殖廢水問題已處理。”4月13日,中央第六生態環保督察組收到舉報人的感謝電話。
幾天前,這位舉報人電話投訴,4家私人養殖場污水亂排亂放,流經農田并排入附近河流,導致下游魚塘魚蝦死亡。督察組接到投訴后,立即移交轉辦,推動當地立行立改。
截至4月19日,中央第六生態環保督察組共向湖南省交辦13批信訪件。
群眾不僅來信來電,還寄來了U盤、光盤等電子材料。一位信訪組工作人員表示,因為知道藏在這些材料背后的公眾期待,所以自己每次拆開來信,都會珍之重之。群眾的每一通來電都會被錄音,每一份紙質或電子信息都會被掃描或上傳入檔,每一個有效投訴都會被登記在冊、移交轉辦。信訪件辦理情況還會向社會公開。
據統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督察組共向湖南省交辦近9000件信訪件。截至本次督察進駐前,絕大部分已辦結。
幾年以來,督察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其中就包括群眾多次投訴而未得解決的問題。例如,湖南省臨武縣在處理群眾反映多年的石珠兜村飲用水井污染問題時,無視村民家中末梢水渾濁度、氨氮均超標的事實,公示稱“石珠兜村內水質正常”。2018年7月再次接到投訴后,又以更寬松的水源地取水水質標準作為判別依據,再次掩蓋末梢水氨氮超標事實。直到2018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進駐前,縣政府迫于問責壓力,才著手解決。僅用時一周、耗資20萬元便基本解決,與之前群眾長期投訴未果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督察人員分析,這類問題的產生有多種原因。部分地方對群眾身邊環境問題重視不夠,導致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小事情鬧成大事情,失去了群眾信任,工作陷入被動。同時,一些小型開發項目因選址、審批等不合規,從落地起就為日后廠群矛盾埋下了伏筆。例如,部分涉礦企業選址與居民住所距離過近,噪聲、粉塵等問題影響公眾生活,引發糾紛不斷。一旦矛盾激化,很有可能造成三輸局面——居民行為過激踩了法律紅線,企業生產被“鬧”停,基層引資計劃落空。
“生態環境問題,要治更要防。”督察人員表示,督察重在督政,推動地方黨委、政府轉變發展觀念,開展科學決策,從根子上避免這種“娘胎里帶問題”的項目落地上馬。同時,對于現存的問題礦區,鼓勵采取技術升級、礦產置換或關停并轉等綜合手段應對,“而不是單純依靠環境執法處罰或者粗暴關停。”
中央第六生態環保督察組成員笑著說:“如果還有人覺得,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只是來‘關企業’的,那真是誤解督察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