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一起搗騰儀表 為什么他公司都上市了 我還在搗騰?
【谷騰環保網訊】寫在前面:本文標題來自文章中的一個案例。轉眼間,2022的臺歷已經翻開,這也就意味著一些企業的、個人的規劃已經在路上了。當然,大多數規劃是以春節為時間節點的。但無論如何,在這個時間段讓手腳慢下來、讓腦子忙起來、做好年度復盤和規劃是十分必要的。最近,青山團隊也在忙著做復盤和規劃,一方面是針對平臺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是針對環保行業,主要是對過往一年行業研究成果的復盤。坦白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獲益匪淺。復盤就好比照鏡子,只要你愿意用平和的心態去看,高低胖瘦、利弊得失都會在其中呈現出來。能不能在一個階段平和地照照鏡子,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企業、一個人能不能走遠。周全的規劃則更是件要緊事兒,有規劃和沒規劃、精心規劃和隨意規劃,最終在動作及結果上是天差地別的。而一份好的規劃又產生于深度的復盤,做好復盤和規劃基本上是快節奏的時代下企業和個人的基本功。這是在年終這個時間段,我和環保老兵走訪企業過程中最深的觀察所得,有時候甚至能這個環節處看出一個團隊、一個公司的水平。
本篇結合行業狀況,就環保企業的復盤和規劃談談。
01 干環保已經到了需要“復盤”和“規劃”的時候了嗎?
為什么先要問這個問題,因為早些年的環保行業確實是不太需要復盤和規劃的。到年底了,利益分割清楚,該送禮的送禮,該打點的打點,最后聚個餐、喝頓大酒,就算復盤了。至于規劃,行業長期競爭無序,除了頭部的企業,其余的環保公司基本上只能在行業內做“布朗運動”,實在規無可規、劃無可劃。一個公司只要卯足了勁找資源、拉關系,就已經是牢牢地抓住了財富密碼。當然,這種情況依然會是行業未來一段時間的常態;但是,環保企業未來要做得好,將越來越要求思想層面的東西,而不再只是酒量和話術。經常讀「青山產業評論」的青友們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行業近兩年發生的一些事兒對上述“思想”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簡單概括一下過去一年的環保行業:國央企進場的大潮尚未落定,百團大戰的硝煙已驟然彌漫,民企由此迎來的不是一兩場與巨頭之間的招投標的較量,而是一整個將持續數年的“諸侯割據”的時代。這場大變革的深度不止是競爭的加劇,而是整個生態鏈的分化和游戲規則的重新制定,其程度之徹底以至于在名字中加上或去掉“環保”都成了極迫切和必要之舉措。因為在全新的格局中,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找準自己的生態位,在這個節骨眼上稍有差池就可能被時代淘汰。在行業由數量競爭向質量競爭轉變、由工程競爭向技術競爭轉變、由項目競爭向服務競爭轉變的過程中,環保企業老一套的打法越來越不合時宜,經營管理能力的不濟越來越成為一些企業的天花板。試想,處在這樣的時局下,企業豈能不在思想上跟上節奏?而這里的思想至少應該在復盤和規劃兩個方向展開。所以,干環保確實已經到了需要做好復盤和規劃的時候了。
做好復盤和規劃不見得一定能立于不敗,但不做復盤和規劃很容易稀里糊涂地被淘汰掉。
02 規劃的意義 一個企業最大的成本在于重做
環保行業發展了這么多年,雖依舊凋敝,但還是成了不少企業,也讓不少人掙到了錢。比如,十幾、二十年前,大家一起搗騰儀表、藥劑,但這些年過去了,有的人還在干搗騰的生意,有的人公司已經做上市了。再比如,同樣是天子驕子,在同樣早期的年月開始創業,但這些年下來,有的仍然活躍在一線,有的幾乎退出了歷史舞臺。上述這些案例在環保行業內都不是個例,造成案例中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企業有沒有做規劃的能力。上周在一個活動上,一位讀者朋友問到,青山調研了這么多企業,那些做得好的有什么共性特征,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但當時未能及時給出很好的回答。后來我和環保老兵深度探討了這個問題,原因可以概括成六個字:識時務,會規劃。有規劃和沒規劃最大的差異就是有規劃的企業的經營理念中有時間這個維度,它會按照時間的推進安排自己的步子,所以總是能夠趕上時代的趟。因為,一個企業最大的成本在于重做,重做意味著延誤時機,而那些善于規劃的企業總是能夠利用好時機。時間長了,有規劃和沒規劃的差距就大了。而環保行業這些年雖仍然有很多問題,但變得很快,這就更能凸顯出規劃的意義。環保這個行業勢必得經過幾代人才能做到一個理想的狀態,因此不可能一步登頂,需要每一步都趕上趟,才能走到最后,這就需要規劃的能力。可以發現,那些在行業內掙到錢的,不見得是技術、產品或者服務做得好的,但一定是規劃做得好的。對外有戰略目標的規劃,對內有組織團隊的規劃。在什么樣的時間段、打什么樣的仗、配置什么樣的隊伍,這些年做得不錯的企業基本上是把這幾個方面規劃得好的企業。
而規劃要做得好,必建立在深度、到位的復盤之上。
03 復盤的意義 經歷經過復盤才能成為經驗
都說環保行業是個經驗型行業,只要經驗積累的夠多就能成功,但是環保行業內發展十來年依然原地踏步甚至倒閉的企業不少。這個矛盾的關鍵原因在于這些最終不成功的企業積累的是經歷而不是經驗。有了大量的經歷之后沒有真正復盤,經歷仍然是經歷而沒有成為經驗,沒形成經驗就會重復犯錯。上周一好友找我吃飯聊天,中間聊到一事很值得探討。朋友說是過完年就要離開所在企業了,他在這個企業已經待了有幾年了。問其原因,他在一種介于苦笑和嘲笑中間的笑容中說到,他在這個公司已經把經理、主任、部長、總監都做了個遍,不想耗下去了。我說你這升得很快啊,怎么能叫耗呢?朋友繼續笑著說,升個錘子,這些頭銜都TM一回事兒,從進公司到現在職位就沒變過……瞬間領悟。后來了解到他們公司的組織架構和一些人員一直比較擰巴,雖然年年復盤調整,但結果要么是小組換成了部門,要么是部門換成中心,要么是工程改為實施,要么是銷售改為商務,他的頭銜也跟著越來越高大上,但是,去年管哪幾個人今年還管這幾個人,去年怎么擰今年還怎么擰,該剔除的的人始終沒有剔除,關鍵是老板還認為每一次整改都是脫胎換骨。很顯然,這種復盤根本沒有深入的問題所在,更不可能得出有效的整改方案。所以,復盤的第一要義是“能承認不行”。不承認不足,改變、優化就無從談起,做不到這一步其他都白扯。復盤的第二要義是“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可以這么說,一次復盤的收獲大小取決于過程中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程度。復盤的第三要義是“能捋得清財報”。不管公司大小、是否上市,一定要看公司的財務報表,基本上都會有意外收獲。現在人們發明了一個新的詞匯,來緩解和掩蓋落后以及失敗的窘態,叫“內卷”。這兩個字是帶有情緒的,在把一切原因統歸于外的同時,暗含著一股強烈的混雜了妥協、認輸、頹靡的情緒。這很影響人做復盤,因此要避談內卷,勇于復盤。
在上述的三項要義之下,才能真正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戰略戰術進行有效復盤,最終經歷才能真正成為經驗,為發展所用。
04 寫在最后
一家公司今年的狀況是去年種下的,明年的狀況是今年種下的。所以,最后這段時間無論如何,一定要做好年前的最后一件大事:復盤、并規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