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建設方法
垃圾分類收集是整個垃圾處理系統的起點是決定后續垃圾處理方式的重要因素。進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首先要確定垃圾分類收集方式,其次要優化垃圾收集容器及收集點位。
1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方式的確定
農村生活垃圾與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構成相似,各種組分所占的比例有所差異。由于農村剛剛開始分類收集的實踐,而且國家也沒有制定統一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因此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方式應借鑒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為了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規范、收集有序、有利處理,建設部頒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及其評價標準》(CJJ/T 102- 2004),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六個類別。結合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和農村居民的接受能力,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與此標準有所區別,可采用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類,具體種類見表1。
表1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表1中四類垃圾要采用不同的收集方式。由于可回收垃圾包含多種成分,進行集中收集不利于提高其資源品質,也不能使分類者直接受益,而農民具有樸素的節儉意識,已經開始自覺地回收有價值的廢品,如果再通過價格差提高細分類廢品的價格,就可以促動農民進行可回收物品的細分類;而且農村的居住空間較為寬松,有足夠的空間分類存放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等可回收物;因此,在農村該類垃圾適合采用家庭細分類,而由廢品回收站收購的收集方式。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其余類別的垃圾則由村里設置垃圾箱集中收集。
2 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及點位的優化設置
我國農村規模差別較大,從幾十人、幾百人到數千人的村莊大小不等,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各地進行了村莊合并, 零散村莊向中心村和小城鎮集中, 遷村并點建設集約型村莊成為農村建設的發展趨勢。因此,以鎮區為代表, 研究垃圾收集容器及收集點的設置。
2.1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計算模型
參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及其評價標準》(CJJ/T102- 2004) 中, 應配置容器數量的計算公式, 建立起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負荷的計算模型:
ω=ραA/Dβγ (1)
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布設密度的計算模型:
n=ω/E (2)
(1) 式與(2) 式中:
ω為垃圾收集負荷(m3/km2); ρ為收集范圍內垃圾日產生密度 [t /(km2.d)];
α為垃圾日產生密度變化系數,取1.1~1.5;
A為垃圾清除周期(d/次),當每天清除1次時,A=1;每日清除2次時,A=0.5;當每2日清除1次時,A=2,以此類推;
D為垃圾平均容重 (t/m3); β為垃圾平均密度變動系數,β為0.7~0.9;
γ為垃圾容器填充系數,γ為0.75~0.9;
n為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布設密度( 個/km2);
E為單個垃圾箱的容積(m3/個)。
2.2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和收集點的確定
全國鎮區平均占地面積2.42 km2,平均人口為4 520人,人口密度遠低于城市。農村人均日產生活垃圾(1~2) kg,則鎮區日產生活垃圾的總量約7 t,除去農民自行收集的可回收垃圾,其余垃圾的日產生密度約為2.7 t/( km2/d)。生活垃圾容重采用全國平均值0.3 t/m3, 農村生活垃圾要保證日產日清,按照公式(1) 計算可知,全國鎮區垃圾收集負荷ω為11.7m3/km2。農村生活垃圾集中分類收集的重點是可堆肥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其中,可堆肥垃圾約占 20%,不可回收垃圾約占70%,有害垃圾約占0.1%~1%。通過進一步的計算可得,可堆肥垃圾的收集負荷為2.4m3/(km2/d),不可回收垃圾的收集負荷為8.2 m3/( km2/d), 有害垃圾的收集負荷為0.01 m3/(km2/d)。
由計算可知,可堆肥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收集負荷比為240∶820∶1,有害垃圾的收集負荷太低,不宜分散收集,而應在鎮區設一處有害垃圾收集點集中收集?啥逊世⒉豢苫厥绽m宜采用分散收集的方式。在每個垃圾收集點設置一組(兩個)容量比為1∶3的垃圾箱分別收集。選定垃圾箱的容量后,才能確定生活垃圾收集點。為了垃圾收集的便利,可選用120 L和360 L的可移動密閉式垃圾箱分別收集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由公式(2) 計算可知,鎮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的布設密度以20 個/km2為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