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皮革企業結盟做環保 求解漳浦赤湖
1月19日,作為赤湖皮革園的開局之作和重中之重,漳州赤湖皮革園區綠江污水處理項目舉行奠基儀式。而在座談會上,20多位來自泉州的皮企老總要求當地政府加快園區配套的建設速度,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急切的背后,是泉州皮革行業目前所遭遇的環保困境,而赤湖皮革園則是他們的一根救命稻草。
結盟做環保
“赤湖皮革園區的環保就看老邱的了。”1月18日下午,泰慶皮革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丁芳表示。李丁芳所指的老邱,是廈門杏林環球皮革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邱武球,也是赤湖皮革園污水處理項目的掌舵人。為了準備第二天的奠基儀式,李丁芳、邱武球已早早來到赤湖,與當地政府商討污水處理廠的事宜。
關心污水處理廠項目的皮革業界人士并非只此二人。在第二天的奠基儀式上,20多位泉州皮革企業老總出現在現場,這其中,有不少人就在污水處理廠中占有股份。據赤湖鎮黨支部書記黃國峰介紹,赤湖皮革園區的污水處理項目,總投資6000多萬元,由十大股東聯合出資,包括興業皮革、峰安皮革、華聯皮革、國峰皮革等多家泉州企業。
“人多力量大。”就這種結盟做環保的方式,泉州皮革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皮革行業的環保問題,投入資金巨大,而且牽涉每個企業的切身利益,“由單個企業來投資的話,壓力太大,由多個企業成立聯合體來投資會比較輕松”。
業內人士則認為,眾多企業對污水處理廠產生濃厚興趣的原因還在于“污水處理廠是個來錢的項目”。在污水處理廠建成之后,所有入園的皮革企業都需要根據污水排放量交納一定的費用,“這個皮革園有60多家企業入駐,收取的費用肯定很可觀”。
“這種說法太過片面。”皮革協會負責人表示,雖然是私人投資項目,但作為公共基礎設施,關系著大家的利益,污水處理廠采用的是特許經營的方式,政府雖然保證該項目具有獲取利潤的機會,但在價格上也會有所限制。
最后的防線
“泉州皮革企業的退路就在這里。”奠基儀式之后舉行的座談會上,談到赤湖皮革園區的發展,泉州皮革協會會長、峰安皮業董事長陳榮輝表示,目前,泉州皮革行業在環保政策的重壓之下,急需尋找新的出路,而赤湖皮革園區作為經福建省環保局批準的唯一一個皮革污染集控區,承載著不少泉州皮革企業的希望。
陳榮輝所言正好戳到了泉州皮革行業的痛處,近年來,因為環保問題,泉州皮革行業的生存空間越顯逼仄。在去年年初晉江市開展的“退二進三”整治中,一家皮革企業被要求關閉,另外九家企業則搬遷至安東工業園。此后不久,晉江可慕制革集控區和泉港普安制革集控區被勒令整改,普安制革集控區內的9家企業甚至被國家環保總局要求“停業整頓”。
在環保重壓下,升級制污設備以及集中控制成了破解之法,皮革企業自身對污染控制也不可謂不重視。但畢竟,泉州皮革行業在環保上的歷史欠賬太多,這筆欠賬絕非旦夕之間可以理清。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業轉移納入不少企業的視野。此前,就有不少泉州皮革企業四處考察,甚至遠赴越南,但最終考察結果都不甚理想。
“一方面遠離下游鞋業市場,一方面當地配套也不完善,”上述皮革協會負責人表示,“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在污染方面沒有集中控制,單個企業的控污成本太高。而不進行污染控制也就難逃再次被驅逐的命運。”
而此時,赤湖皮革園向泉州皮革企業伸出的橄欖枝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據悉,目前該皮革園已簽約的61家皮革企業中,超過50家來自泉州。而為了加快皮革園的建設速度,在座談會上,有不少企業要求當地政府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和相關證件的辦理速度,甚至有的企業早已迫不及待地開始廠房建設。
與企業急迫心情相對應的是,已經吃夠苦頭的企業主們此番對污水處理廠和其掌舵人邱武球也是寄予了厚望。“污水處理廠是整個集控區的核心,也是最后一道防線,一定要守住。”在私下的聊天里,李丁芳對污水處理廠的掌舵人邱武球如是說。
據悉,當時,污水處理項目之所以交由邱武球掌舵,很重要的原因正是環球皮革是一家掌握了根據制革污水特性采用含鉻廢水、綜合污水預處理,再經過物化加生化處理等工藝流程的企業,在污水處理方面經驗豐富。
而為了守住這條“防線”,污水處理廠采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將在今年10月投入使用,日處理的5萬噸污水中,其中70%的污水經處理后重新回收利用作為企業的生產用水,其余部分處理達標后將排入深海。“作為希望之地,我們希望皮革行業在這里能得到永續的發展。”邱武球如是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