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機國家標準制訂引發行業內拼搶爭奪戰
據統計,全國家庭飲水機的擁有量已經超過1.2億臺,僅去年我國飲水機市場就達到3300萬臺的銷量,市場前景十分誘人。然而,由于缺少統一的標準,各企業各自為政,近年來有關飲水機的事件層出不窮。
2006年,是飲水機行業的“多事之年”。年初,一場傳統飲水機99.3%“有毒”的言論引發了行業內大爭論。隨后,飲水機節能產品認證(CNC)與技術認定的標準化起草之爭;“中國名牌產品”的評選之爭;以及飲水機國家標準制訂權之爭等等,一次比一次激烈。而這一切,所有的矛頭都指向飲水機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缺失。
中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馬德軍稱,國內飲水機行業存在規模小、質量差和技術不過關等不足。由于飲水機制造廠家魚龍混雜,常出現低價惡性競爭、以次充好等現象,阻礙行業健康發展。在此背景下,“國標委”決定制訂飲水機行業的第一個國家標準,且決定與國際慣例接軌——由行業的“領軍”企業牽頭、組織行業內優秀企業共同制訂這個“國標”。
“‘國標’的作用被夸大了,概念被混淆了。”奇迪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周奇展告訴記者,國家標準是行業內產品質量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標桿。如果把質量目標最高定為100分的話,那標準就是60分,只要達到60分,你的產品就可以取得生產并進入市場的資格了。
周奇展是針對有人把標準定義于行業最高水平的錯誤言論,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作上述表示。
在日前啟動的《冷熱飲水機》國家標準起草工作大會上,有企業在談到爭奪標準制訂權的目的時說,誰掌握了標準制訂權,誰就代表行業內的最高質量技術水平。另外,有人表示,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飲水機品牌不下500個,美的飲水機公司總經理甄少強更是斷言,飲水機行業至少有200個品牌產品存在不合格現象,“國標”的制訂出臺將直接把這些產品淘汰出局。而且,一些企業故意混淆標準制訂與營銷手法之間的界限,造成了目前飲水機市場“概念戰紅紅火火、標準化自言自語”的尷尬局面。
“市場上沒有500個飲水機品牌,‘國標’也不可能清除200個品牌。”周奇展認為,目前市場上一些屢屢被質檢部門抽查不合格的飲水機產品,主要是那些無牌、無證的小工廠生產的。這些小廠的產品像CCC認證、電話號碼等都是假的,他們是不會受到國家標準影響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按照標準去做。
對此,華裕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水根和先鋒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方慶朕也持相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小工廠是不可能因為‘國標’的出臺而淘汰,因為這些工廠抓也抓不到。”
技術標準就像是一種游戲規則,誰掌握了標準的制訂權,誰的技術就成為標準,誰就能夠有效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獲得最大的利益和生存空間。所謂“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技術,三流企業做產品”,獲得標準制訂權的單位,會成為一個行業整體水平提升的標桿,品牌效應相當可觀。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自國家決定啟動飲水機國家標準制訂工作以來,不但吸引了眾多飲水機生產企業的拼搶,一些相關的機構也不遺余力地加入到標準制訂權的爭奪戰中,在最終公布的“國標”制訂成員組名單中,就有寧波質監所等相應的機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有關人士稱,飲水機國家標準制訂權之爭,是所有標準制訂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項。
雖然制訂權之爭已經塵埃落定,但競爭并未結束。就在本次“國標”制訂啟動大會上,任組長單位的“美的”提議將公司已申請專利保護的“全管路殺菌”寫入國家標準,而“沁園”也希望將“千滾水”寫入國家標準。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市場上表現出來的“泛標準化暗潮”,正使標準化建設陷入到營銷概念戰的邏輯中,實際上是本末倒置。他指出,制訂飲水機國家標準應該結合實際,根據市場變化情況來具體實施。
4月下旬,成員組第二次會議在成都舉行,據有關與會人員告訴記者,會議仍未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名義上說是制訂標準,實質上更像集體旅游。”一位從成都參加標準制訂工作第二次成員組會議歸來的浙江某飲水機企業負責人向記者抱怨,“既然是制訂標準,會議就應該放在行業龍頭企業或者是科研機構召開,而不是在與飲水機毫不相關的城市或風景旅游區。”
奇迪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國內營銷總監王煥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飲水機國家標準制訂已經失去了標準制訂的應有意義,完全演變成了一場行業巨頭的私人PARTY。”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