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泥窯處置工業廢棄物與城市垃圾的戰略思考與建議
近年來,我國水泥行業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要把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工作中的要求,通過引進與消化吸收相結合、自主開發與科技攻關相結合的方式,在消納工業廢棄物與生活垃圾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為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頒布了一系列鼓勵政策。水泥行業在利用工業廢棄物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每年利用粉煤灰、礦渣各類工業廢棄物已超過4億多噸,噸水泥的利用率已超過300公斤,成為我國利用工業廢棄物的主導產業。
隨著社會對水泥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期望越來越高,水泥工業和企業在利用水泥窯處置工業廢棄物與城市垃圾的技術裝備等方面的投入也越來越大,但與日本水泥工業相比,差距甚大,這也意味水泥行業在節能減排和利廢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甚至目前存在著一些如國家的相關支持、配套的政策卻顯得相對滯后,現有的支持水泥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體制、機制尚不完善,甚至出現有的水泥企業投巨資建成污泥處置系統并投入運行后,出現污泥的供應數量與質量得不到保證的現象,甚至有些部門還把污泥當作資源控制起來,嚴重挫傷了水泥企業利廢的積極性等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為了充分發揮水泥行業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作用,特別是推進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和城市垃圾產業的進步與發展.充分利用水泥窯在處置生活垃圾和污泥時“無二次廢棄物污染產生,使生活垃圾與污泥得到無害化處理,可以削減天然原料的使用,可以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等獨有的功能.
2009年4月,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和中國水泥協會會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參贊處共同組成聯合考察團,專程赴日進行調研有關調研內容即考察報告第一部分“日本循環型社會建設概況”詳見2009.6期《建材縱橫》。在與日方有關企業、部門廣泛交流、考察的基礎上,對日本有關水泥行業節能減排與利廢政策制定及實施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考察團提出以下政策建議,即考察報告第二部分“政策建議”.并提供給有關政府部門,為促進我國水泥工業實現循環經濟發展道路提供決策參考:
一、 由國家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牽頭;制定利用水泥窯處置工業廢棄物、生活垃圾與污泥的戰略發展規劃,建立以執行國家法律規定與市場化運作結合的長效機制。
建議由國務院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總體牽頭,設立專門的機構(或聯席會議)一體化管理,組織協調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與行業協會按照職責分工管理與實施根據國家《循環經濟法》與《節能法》及相關規定.國家應在修訂《水泥工業產業政策》和制定《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專項規劃》時,根據法律法規強制實施垃圾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明確水泥行業利用廢棄物和減少CO。排放的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技術與經濟政策,到20]5年末,中國噸水泥利用廢棄物在2008年的基礎上提高30%以上。
二、完善鼓勵水泥行業利用廢棄物的經濟政策。
建議對現有的資源綜合利用政策作進一步修改:建議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擴大享受優惠稅收政策的廢棄物種類,既要鼓勵水泥行業利用廢棄物替代天然原料,也要鼓勵水泥行業利用廢棄物和各類副產品替代天然燃料,明確把處理、處置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垃圾焚燒飛灰和底渣列入水泥窯利用廢棄物的稅收優惠范圍。
明確各級地方處理城市垃圾和污泥的責任,本著誰投資處理誰受益的原則,地方政府要主動與投資建設處置城市垃圾和污泥設施的水泥企業簽訂長期合作合同,并直接予以經濟補貼。補貼標準在國家尚未明確規定前,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協商解決,直接處置費的參考價格每噸城市垃圾補貼150一300元.每噸污泥補貼200—400元(不合運輸和管理費)。
三、科技部門要組織開展科技攻關
由于中國的城市垃圾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成分還是發熱量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上海的垃圾的發熱量僅只有德國的二分之~,日本的三分之二,因此對處置城市垃圾和污泥的技術與裝備應該走引進、消化吸收、科技攻關、自行開發的道路。建議國家財政部和科技部設立水泥窯處置污泥和垃圾專項科研經費,支持相關的技術研究、科研開發與裝備制造。
國家可另設專款,鼓勵集中引進國外適宜技術與裝備,再創新后推廣于國內水泥企業。
四、建議政府綜合管理部門協調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會同行業協會制定相關產業與技術標準
(包括廢棄物分類回收、無害化處理等)、市場準入條件;
制定利用水泥窯處置與利用工業廢棄物、垃圾與污泥等的環境與排放標準、處置技術路線、技術規范、所涉及的水泥與建材產品標準、資源綜合利用與原燃材料替代的研究、評估體系與方法。
五、建設一批示范生產線。
建議在生活垃圾發熱量相對比較高,并能簡單分類管理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地,選擇日產5000級或以上規模的老廠進行改造,或者以焚燒生活垃圾或污泥為主要目的新生產線建設.建議中央政府給予技術攻關補貼,對建設貸款能給予財政貼息。同時,要組織研究、制定從垃圾白收集、運輸到處理的管理辦法和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研制和開發適用處置我國城市垃圾及污泥的技術與裝備。
從考察團在日本考察訪問中的所見所聞和收集到資料說明,日本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循環性社會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