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依法治理垃圾 重在循環利用
新加坡通過嚴格的立法和先進的垃圾處理理念,鼓勵全社會推廣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循環利用,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在這個狹小的土地空間,卻生活著近500萬人口,密度不可謂不大。垃圾的回收和處理是新加坡政府環境保護的一項工作重點。新加坡通過嚴格的立法和先進的垃圾處理理念,鼓勵全社會推廣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循環利用,收到了明顯的成效。從2001年起,新加坡垃圾產量在逐年下降。
首先,政府制定了完備的法律規范,并對公眾進行有效的教育。新加坡歷來強調法制,對垃圾處理過程中的所有環節均有周密的規范,注重法律責任,如有違犯,嚴懲不貸。同時,新加坡環境局下屬的公共教育處通過媒體、社區、學校等各種媒介,在公眾中開展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國民充分認識到垃圾科學處理的必要性。
其次,運用有效的經濟杠桿。所有的收運公司都委托新加坡能源有限公司向居民和商鋪收取垃圾收運費,并將垃圾處理費納入水、電費中一并繳納。
新加坡公共領域垃圾的收運和處置在1996年前主要是政府的公用事業局負責收費并處置。1996年后,新加坡實行垃圾收運市場化改革,國家環境局將下屬的專業隊伍改組為企業。根據規定,企業沒有資格直接對垃圾產生者收費,而是由政府負責收費再向該企業轉移支付。
垃圾處理的收費標準按居民用戶住宅面積的不同,對商家則按照每日垃圾量大小的不同,確定收費標準,由電網公司收繳費用,不交不供電,然后再支付給垃圾收集商。垃圾收集商分類回收后,將不能再回收的垃圾運去垃圾焚化廠,然后以每噸80新元左右的價格繳納垃圾焚化處理費。這種運營模式,有效地保證了垃圾處理費的收繳,同時也保證了垃圾焚化廠的正常運營和投資回收。
新加坡對垃圾的處理過程非常規范,從垃圾最初產生地到最終垃圾處理目的地,全程封閉裝運,中間不能產生污染。新加坡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垃圾收集方式。在普通住宅區和一些店面商鋪、工業區等,采用垃圾壓縮車挨家挨戶收集再轉移到垃圾轉運站。在一些高檔的住宅小區,新加坡大力推廣采用先進的管道自動化控制系統來收集垃圾。每家每戶都有投放生活垃圾的專用通道,一般性生活垃圾足不出戶就能直接輸送到小區的垃圾管道,由專業人員通過自動控制系統,把管道里的垃圾通過氣壓抽送到中央垃圾收集站,然后再壓縮到密封垃圾箱內,有效避免了垃圾的二次污染。
第三,用焚化和填埋來處理不可回收的垃圾。在新加坡,有四個焚化場負責焚化可燃燒的垃圾。新加坡的國有垃圾焚化廠和垃圾填埋場都不是自負盈虧的企業,而是直接隸屬于國家環境局的政府下屬機構,因此,所有的投資都來自政府的財政,也沒有稅收,所有的利潤均上繳國家財政。
垃圾焚化廠的運營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薪資和日常維護費用,運營收入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垃圾處理費;二是發電收入。垃圾處理費和發電收入占運營收入的比例分別約為 60%和40%。新加坡3%的電力是由垃圾焚燒產生的。燃燒垃圾所產生的電力大約是新加坡主島上所有路燈需電量的3倍。
在焚化處理垃圾過程中,人們最擔心的就是在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惡英以及其他一些重金屬污染環境的問題。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承受不起污染的成本,因此,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全島四座垃圾焚化爐全部采用最新科技和設備,以保證決不會出現危害環境的污染問題。
在環境監測監管方面,新加坡政府環保部門與各垃圾焚化廠之間有聯網系統,可以實時監控24小時檢測廢氣排放量以及二惡英含量等情況。
垃圾焚化可以把90%的垃圾燒掉變成電力,而只剩下10%的垃圾灰燼。這些灰燼有兩個去處:一是根據新加坡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把垃圾焚燒后的灰燼與淤泥經過烘干顆粒化處理,轉化成有用的建筑材料。二是由專業公司運送到垃圾填埋場進行封閉填埋。新加坡對垃圾填埋也有嚴格的程序,因為垃圾填埋場是在離岸的島上,所以一般是先將海水抽干,然后鋪好厚厚的塑料膜,將垃圾與海水完全隔離與封閉,以防止泄露。政府的專業人士每個月都要從垃圾填埋場周圍的海水里取樣檢測,到現在為止,尚沒有發現有任何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況發生。
1999 年4月,新加坡政府關閉了本島最后一個垃圾填埋場,而由島外的實馬高垃圾處理場正式取代。實馬高垃圾處理場位于新加坡本島以南8公里,面積約350公頃,是世界上第一個由人工圍海而成的垃圾填埋場。實馬高垃圾處理場主要填埋來自新加坡本島四個焚化廠的灰燼,日填埋垃圾量為2000噸左右。
無論是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還是投入運營,實馬高垃圾處理場十分重視自然環境和生態物種的保護。不僅成功地保留了大部分海草區和珊瑚礁,而且豐富多樣的生物種群也得以繼續繁衍。位于海島南端的濱海濕地是新加坡目前最大的海草區,它的存在亦為海島增色不少。島上茂盛的土生植物和紅樹林,改變了人們對垃圾填埋場的印象。原計劃實馬高垃圾處理場的使用壽命是30年,但是隨著新加坡全國再循環計劃的展開,需要埋置的垃圾不斷減少,實馬高垃圾處理場的使用壽命有可能延長至45 年。
第四,最大限度地進行垃圾循環處理。根據新加坡“環保綠化計劃2012”,新加坡計劃在2012年前達到60%的垃圾再循環利用率。有鑒于此,國家環境局不斷推廣社區和工業廢物循環利用,在生活區域內置放分類垃圾桶,把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廢品進行分類。對那些明顯可以分類的廢舊品(如報紙、飲料罐等),每個居民樓下都設置有專門的分類垃圾桶,用戶可以把這些東西按照類別投放到不同的桶內,然后有專業公司回收。
在新加坡,是不允許私人到垃圾桶里翻揀垃圾的。各家的廢棄物(如報紙、飲料罐等)可以自行賣到廢品回收站,但是一旦扔到了垃圾桶里,就不再屬于私人物品(廢品也不行),只能由專業公司來回收處理。私人翻揀垃圾桶屬于違法行為。
新加坡的垃圾分類是由垃圾專業收集公司和回收公司來完成的。2001年,新加坡的垃圾收集開始全面私有化。現在全國共有近400家生活垃圾收集商和大型工業垃圾收集商。他們都需要領到政府發放的許可證,才有經營資格。企業可以自由選擇垃圾收集商。每天,垃圾收集商到商業區和居民區將垃圾收走,運到建在郊區或工業區的工廠,將垃圾分類。不能回收的垃圾,就運到垃圾焚燒廠焚化。從1999年開始,垃圾處理公司開始盡可能回收一切可回收的物品,比如玻璃、塑料、電器、易拉罐,甚至混凝土等,那些回收不了的垃圾將被焚燒處理。
目前,新加坡每天產生垃圾近1.7萬噸,垃圾回收率接近60%,而新加坡政府提出的垃圾回收目標,是希望到2030年實現70%的垃圾可回收。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減少垃圾的產生。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民眾的同時,有關部門還與制造商和零售商研討如何減少制造產品所需要的材料和包裝,以及設計更好的環保產品,從而在源頭上抑制垃圾數量的增長。
新加坡對那些到處亂丟垃圾的行為的處理非常嚴格,如亂扔煙頭、丟棄廢物等違規者都會收到一張罰單,一般都在1000新元(約合5000元人民幣)以上,而且絕沒有討價還價的機會,如果不按時交罰款就會收到法院傳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