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廢舊金屬再生利用的經驗、問題及對策
我國的資源再生情況不容樂觀。據預測,我國每年約有500萬噸廢鋼鐵、20多萬噸廢舊有色金屬、200萬噸廢紙、100萬噸廢塑料、400萬噸廢化纖以及700萬噸廢玻璃、廢舊電子產品等大量廢棄物隨垃圾丟棄而沒有被回收利用。
再生金屬行業是資源再生產業中最具代表性的行業之一。根據統計,2006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的產量達到 453萬噸,比2005年增長21%。其中再生銅168萬噸、再生鋁235萬噸、再生鉛39萬噸、再生鋅11萬噸,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長18%、21%、39%和29%。據測算,與生產同樣數量的礦產有色金屬相比,可節煤2209.6萬噸,節水17.9億噸,少排放固體廢棄物9.9億噸,少排放二氧化硫44.8萬噸,體現出明顯的環保優勢。
1 典型模式
浙江省在廢舊金屬資源再生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本文選擇了幾個企業作為典型進行了調查和剖析,并以此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1.1 臺州市固廢金屬拆解回收與再生利用生態園區臺州市固廢金屬拆解回收與再生利用產業基地,是浙江省和臺州市的重點特色工業園區,也是省級發展循環經濟的試點園區。園區中集聚固廢拆解企業40家。 2004年度,基地共拆解各類固廢150多萬噸,實現產值 50億元,占整個峰江街道總產值的70%以上。其主要做法是:
(1)所有廢舊電器必須在標準廠房堆放、加工、利用,嚴防被雨水沖淋;
(2)配備隔油處理裝置和環保型焚燒爐,對確實難以用粉碎機處理的,一律采用燃油二次焚燒爐焚燒處理,杜絕露天焚燒;
(3)對廢舊物拆解后的下腳料等不可用垃圾,采取集中堆放、集中清運、集中填埋;
(4)要求產業的綠化率達到30%。
基地建成以來,許多企業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充分發揮當地資源、技術、資金等優勢,同時積極引進園區外先進的科學技術,開展再生資源深度加工,及時將廢舊資源轉化為科技產品,拉長產業鏈,積極構建集拆解、加工、制造于一體的全新產業結構模式。
廢舊金屬的拆解主要是一個物理的加工過程,實際產生的污染較少,主要是電機中含有的油污和焚燒處理時產生的尾氣及少量廢棄物。基地中的典型臺州齊合天地金屬有限公司的“三廢”全部達標排放,廢物焚燒處理使用的是目前國內最好的熱解爐。該公司的主要做法是:
(1)深加工
未改進前鋁合金錠的主要生產模式是“批次生產”,其缺點是:1)生產速度慢。因所有投入的原料均為常溫25℃~30℃,投入反射爐中加熱熔解到660℃~ 670℃,當大量原料同時加入時,將使爐內鋁水溫度產生過大的溫度梯度從而使整個熔解過程產生“停滯”現象,明顯影響加熱爐的熔解速度;2)廢氣溫度過高。反射爐的燃燒廢氣一般均經袋式集塵器過濾處理后直排大氣,廢氣溫度依反射爐操作階段而變化,為150℃~ 220℃(此為采取適當降溫措施后的排放溫度,如未采取適當降溫措施,則可能的排放溫度為250℃~350℃); 3)廢熱未回收利用,浪費能源,成本高。
改進后制造一般鋁合金錠和特殊鋁合金錠,都經由上、下兩個熔解爐。上熔解爐配制冶煉完成后,下爐精煉調整成分到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另有旋轉爐用于回收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料,經過旋轉爐后的產品即為直接原料。將反射爐的排放廢氣收集后,用管線導入原料運行路線中,使原料與熱廢氣進行熱交換,以降低廢氣的排放溫度并提升原料的投入溫度,以加快熔解速度。進料改用連續進料,不僅縮小了溫度梯度,還減少了爐門開啟次數約20次。采用“浸潤熔解法”,有效地提高了原料的熔解回收率,降低了熔解損耗。
(2)廢水零排放
原料經水洗后通過沉降水池讓附著于原料表面的粉塵沉淀后,將清凈水抽到冷卻鋁錠澆鑄模具的水池,此部分用水大部分蒸發,將剩余水抽到冷卻水池降溫。同時,原料水洗區的回收水將冷卻水降溫并適當補充其蒸發量。
1.2 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以廢雜銅作為主要原料進行銅冶煉和加工,是全國生產品種最齊全和生產能力最大的銅冶煉、加工企業之一,銅加工數量已連續6年位列全國同行業前茅,入選中國500強企業。公司創建于1986年,總資產達40億元,占地面積73萬m2 ,2005年銅加工產量為36萬余噸。該公司堅持以廢雜銅作為主要原料生產優質銅材,為國家節約了大量銅礦資源。2005年,公司共利用各種廢雜銅35萬噸,如果按照金屬量統計,利用總量已經達到國內廢雜銅年進口量的15%左右,這樣一年就節約了相當于145萬噸的銅精礦。2006年,公司利用各類再生銅約40萬噸,進一步提升了國內再生銅行業的規模與發展水平。公司在再生銅利用中,直接利用比例較高,占總利用量的60%,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廢雜銅直接利用具有工藝流程短、設備簡單、回收率高、能耗小、成本低、污染輕等優點。
該公司利用的廢銅主要以進口為主,但近年來有所下降。銅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5年左右,而我國大量使用銅是在20世紀90年代,未來幾年,國內將會產生大批廢銅,所以該公司的原料收購正在向國內廢銅轉移。
該公司的再生銅利用數量大、品種全、技術先進,是全國再生銅使用量最大的企業。公司擁有處理各種廢雜銅的設備、技術與工藝,能夠處理和加工從一號、二號紫雜銅、黃雜銅到低品位銅廢料的幾乎所有廢雜銅品種。同時,該公司在再生銅利用方面經驗豐富,形成了很多具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部分獨有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其自主開發的“大噸位電爐熔煉—潛液轉流—多流多頭水平連鑄銅棒”生產技術已獲國家專利,并被評為2005年銅加工行業的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公司在發展資源再生產業、致力環境保護方面也是成效顯著:
(1)廢水循環利用,達到零排放;
(2)采用袋式除塵使2005年煙塵排放量比2003年減少70%左右,實現了無煙囪工廠;
(3)大幅度降低能耗,采用電機變頻節能技術、連鑄連軋技術、改進電解液熱交換器等,大大降低了能耗。
2003年至2005年,該公司工業總產值從26.88億元增加到102.56億元,但總綜合能耗卻從48078噸標準煤降至30305噸標準煤,萬元產值能耗從0.1789噸標準煤降至0.0295噸標準煤,能源費用占生產成本的比率從 2.46%降至1.06%,萬元產值電耗從0.0403萬千瓦時降至0.0185萬千瓦時,所創利稅從0.29萬元/噸標準煤上升到1.81萬元/噸標準煤。由于在節能、環保方面的出色成績,該公司被評為浙江省節能先進企業及“一級花園式單位”。
1.3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亮股份”)是我國最大的銅管、棒研發、生產和供應基地之一。公司主要以廢銅為原料,進行銅冶煉和加工。海亮股份擁有我國銅加工制造業領先的生產檢測設備,并從美國、意大利、德國、日本、韓國和瑞士等國家引進了一批銅加工制造業的先進技術及生產、檢測設備。國內黃銅棒年產量為35萬~40萬噸,該公司年產量為5萬噸左右,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2.5%;國內黃銅年產量為10萬~15萬噸,該公司年產2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3.3%。
“海亮”牌銅管、銅棒2001年被認定為浙江省重點培育的100個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之一;2002年被評為“浙江名牌”產品;“海亮”牌銅加工材料先后被評為全國建材行業“十佳綠色品牌”、“浙江省質量信得過產品”;“海亮”牌無縫銅水管和銅氣管、內螺紋銅管和空調與制冷用無縫銅管三個產品獲得2003年度中國有色金屬產品實物質量認定“金杯獎”;內螺紋銅管獲得2005年“中國名牌產品”稱號。該公司在金屬再生利用及節能降耗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1)原材料的循環利用。海亮集團的主產品是銅加工系列產品,主要的原材料是電解銅(再生銅)。公司在原材料的利用上合理布局,各生產鏈條環環相扣,使資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其生產產品按紫銅盤管、紫銅直管、紫銅棒、黃銅合金管、黃銅合金棒序列排列,在生產過程中,上一級產品產生的廢料和收購來的廢舊金屬適當配比后重新加工,成為下一級產品生產的原料,原料利用率達100%,廢物零排放。再生資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環境成本,有效保護了環境。據有關部門調查研究發現,每利用1萬噸再生銅,意味著可少排放尾礦 120萬~150萬噸,少排放冶煉廢渣4萬~6萬噸,少排放硫3600噸,節煤5.9萬噸,節約投資1億多元,降低生產成本600多萬元。海亮集團每年利用再生銅4萬多噸,企業直接經濟效益達3510萬元/年,而社會環境效益更無可估量。
(2)節約使用能源。海亮集團年用電量約1億 kW·h,公司充分利用谷電,使谷電消耗占其總用電量的55%以上,年節約電費200萬元。2004年,公司投資180萬元對豎爐生產線和生產工藝進行技術改造,改用液化氣加熱替代部分電加熱,每年可減少用電量200萬 kW·h。同年,公司還投資50萬元對36臺熔煉電爐進行節能改造,通過采用先進的保溫材料、調整生產工藝、安裝節電器等措施,每年節電達147萬kW·h,產量提高15%,直接經濟效益達200萬元。
(3)實行內部收費,約束子公司的耗能等行為。
以各子公司的目標指標為考核標準,對生產產生的廢物及能耗,實行排污和能源超額部分額外收費。該措施使各類銅渣和更換油品回用率達100%。
(4)公司在抓好大的技改項目的同時,也特別重視一些小改革項目,如大力推廣風機、水泵變頻技術的應用,廠房照明全部采用高效節能燈等,每年節電達10萬kW·h。石油類產品在公司的生產過程中使用十分廣泛。為了提高液壓油的使用壽命和原料的循環使用率,公司投資10萬元購置了加熱型過濾機,對使用后的液壓油進行綜合處理,使液壓油的使用壽命由原來的24個月提高到36個月,到期油品再做拉伸用的潤滑油使用,每年可減少用油近100噸。煤氣站在塊白煤的使用上,通過廢渣回用、提高氣化產率等措施,達到了節能降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水,經降溫、除油、去渣后重新循環使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新水的補充量。
(5)大力開發推廣綠色產品,充分利用銅產品的殺菌消毒功效,倡導消費者樹立環保潔凈的消費理念,取得效益環保的雙贏。
目前,該公司正在考慮利用本廠的水處理設施,對外單位的廢液進行處理,利益共享,責任共擔,使循環經濟的效益外溢。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國家對資源再生產業的支持在某些方面尚未落到實處。如某銅業公司得到了政府的許多支持,享受到了許多優惠政策,但政府的支持和優惠政策不是該公司憑資源再生產業方面所得,而是依靠其它方面的實力所得到的。政府對資源再生產業的鼓勵和支持并沒有落到實處,這使企業在發展資源再生產業方面的積極性受到了影響。
(2)省外企業廢舊金屬的不正當途徑進口,使當地企業貨源受限。如廣東一些企業在進口廢舊金屬時,通過不正當的途徑逃稅(如走私),造成浙江省企業在貨源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種行為若不能有效禁止,浙江省企業的生產成本將會大大增加,利潤將下降,有的企業甚至可能虧損。
(3)廢舊物資收購發票限額,影響了企業對廢舊物資的回收,給公司的原料來源帶來了很大影響。
(4)國家對廢銅直接利用的支持力度不夠。據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介紹,我國國內黃銅使用量占銅的 20%~30%,其中90%的黃銅可直接由廢銅加工所得,目前國內能直接利用的廢銅來源充足。廢銅的直接利用省略了冶煉工序,可大大降低污染和能源的消耗。但國家對廢銅直接利用的鼓勵政策不明確,沒有很好地支持。原因是有關部門認為廢銅直接利用的小企業較多,規模小,環保設施不規范,比較難控制;而國內冶煉企業較少,且規模大,環保規范,容易控制。所以國家在回收廢銅直接利用的稅收等政策方面并沒有優惠。如果進口直接利用廢銅,加上關稅和國內17%的稅收,價格就超過了電解銅。所以目前國內銅加工企業的大部分的原料還是通過冶煉所得的電解銅。
(5)區域性政策差別造成成本增加。目前國內各地對資源再生產業的優惠政策不一,如江西省對資源再生產業的優惠政策遠遠大于浙江省。近幾年來,僅江西鷹潭市就興建了20多家銅加工企業,而這些企業大部分是浙江商人投資興建的,因為江西省的土地稅收政策比浙江省優惠。浙江省是銅消費大省,消費量占全國的35%~40%,而目前浙江銅加工產量遠不能滿足浙江本省的消費需求,還需外省企業來供給。在這樣的情況下,浙江省有些投資者由于政策的區域性差別而轉到外省投資辦廠,生產的產品再銷往浙江,造成了浙江省的生產成本的提高。
3 建議和對策
(1)完善資源再生法律、法規和政策,對環保規范的大型企業給予優惠措施。有關部門對一些質量和環保確實較好的大型企業,應給予更多的支持,如在這些大型企業設廢銅直接利用試點單位,在資金、技術、稅收等方面加強支持。如果確實可行,再在其它企業進行推廣,這對資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和社會效益的提高都會有很大的作用。
(2)控制高污染小企業的生產,堅決打擊走私活動,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3)改革廢舊物資收購發票限額,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對一些正規、環保措施到位、資源再生工作做得好的大中型企業,應給予一些額度較高的發票。
(4)重視宣傳教育,使資源再生成為全民的共識。實施再生資源不僅需要政府的倡導和企業的自律,更需要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和能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