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立雅答疑高溢價:一個公式背后的經營賬
△F=aE+bL+cCH+dCur+eCPI
以上并非新發現的數學定理,而是威立雅水務集團華中區執行總監Gustavo Migues在一塊白板上寫出來的水價調整系數計算公式。2008年7月25日,Migues在威立雅水務的青島麥島污水廠辦公室中,為自去年以來的高溢價風波算了一筆答疑式的經營賬。
“根據合約中的公式,政府將每年調整給予這一水務項目的采購價,這里面并沒有什么爭議的空間,而我們也不打算因為目前的成本高于政府采購價而大肆抱怨,因為合同就是這樣,雙方都要遵守。”Migues說。
成本問題
“對于麥島項目每噸污水的處理成本,我很難給你一個確切的數據,大概是0.7元/噸,但政府給我們的采購價,則為每噸0.53元/噸。”Migues表示,麥島項目是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項目,因此選用了不少先進的處理技術。而先進技術,往往意味著成本居高不下。
威立雅解析其成本與調價模式的主角,是始建于1999年的麥島污水處理廠。其位于青島市前海東部,最初僅有10萬噸/日的初級處理能力。到2003年,威立雅水務與光大國際組成的聯合體在招標中勝出,獲得麥島污水處理廠工程25年的運營合同。
而此時,麥島地區已經從荒郊發展為青島房價最貴的地段之一,無法進一步擴充廠房占地。而對該污水處理廠提出的更大挑戰,則是奧帆賽水域恰好就選在麥島污水廠排水口2公里以外。為此,主管部門對麥島污水處理廠提出了極高的水質排放要求。
“我較關注的是污水處理廠大量的污泥排放問題。”青島市環保局嶗山分局副局長劉龍江7月25日如是表示,“因為用于堆填污泥的垃圾處理站,申建報批的難度越來越大,而每個處理站也有其庫容極限問題,對于城市發展迅速的青島,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麥島污水處理廠廠長王福浩稱,威立雅水務的選擇,是為2005年開始的麥島污水處理廠房改造工程投入3億元人民幣,配備無額外占用新地塊的技術方案。“這包括生物厭氧除臭技術、化學降解污染物技術、UV消毒,以及新配置的沼氣發電系統。”
據悉,目前該廠擁有4臺500千瓦沼氣熱電聯產機組正式并網發電,每天發電量大約可滿足1/3的用電需要,這更是山東首個沼氣發電項目。
按照王福浩的理解,這也是威立雅水務認為簡單的成本數據比較沒有意義的原因所在。“每個地區對項目的要求差異很大,道理就像山東與西部地區的電價差異,關鍵是政府要求水務企業做到怎樣的程度,為之支付的采購價又有多高。”
而在麥島污水處理廠面向膠州灣的排放口處,威立雅水務把處理好的污水引到一個小池中,用來養數尾大紅金魚。“現在你應該明白我們把錢花到什么地方了。” Migues說。在這一個威立雅水務苦心建立的樣板工程面前,他更不諱言即使考慮到成本問題,中國的很多城市,都值得用比現在好得多的污水處理技術。
調價公式
然而,這亦令外界持續指責威立雅水務等外資水務企業,以技術改造后的虧本狀態為理由,促使普通用戶為之承擔更高的水務成本。Migues為此在白板上寫上了本文開頭的公式。“我認為這樣大家就能了解水務企業的運作方式。”Migues說。
麥島污水處理廠總經理肖磊解釋稱,在“△F=aE+bL+cCH+dCur+eCPI”這條公式中,囊括了E(電價)、L(勞動力成本)、CH(化學品成本)、Cur(幣值變量)與CPI等參數,通過這些不同的參數,按照當年的實際情況各自乘以一定的系數,那么得出的△F值,則為以百分比形式出現的調價系數。“將這個系數,乘以政府采購的基準價,就能得到當年政府應該采購價的每噸處理價。”肖磊說。
由于基準價是不變的,而BOT或TOT模式的水務合同在中國都長達25年,因此為保障運營方不致虧損,需要以這個公式每年調整一次政府的采購價。“舉個例子,假如在2010年△F的值為1.2,而合同中的基準價為每噸1.06元,那么屆時政府將要對威立雅水務提供每噸1.06×1.2=1.272元的采購價。”
“其實調價行為在法律上并無任何可爭議之處的原因。”Migues說,“當然,由于麥島項目的擴建工程比計劃提早了18個月完工,因此目前我們還在嘗試于這樣的成本狀態下以虧本形式運營,隨后我們還將展開一系列的成本評估,與政府進行協商。”他進一步解釋稱,威立雅水務要賺錢,則其實際運營成本必須低于每年計算得出的政府采購價,否則就會虧錢,“道理很簡單。”
“人們認為威立雅水務等以PPP(公私合營)模式進入中國水務市場的企業,由于要實現盈利的目標,為此不斷拉高了收費,這是片面的理解。”Migues表示,即使在公有制水務企業不盈利的假設下進行模型分析,企業利潤也僅為眾多比較項中的一環而已。
相較利潤率,他認為更重要的比較項,是資金利用效率。“用戶到底為他們的水務服務交了多少錢?這很能說明問題,采用PPP模式目前可能要繳納15%的利潤作稅款,以后即使調高比例,也可能只有25%。”Migues對此得出的結論,是無法籠統判斷公有制水務與PPP水務的孰優孰劣,要視乎具體的項目。
長遠利益
Migues用以增強其數學模型說服力的,是麥島乃至威立雅水務在中國的大部分新項目仍然處于燒錢狀態的事實。“我們并不期望在每個項目的頭一兩年就取得20%的利潤率,對于公共事業,這是不現實的想法,相反,我們只要求一個較低的利潤率,并通過較長的合同期,以保證一定的收益水平。”
也就是說,雖然麥島污水處理廠擴建后的第一年在虧錢,但威立雅還有調價公式,能在隨后的24或23年賺取利潤。“我們那些在中國經營已有一定年頭的項目,在財務上更理想。”Migues證實。
事實上,按照威立雅水務判斷一個項目是否值得接手的三準則看,Migues認為麥島項目已經符合了其中的兩個。所謂三準則,其一,是否對環境有利;其二,成本能否為公眾接受;其三,威立雅水務能否盈利。“現在不賺錢,并沒有關系,我們所要采取的行動,僅僅是堅持我們的生意模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