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現狀及對策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不斷擴大,報廢汽車引發的安全、環保、資源問題以及汽車再制造產業廣闊的前景,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報廢汽車現狀描述,對比發達國家報廢汽車管理方法特點,提出國內報廢汽車回收利用問題的建議。
一、報廢汽車對社會影響
汽車工業既是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是高消耗、高排放、影響環境污染的重點行業。2009年我國汽車累計產銷雙超1360萬輛,汽車總保有量已經突破7000萬輛,按照每年大約7%的報廢量,僅報廢汽車的重量就超過700萬噸。據預測;2010年我國汽車銷售將達到1600萬輛,汽車報廢數量相應也在快速增長,給社會帶來諸多問題。
1、報廢汽車重新回流進入社會,危害極大,由于報廢車輛本身已不符合道路行駛條件,被再次被改裝后進入路面行駛,其車本身性能大變,安全系數大大降低。報廢車重流社會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非法拼裝”,近年來,由報廢汽車總成拼裝上路行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危害。有資料顯示,在國內近3年的交通事故中,有13%是因為使用偽劣和報廢汽車配件所致,非法拼裝車的安全性能完全得不到保證,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報廢汽車對環境污染,汽車生產過程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除主要制造原料鋼材、生鐵外,大量橡膠、塑料、有色金屬被采中,砷、硒等也存在于汽車中。汽車報廢后被非正確處理過程中,所產生廢氣、廢油、廢電瓶以及報廢零部件,對環境的污染十分嚴重。車內存留的廢機油、報廢的舊電瓶以及報廢的零部件處理不當,將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壞。此外空調的制冷劑——氯氟烴(CFC,俗稱氟里昂)泄漏時的直接排放,會造成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3、 報廢汽車上路超期運行危害,國內汽車在到達報廢期后,經常被非法延長使用時間。超期運行的汽車零部件,在汽車運行時可靠性降低,會直接導致剎車失靈,轉向及發動機等零件 失靈;會使車輛的操作穩定性變差,極易跑偏;這些超期使用的報廢汽車,在使用過程中,功能下降,安全隱患增加。2008年,我國各地區出現多起因汽車超期使用導致的交通事故,給當事人和社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此外,超期使用的報廢汽車,所有機件磨損嚴重,燃油消耗大于正常水平,排放廢氣無法達到正常標準,機油消耗增加,都造成資源浪費、大氣環境污染等問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經濟發展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應愛斌日前表示,對于愈加嚴重的汽車報廢問題,有人說,成為“世界最大停車場”之后,中國正變成“世界最大汽車垃圾場”。
二、再制造產業前景誘人
低碳、節能、環保成為當今乃至以后的主題,那么汽車工業如何在實際操作中實現呢?報廢汽車向何處去?該如何納入到回收利用的再制造軌道上來?
世上萬物都是不生不滅、有生有滅的。既然汽車以年產百萬輛以上的速度生產出來,那么使用生命周期過后,就必須以同樣或稍低一點的速度,該處理的處理掉,該再生的讓它重新獲得新生┄當前,全球每年至少有2600萬輛汽車報廢,如果將它們首尾相連,大概可以繞地球赤道1.5圈。 為了避免生活在汽車垃圾堆上的可能,全球都在進行報廢的汽車零部件回收再制造工程。在中國,這一事項也迎來“破冰”。
我國是人均資源匱乏的國家之一,報廢汽車回收是我國重要的再制造資源,同時也是一個朝陽產業。據了解,汽車上的鋼鐵、有色材料零部件90%以上可以回收利用。再制造產品的成本只是新產品的50%,同時可節能60%、節材70%。以發動機的再制造為例。市場上,一個新發動機的價格普遍在1.3萬元左右,而一個再制造的發動機,其花費是全新發動機的40%至50%。玻璃、塑料等回收利用率也可達50%以上,與構建“節約型社會”息息相關,產業前景十分喜人。
德法美日等發達國家報廢汽車的再利用率已達80%以上。美國在2009年再制造業的規模已經突破2000億美元,其中汽車行業占到了700億美元。而我國還屬于剛剛起步階段,2009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8億輛,正常年報廢汽車總量將達到400萬輛,加上國家出臺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鼓勵汽車提前報廢,今后每年報廢車輛的數目將會增加,再加上每年因維修更換下來的廢舊零部件數量更是驚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今年的再制造產能為發動機11萬臺,變速器6萬臺,發電機、起動機100萬臺,總產值不到25億元。與此相對比的是,到今年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7000萬輛,假如有一部分備件采用再制造產品,那么再制造產品需求將超過30億元,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汽車回收產業正處在朝陽期,將是下一個高速增長行業。
三、行業生存狀況不佳
雖說汽車回收產業正處在朝陽期,但這個行業眼下卻很尷尬。當前,我國汽車報廢標準遵循的還是2001年由國務院頒布的《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其中對不同車型的使用年限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按照這一規定,包括摩托車、農用運輸車在內的汽車,如果達到國家報廢標準,或者雖未達到國家報廢標準但如發動機或者底盤嚴重損壞,經檢驗不符合國家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或國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都將進行報廢處理。
然而,對于大多數中國購車者來說,購車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即便是在汽車接近報廢期限時,很多車主也舍不得換車,更不會將汽車送進報廢汽車回收中心,而是希望盡可能多開幾年,哪怕是冒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前報廢汽車獲得的補償費很低,遠遠提不起車主的興趣。
從2009年開始,我國調整了部分車型老舊汽車報廢更新的補貼標準,以調動車主報廢舊汽車的積極性。比如說報廢大型載客車的補貼標準,由原來的6000元提高到了1.8萬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報廢汽車回收的情況,一些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短時間內出現了車源增加、效益提升的現象。
然而,由于以舊換新的車型范圍限制過嚴、補貼金額少、手續復雜等原因,這一政策并未帶來持久的助推力。像以舊換新的車輛主要是針對符合一定使用年限要求的中、輕、微型載貨車和部分中型載客車,限制條件太多;補貼金額雖然較以往有了明顯提高,但與車輛轉讓出售相比,還是沒有絕對的吸引力;由于補貼金額并不是現場發放,而是需要申請的車主辦理一系列審核手續,非常復雜,這也把很多車主拒之門外。
此外,拆解工藝落后,再利用渠道不暢,拆解企業生存狀況不妙。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具有一定規模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有400多家,但大多拆解水平低,場地簡陋,設備、設施落后。
按照400萬輛汽車的年報廢量計算,平均一家報廢汽車拆解企業每年可以接收報廢車1萬多輛。但是實際上,一個廠一年拆掉500輛汽車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根本“吃不飽”。原因是大約60%的應當報廢汽車流入了二手市場,沒有經過報廢拆解處理,就又上路行駛了。這樣,汽車報廢回收企業拆解汽車的數量十分有限,規模效益根本出不來。由于車輛的拆解主要靠人工完成,企業人力成本也比較高。此外,汽車拆解再利用渠道單一,也使拆解點難有好的收益。
技術水平跟不上也是重要原因,由于汽車是一個由成千上萬零件組成的組合體,這些零件由性能各異的不同材料組成。因此,報廢汽車的回收并不是簡單的回爐所能解決的。它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先進行分解,然后再分別進行處理。這一切都建立在高端技術和先進裝備的基礎上,因為修復一件產品往往比生產一件新品所需的技術水平還要高。而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修復、改造等產品設備和技術的發展還遠遠不夠。
在很多拆解點,報廢汽車回收之后能循環利用的主要限于廢金屬,其他材料回收利用率不高,橡膠、塑料、玻璃等多作為垃圾處理,報廢汽車的總體利用率還較低。沈陽一家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負責人說,目前報廢汽車拆下來的玻璃、玻璃鋼等材料因為數量很少還沒有人來收購,只能作為垃圾填埋。報廢回收汽車企業希望對拆下來的廢料進行更細致的分類,不同類型的材料能有不同的用途,這樣可以增加回收利用的附加值。可是,這些想法要變成現實,除了企業自身拆解回收技術的提高,還需要形成更細的產業分工。
目前,我國報廢汽車回收之后能循環利用的主要限于廢金屬,其他材料回收利用率不高,橡膠、塑料、玻璃等多作為垃圾處理,報廢汽車的總體利用率還較低。由于目前對報廢汽車在拆解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及材料回收利用率還沒有詳細規定,報廢汽車零部件的再使用率、拆解材料的再利用率不高,廢液和廢棄物處理不當導致的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此外,我國還面臨報廢汽車非法延長使用期和使用報廢汽車非法拼裝車的嚴重問題。
四、他山之石可以借鑒
在日美等發達國家,汽車再制造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均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
日本:
日本每年都要有500萬左右的汽車報廢,這些是有效的資源,要找到有效的方法回收它,過去,日本一般是把車上有用的部分重新使用,然后再把破車賣給汽車報廢廠,把金屬材料提取出來,加以回收,殘渣就被填埋在垃圾廠。在90年代末的時候日本已經缺少填埋廠,填埋成本越來越高,到現在日本已經沒有任何空地來填埋不可回收的廢物。同時日本也非常關注自然資源的枯竭,也非常關注溫室化效益的發展。因此日本內閣在2000年開始對汽車進行立法,2002年頒布了《汽車回收利用法》。日本現在用一些傳統的方式,建立一種體制,讓所有的社會各方在參與買車的時候要支付一筆再生費就是100美元左右。
日本對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的管理通過政府和民間機構兩個途徑分別進行管理。政府負責研究制定指導報廢汽車回收處理的政策法規,制定報廢汽車回收處理行業的準入要求,并由各地方政府負責報廢汽車回收處理行業的登記和準入審批,具體的報廢汽車回收則由民間機構完成。
日本《汽車回收利用法》一個特點是要求汽車用戶要交納回收利用費,汽車回收再利用促進中心受國家委托征收回收再利用費,并對其進行嚴格管理和運用,直到報廢汽車得以回收利用為止。在確認汽車生產企業、進口商的粉碎殘渣、氟里昂、安全氣囊回收工作完成后,才向汽車制造廠、進口商支付回收再利用費。
此外,日本《汽車回收利用法》要求對粉碎殘渣的處理方式進行詳細管理。在法律實施之前,報廢汽車破碎后的殘渣通常是進行填埋處置,在對報廢汽車的信息管理方面也不完善。 新的管理體系對粉碎殘渣、氟里昂和安全氣囊類三種物質規定了不同的回收要求。對汽車粉碎殘渣(ASR)的回收采取質量回收和熱量回收并用的方法。ASR的再利用目標是2005年回收30%(質量比,相當于整車88%的實際再生利用率),2010年50%(相當于整車92%的實際再生利用率),2015年70%。當ASR回收率達到70%回收率的時候,整車質量回收再利用率可達95%,與歐盟的目標相當。氟里昂類的回收分解與原來的制度一致。
美國:
美國是汽車消費大國,也是在報廢汽車回收領域走在前面的國家,完善的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和成熟的回收利用技術在全球報廢汽車回收利用行業處于領先水平。
在嚴格的環境保護法規的作用下,美國的報廢汽車是不能被隨便遺棄的,必須送到專門的報廢汽車回收利用企業進行處理。報廢汽車作為一種重要的材料資源,在美國具有較高的殘值,能夠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回收利用。
雖然美國沒有國家級的報廢汽車回收利用法規,但是有關產品連帶責任的法規,再加上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體系,嚴格限制了廢棄物的填埋,將報廢汽車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降低到了最小程度。美國汽車消費者不能廢棄報廢汽車,一般都主動將報廢汽車提交給報廢汽車拆解企業。報廢汽車回收利用企業對汽車廢液的管理十分嚴格,能將廢液收集后提供給專業回收企業處理;對報廢汽車的殘余物則采取付費填埋的方式處理,不能隨便處置。
總體上講,產品連帶責任是指產品制造鏈中的部分或全部制造商和銷售商要對生產銷售危險產品或缺陷產品所造成損失負有連帶的法律責任。在這樣的產品連帶責任法規要求下,汽車產品的制造商、分銷商、供應商、零售商和其他參與向公眾提供該產品的都將被要求對汽車產品所造成的損失負法律責任。這種連帶責任包括三類:設計缺陷、制造缺陷和無提醒過失。
基于市場驅動的美國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在美國強有力的產品責任法規和環境保護法規的監控下,形成了報廢汽車回收利用市場驅動機制,使美國汽車行業能夠主動承擔起引領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的義務,組織并發動了整個汽車產業鏈和回收利用行業開展報廢汽車回收利用技術研究工作,確保了回收利用行業的良性循環。
通過對日本、美國報廢汽車處理的研究,可以看出,兩個國家對報廢汽車的解決方法各不相同。日本在國土面積小、資源缺乏的情況下,要求企業不僅要負責回收并處理粉碎殘渣,還要確保整個回收再利用體系的順利運行。同時通過征收回收再利用費增強消費者保護環境的意識。
美國在嚴格的環境保護法規的作用下,報廢汽車是不能被隨便遺棄,必須送到專門的報廢汽車回收利用企業進行處理。報廢汽車作為一種重要的材料資源,在美國具有較高的殘值,能夠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回收利用。
五、規模化發展需政策支持
雖然目前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我國政府非常重視包括汽車在內的再制造產業的發展。溫家寶總理親自批示“再制造產業非常重要”,這已經成為一項重要國策。去年7月,商務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升級改造示范工程試點的通知》,決定在14個省市開展“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升級改造示范工程”試點,通過財政支持,引導試點企業進行以清潔環境、節約資源、推進技術進步為重點的技術改造,提高行業整體水平,促進汽車報廢更新。
政策的支持為報廢汽車回收行業帶來強大的發展動力。發達國家再生資源行業也不是一個很賺錢的行業,之所以能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產業,在一定程度上是靠政府的扶植。今年7月19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它的出臺,最大受益者就是再制造企業。由于報廢車零配件被允許拆下后再利用,再制造企業終于“有米可炊”了。
國務院法制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準備出臺這一條例,是因為近年來國家積極促進循環經濟發展,而開展報廢汽車再制造試點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現行《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中關于回收企業拆解的“五大總成”應當作為廢金屬,交售給鋼鐵企業作為冶煉原料的規定,已經不能適應開展汽車再制造的需要。
意見稿中最值得關注的兩點,除抬高拆解企業進入門檻外,還將在原管理辦法中規定“交由鋼鐵企業作為冶煉原料的五大總成”修改為“允許將其交給再制造企業進行制造”。我國在2008年就確定了14家企業作為零部件再制造的試點企業,奇瑞、江淮都是試點企業之一。當時,業內人士曾感嘆,再制造產品成本只為新品的50%,能夠節能60%、節材70%,這樣一來,將明顯降低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并且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但時隔兩年,由于苦于長期沒有原料“下鍋”,再制造情況實行地并不理想。問題暴露后,意見稿迅速做出了回應,修改后的條例將很好地解決這一窘境,與此同時,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管理辦法》以及《再制造業產業目錄》也都在制定中。
另外,意見稿進一步加大了汽車生產企業的責任,要求為回收拆解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由于現在拆車企業并不了解每款車型的構造和原料,很可能將一些危險有毒物品分解并造成環境污染。如果汽車生產企業能夠提供相應的技術指導,將會有效地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同時,汽車生產企業也能將更多有回收價值的零部件進行再利用,在節能環保的同時,也能為汽車制造本身降低成本。
此外,2002年清理行政審批時,現行《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確立的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認定這項行政審批被取消。因此,十分有必要進行修改。相信隨著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出臺,報廢汽車回收利用必將步入一個高速發展的軌道。
六、回收利用的幾點建議
我國報廢汽車處理問題剛剛引起社會重視,回收體系不完善,需要借鑒國外在報廢汽車處理方面成功的經驗,對我國報廢汽車處理進行系統和規范化的管理,總結國外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對未來國內報廢汽車處理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讓汽車生產企業成為報廢汽車回收再利用的核心參與者
通過對美國、日本和歐洲國家報廢汽車處理研究,可以看出企業在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汽車生產企業通過可回收性技術開發、易拆解性技術開發、環保材料替代技術等直接參與,可以從源頭上提高報廢汽車的回收利用率水平。
2、明確汽車在設計中可回收利用率目標和時間表
只有通過法規將汽車的可回收利用率強行規定下來,使企業在汽車設計過程中就體現可回收利用的設計思路,并嚴格按時達到目標,才能保證所有汽車生產企業在設計過程中承擔同樣的回收利用率設計責任,避免不同汽車回收利用率出現大的差異化,從而導致在產品競爭上的不公平。
3、報廢汽車回收處理應走市場化道路
由于報廢汽車中超過80%質量以可以被回收利用(以金屬為主),具有回收價值,美國的報廢汽車回收以市場化為主,也證明走市場化道路是可行的,因此我國可以對報廢汽車回收走市場化的道路,這樣不僅有利于回收過程的透明化,而且可以用經濟杠桿促進報廢汽車的回收處理量。
4、對報廢汽車處理過程進行規范
報廢汽車及其零部件在回收、拆解、粉碎、再利用等環節存在著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比如,鉛、鉻、水銀等擴散,廢油液直接滲入土壤,都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危害。
5、嚴格規定回收過程中廢物的處理程序
通過市場化處理,報廢汽車絕大部分質量將會得到有效的再利用,但剩余的15%左右質量(主要是樹脂、橡膠等),只能作廢物處理。這些物質處理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我國報廢汽車處理的成敗。如果不能對這些物質進行恰當的處理,將嚴重污染環境。因此,對于這些不能回收的廢物,必須規定嚴格的處理程序,保證不會被隨意丟棄。
6、慎用行政指定方法確定報廢汽車處理企業
行政指定報廢汽車回收處理企業的方法,使被指定回收企業成為即得利益群體,削弱市場化環境下的競爭,不利于將報廢汽車處理市場化。對于報廢汽車處理行業的進入,應該向整個社會敞開,制定相應的審批標準和管理規范,達到標準的企業都可以對報廢汽車進行處理。
7、發揮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的作用
除了要加強宣傳外,還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的作用,逐步理順資源性產品和再制造產品間的關系,允許再制造后的產品經標記后在市場出售,并可適當提高資源性產品價格、大幅度降低再制造產品價格,來提升再制造產品的競爭力。國家和地方應鼓勵消費者和公共機構優先使用再制造產品,加強宣傳,逐步提高消費者對再制造產品的認識,擴大再制造產品的市場規模,積極推動再制造汽車零部件產品的國際貿易。
總之,推行汽車回收利用工程,發展循環經濟,不僅可以促進汽車再制造業的發展,而且更是解決廢舊汽車引發的社會公害問題的重要途徑。因此,從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出發,依托科技手段,研究對廢舊汽車的有效回收、再制造利用和妥善處置,對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十分長遠的現實意義。同時我們相信, 隨著國家支持鼓勵、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出臺及全國14個省市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國汽車再制造產業的前景是光明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