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個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在太原投入運行
【谷騰環保網訊】聲環境質量是衡量一個城市環境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城市居民的宜居程度和幸福指數。近年來,山西省太原市堅持以服務人民為導向,以科技支撐為手段,進一步加強聲環境質量監測和噪聲污染防治,為城市居民創造了寧靜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
目前,太原市聲環境質量狀況如何?噪聲自動監測站點如何布設?自動監測系統目前運行情況怎樣?記者近日來到太原市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辦公樓頂的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點,一探究竟。
太原聲環境質量狀況如何?呈現穩中有升發展態勢
環境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近年來,太原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類噪聲污染投訴成為人民群眾污染投訴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亟待解決。
據統計,2023年,太原市各類噪聲污染投訴共52639件。其中,建筑施工噪聲投訴為10882件,占比為20.67%;交通噪聲投訴為754件,占比為1.43%;工業噪聲投訴為524件,占比為1%;社會生活噪聲投訴為40479件,占比為76.9%。與2022年相比,全市各類噪聲污染投訴總數減少15479件,下降幅度為29.4%。
監測結果顯示,2023年,太原市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為95%,夜間功能區達標率為78.3%;全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49.0dB(A),夜間平均等效聲級為43.3dB(A);全市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8.0dB(A),夜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4.8dB(A)。與2022年相比,太原市聲環境質量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
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站點如何布設?遵循“科學延續、全面覆蓋、均衡布設”原則
為進一步完善全市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更加全面客觀地反映全市功能區聲環境狀況,太原市根據《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能力建設技術要求(試行)》《關于加快推進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評估核定和自動監測系統建設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城市規模、功能區區劃及現行功能區噪聲監測布點情況,在全省率先開展了聲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評估和優化工作,全面推進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建設,著力提升監測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實現由手工監測到自動監測的轉變。
據介紹,遵照“科學延續、全面覆蓋、均衡布設”的布點原則,目前太原市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共設置有15個。其中:在1類功能區布設9個站點,分別為:尖草坪氣象站、晉祠賓館、向陽苑、龍康新苑、西山灣綠苑小區、煤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綠地山鼎莊園、茂園小區、太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在2類功能區布設兩個站點,分別為:中國輻射防護院、醫藥小區;在3類功能區布設1個站點,點位為山西太鋼不銹鋼鋼管有限公司;在4a類功能區布設3個站點,分別為:五一路星河浴苑(五一路)、山西財經大學塢城校區南院(塢城路)、山西開放大學(千峰路)。
自動監測系統目前運行情況怎樣?已實現24小時連續自動監測并聯網
“去年年底,太原市已完成15個站點的建設任務,這些站點全部分布在城六區。”太原市生態環境局監測科負責人蘇毅現場告訴記者,經過半年多緊張調試,目前該自動監測系統已與生態環境部和山西省生態環境廳聯網且全部投入運行。與過去手工監測相比,其監測數據的代表性、連續性、穩定性、可比性有了明顯的提高。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噪聲自動監測設備包含全天候戶外傳聲器、噪聲采集分析、氣象監測,視頻、4a類站(點)的車流量監測等基礎單元,還首次配備聲源識別模塊,基于深度學習的復雜環境自然聲源智能識別技術,針對自然環境噪聲特性,通過對信號的變換和處理,獲取信號中的關鍵信息密碼,使聲源信息綜合評價更加多維度,從而自動識別蟲鳴鳥叫、人為活動等不同的聲音“密碼”,確保噪聲污染精準溯源,有效治理更具針對性、精準性。
“目前,15個噪聲監測點位均已實現24小時連續自動監測,數據實時上傳生態環境部和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太原市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大氣室主任王波介紹,這是目前全省首個建成并投入運行的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平臺系統,為全面推進全省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建設樹立了“太原樣板”。
太原市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大氣室主任王波介紹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設備基本情況
太原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二級巡視員閆文斌表示,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自動監測站點投運對太原市開展全天候、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環境噪聲自動監測,實現多站點同步監測、數據同步傳輸,在實時反映不同功能區噪聲時空分布特征的同時,依托聲環境監測系統平臺,建成全市聲環境信息數據庫,實現監測點位數據實時上傳、智能統計、科學分析、自動預警,為城市環境管理提供翔實可靠的基礎數據支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