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應對水污染挑戰
我國在水源地保護、凈水技術以及水質安全管理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由于學術界與供水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與合作機制,使得不少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新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不夠理想,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快推進產學研的結合。
科學家們對飲用水安全問題顯得憂心忡忡。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不過在我國,飲用水的安全正在受到更為嚴峻的挑戰:由于水源短缺、水質污染、設施不足、工藝落后、管理不善等諸多原因,目前我國尚有近4億人口的飲用水得不到足夠的安全保障。
4月1-3日,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中美環境科技合作研討會上,來自中國和美國的政府官員以及水資源領域的專家對飲用水安全保障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多重挑戰
事實上,從2005年松花江的硝基苯污染、2007年的太湖藍藻爆發到2008的南方雨雪冰凍災害,都導致了大范圍的停水,數十萬、數百萬人的飲用水受到影響,讓很多人切身感受到保障飲水安全的重要性。
讓專家們擔憂的是,目前全國七大水系復合三類以上水質標準僅為46%。
"如何化解水源水質下降與飲水標準提高之間的矛盾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挑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水資源中心主任邵益生說,從2007年7月1日起,我國開始施行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提高飲用水標準,這是一件好事,不過由于我國目前水源水質的下降,使得這個新標準執行難度非常大。
"當前,這一矛盾的壓力主要集中在供水企業,多數水廠現行的凈水工藝和管網狀況難以適應新標準的要求,僅靠供水企業的努力難以滿足飲水標準提高的要求,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邵益生呼吁。
根據新的飲用水水質標準,要求檢測的項目有100余項,然而對于大多數供水企業來說,其檢測能力都達不到這一要求,即便是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其檢測能力也只能做到五六十個項目。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敏認為,由于我國飲用水水質問題越來越復雜,而多數水廠仍然采用傳統的方法和工藝進行飲用水的生產和供應,水源水質惡化與供水技術之間的矛盾愈顯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飲用水水源污染。
隨著水源水質的惡化,在一些地區出現不惜耗巨資實施遠距離調水,而忽視當地水源保護的奇怪現象。
邵益生批評這種"拆東墻補西墻"損人不利己的做法,可能導致水資源利用惡性循環。
另一個怪現象是,在一些城市,水廠的供水能力過于超前,而配水管網建設滯后,有的管網老化非常嚴重,不僅管網滲漏嚴重,影響供水水質,還降低了供水設施的運行效率,造成投資積壓浪費。
"某水廠現在日供水量只有3萬噸,可是早在幾年前修建這個水廠時設計的日供水能力卻達到15萬噸。"邵益生感嘆。
近年來,隨著城市"水務市場"的不斷開放和供水企業主體的多元化,如何把握推進供水行業改革與加強政府行業監管平衡關系的問題也開始凸顯。邵益生認為:"對供水企業產權轉讓、特許經營、水質監管等方面的任何疏忽,都可能為城市供水埋下安全隱患。"
技術支撐
近年來,隨著"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質量"作為國家的戰略目標,科技在保障飲水安全方面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
2005年10月,原建設部發布了《城市供水行業201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提出了"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水質、優化供水成本、改善服務質量"的總體目標和相應的任務,并在全行業貫徹實施。
2006年7月,原建設部修訂了《城市供水水質管理規定》,加大了應急預案、公眾參與和水質監管的力度;
2007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有關部委發布了《全國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2006-2020)》,按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提出了保障飲用水安全的具體任務和措施。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孫洪介紹,在"十一五"環保科技總體安排中,"以流域治理和飲水安全保障為重點,加強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是重中之重。2006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將"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列入未來15年國家實施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據了解,這個專項的重點任務包括提升飲用水安全管理技術、優化城市供水水質監控網絡、完善飲用水水安全預警應急技術體系等。該專項的實施將為水體污染控制、飲用水安全保障等規劃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近年來,我國在水源地保護、凈水技術以及水質安全管理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此次中美環境科技研討會上,美國科學家參觀了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其開展的各項保障飲用水安全的研究工作表現出濃厚興趣。
作為我國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研究的重要研究機構,該重點實驗室長期從事飲用水嗅味識別與控制技術研究,去年太湖藍藻爆發后,他們一直對太湖的水源水質進行跟蹤,掌握了第一手數據。今年年初,該實驗室楊敏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文章,明確指出此次無錫自來水出現的嗅味與一種被稱為"二甲基三硫"的物質有關。
業內專家指出,雖然目前國內在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方面的技術上取得了不少進展,但由于學術界與供水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與合作機制,使得不少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新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不夠理想,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快推進產學研的結合。
去年8月底,依托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飲用水科學與工程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建立集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應用、科技咨詢以及人才培養于一體的飲用水安全保障科學技術平臺,通過該平臺加強與行業內企業和機構的合作,提升解決我國城鄉供水安全保障問題的綜合能力,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工程應用。
不久前,清華大學與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清華大學-碧水源環境膜技術研發中心,意在通過產學研的通力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開展并強化膜技術的研發與工程應用研究,推動膜技術在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城鎮供水等方面的大規模應用。
科技合作
專家認為,對于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來說,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邵益生認為,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城鎮化的高峰可能出現在2030年前后,水體污染的壓力依然很大,飲用水安全保障的任務非常艱巨,需要采取法律、政策、管理、科技等綜合措施予以應對,需要一代甚至兩代人付出努力。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國借鑒,尤其在凈水技術、水質監測、應急處置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彼此的合作空間很大。
孫洪坦言,目前中美水環境保護合作主要限于交流層次,缺乏深層次的合作,特別是大型合作項目研究。他建議中美雙方科研院所在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研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術研究、流域水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環境監測與風險評價技術研究等方面積極開展多層次、多方位的合作交流,建立雙方科學家互訪機制,加深雙方了解,設計實施一批環境科技合作項目,搭建雙方科研機構交流合作平臺。
"中美加強環保科技合作不僅對兩國有益,也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孫洪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