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循環”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一個長期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谷騰環保網訊】保護地球家園,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公民的共同責任。不久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將聯合國環保領域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授予中國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新模式“藍色循環”。繼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治理者、浙江“千萬工程”等之后,中國環保行動再度摘得這一榮譽,充分體現了我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堅定決心和不凡成就。
塑料產品使用范圍廣泛,但難以降解,其造成的污染是全球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一大難點痛點。“藍色循環”模式之所以能從全球2500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在于它創造性地解決了“人從哪里來、錢從哪里來、是否可持續”等難題,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一個長期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這一項目運用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塑料污染物“從海洋到貨架”的全過程可視化追溯,并設立“藍色聯盟共富基金”進行價值二次分配,反哺一線收集群體,調動了參與各方的積極性。這既有助于減少塑料產品的環境影響,還能實現環保與富民“雙贏”,為有志于治理塑料污染的地方和企業樹立了榜樣。
“藍色循環”模式的成功探索,從內在邏輯看,得益于前沿技術的支撐,是創新思維結出的碩果;從外部環境看,則得益于綠色底色的厚植,是新發展理念的產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開展了全球最大規模的生態環境保護行動,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為生態環境治理機制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以塑料污染治理為例,近年來先后出臺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在生產、消費、流通和處置等各環節推行全鏈條治理,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廢塑料回收利用體系。目前,我國廢塑料回收利用量居世界第一。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持不懈的綠色行動,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讓我們的家園更美麗。
綠色發展是一場深刻變革,需要我們打破對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依賴”,不斷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這將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從現實情況看,我們還面臨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等艱巨任務,以及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重大挑戰。開拓創新,久久為功,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才能推動美麗中國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隨著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需求和期待也在不斷提升。在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我們定能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更加秀麗的大美中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