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支招突破 “垃圾圍城”
世博支招突破 “垃圾圍城”
家家戶戶在廚房的水池下或抽屜中放置不同的垃圾收納容器分別收集玻璃瓶、金屬、紙張、塑料和廚余垃圾等;街邊設有不同分類的大垃圾箱住戶附近有一個垃圾回收中心專門收集分類后的垃圾......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瑞典馬爾默市展區一段視頻和圖片展示了這樣的垃圾分類場景。
垃圾圍城,中國的很多大城市都受這個問題的困擾。世博會不少案例都為垃圾圍城問題提供了解決的方案。“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包含了全球范圍內的共同難題——如何合理地處理垃圾,使它產生最好的危害,或者無危害。
印度:培訓婦女從事垃圾分揀
在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第一案例聯合館里來自印度的本地治里案例館展示了印度對付固體垃圾的有效做法。該館總負責人、印度歷史建筑遺產保護專家阿吉特·科烏佳吉介紹說在本地治里的一個垃圾場每天運來的15噸垃圾中約5噸是有機垃圾。當地有經過培訓的婦女從事垃圾分揀工作。她們的培訓包括如何分揀有機垃圾、培育蠕蟲、用蠕蟲吞噬垃圾然后排泄出有機肥。銀行通過發放小額貸款來支持這一垃圾處理項目。其生產出的有機肥經袋裝后銷售出去既減少了化肥的使用所得收入能幫這些婦女補貼家用。
臺北:10年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技術是處理垃圾圍城問題的第一步,接下來,更需要市民在行動上配合。
上海世博會臺北案例館工作人員說1996年臺北市推出“垃圾不落地”時,許多人不適應不過經過制度的安排和市民水平、素質的提高效果越來越明顯。臺北在垃圾回收利用的過程中幾乎很難見到高深莫測的科學技術,而是從細微之處著手,逐步培養老百姓垃圾分類和高效回收利用的習慣。盡管也花費了一些周折,前后也經歷了十余年,但用心做了也終于得到了收獲。
臺北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1996年臺北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動,培養民眾形成定點送交垃圾的理念和習慣。2000年,推出垃圾處理費“隨袋征收”辦法,要求市民使用收費垃圾袋,除了不收費的廚余垃圾,別的垃圾,扔得越多收費越高。可回收的家庭垃圾,如紙、塑料、玻璃、易拉罐、舊衣服、廢電池等,都可以免費送交,前提是必須分類。
“2009年,臺北全市家庭日均產生垃圾1009噸;2000年,這個數字為2970噸。10年減產三分之二。”館內的這一組數字讓人看到臺北市10年間的環保努力。在臺北,舊家具、舊自行車整修后可作“二手貨”出售,“廚余垃圾”也能物盡其用,有的可以喂豬,有的可以制成肥料,免費發給市民養花,焚燒垃圾的灰渣可做環保水泥等。“一件物品在此地是毫無用處的垃圾但是換一個位置或許就是一種寶貴的財富。”這種觀念現在被臺北市民普遍接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