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的主要問題
隨著全國第六次環保大會提出“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開展,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成為建設先進的環境預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進我國污染物總量控制和節能減排,預防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適應環境監測管理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手段。
l. 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的基本內涵
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是一套以在線自動分析儀器為核心,以移動通訊為傳輸媒介,運用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相關的專用分析軟件和通迅網絡所組成的一個綜合性的在線自動監測與預警系統。利用現代監測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對排污企業實施全程監督控制、及時預防和處理污染事件的發生管理系統。
2.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發展過程及管理現狀
2.1 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末。1999年,原國家環保總局于批準海南省和吉林省為生態省建設試點單位。2000—2003年,相繼批準黑龍江、福建、浙江、山東、安徽等省展生態省建設工作。以此為契機,各省相應開展了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的建設。首先在我國的廣東、江蘇、福建、上海和浙江等經濟比較發達省市的大型工業企業、污水處理廠建立了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主要是限于廢水的在線監測。涉及石油、化工、城市污水處理、造紙和化纖等行業,監測項目主要為化學需氧量(COD)、pH和流量,個另0企業增加了石油類、氨氮、總磷、懸浮物(SS)等特征污染物的監測。2004年9月,我國為了提高環境管理的質量,開始構建全國性的環境監控網,形成了國家層面的權威數據庫,拉開了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的序幕。為了對日益增加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進行規范化管理,2005年7月,環保總局頒布了《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總局令第28號)》,明確了對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進行監管的主管部門及相應的職責。2007年6月,《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中要求在全國范圍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數據網上直報系統和減排措施的調度制度,要求對國控重點污染源實施聯網在、線自動監控,構建污染物排放三級立體監測體系。這意味著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在未來的幾年內將迅速覆蓋全國,數量和規模都將會明顯地增加。
2.2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情況根據國家環保局關于2008年年底前國家控制重點污染源企業必須全部安裝在線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運行的要求,我國大部分省、市開展了此項工作。但在線監測的水平不一,水污染源以規范排污口、安裝污水流量計居多;大氣以安裝煙塵開在線監測居多。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和南京等各省市率先出臺了《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安裝運行管理實施細則》,用行政法規的形式確立了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在環保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南方城市安裝不同類型的COD在線監測設備的企業較多,北方城市安裝煙氣在線監測設施的較多,并開始實現聯網。據統計,到2008年底,全國共有重點污染企業有1 10 373家。廢水污染物在線監測儀器由2006年的7 749套上升到13 159套,廢氣污染物在線監測儀器由2006年的3 028套上升到7 357套,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增加了近1倍。江蘇省、上海市、廣東省、山西省和浙江等省份重點工業污染源廢水、廢氣在線監測系統安裝位于全國前列。廣東省佛山市環保局在我國首先建立了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到2008年9月,廣東省已經完成安裝的共196家企業357套設備,安裝率達90.8%,其中,監控數據可傳輸到廣東省環境監測信息中心的有163家,聯網率為71.8%。浙江省的1 452家納入國家環境統計范圍的重點排污單位已全面完成在線監控裝置的建設和改造,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污染源自動監控全省聯網,系統聯網率達94%以上。
2.3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測的法律法規政策的建立2000年初,我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規中要求或規定什么樣的企業必須安裝在線監測系統,在線監測系統的法律地位、監測數據的有效性等問題都無法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在線監測系統的推廣工作主要靠的是環保主管部門的威信和政府配套的優惠政策。2005年以后,國家和地方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與污染源在線監測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為進一步開展污染源在線監測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礎。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規定。“總量控制實施方案確定的削減污染物排放量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的規定設置排污口,并安裝總量控制的監測設備”。《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排污者使用國家規定強制檢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儀器對污染物排放進行監測的,其監測數據作為核定污染物排放種類、數量的依據。排污者安裝的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儀器,應當依法定期進行校驗”。
2.4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管理形式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的建設主要由當地環保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而后期管理和運行維護主要由排污企業和環保部門(環境監測站、環境保護信息中心或環境保護監察大隊)負責。運營方式現可分為排污企業自已負責進行運營,或者是委托給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對在線自動監測系統進行日常運行與維護,即社會化運行兩種方式。在線自動監控設施的第三方公司運營是目前污染源在線監控推行的一項方向性的工作,由既不屬于政府部門,也不屬于污染物排放企業的,第三方受前兩者的委托進行污染源在線監測。第三方運營如何保證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及時提供準確數據,真正成為一支社會化專業力量,已成為環境主管部門工作的重點 。
3.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對系統安裝的重要性缺乏認識,無法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很多企業由于對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夠,即使迫于各種壓力安裝了在線監測系統,安裝驗收完畢后,對后期運營管理也不重視,陷入一種儀器設備不能正常運轉,系統集成商因沒有運營資金而無力接手,環保管理部門看不到,政府大量資金投入的在線監測數據的狀況。
3.2監測儀器設備缺乏統一標準,導致自動在線監測儀無法規范化運行我國現有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的生產廠家眾多,在一次性投資上費用僅為進口設備的50%,但是儀器的測量方法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在監測數據的偏差、運行穩定性、維護成本等方面遠落后于進口設備。由于在線監控設備質量還存在一定問題,加上有些企業維護管理不到位,出現故障不能及時處理,導致聯網數據不穩定,無法保證系統長期、有效的正常運行。
3.3 自動監視控制設備機型繁多,實現與國家網絡中心連接困難重重聯網軟件開發廠家的售后服務不配套,阻礙了自動在線監測儀的規范化運行。一些省份的縣市由于開發時間不同,缺乏統一的數據采集系統,使得省、市、縣三級數據傳輸網絡和管理軟件不能兼容,省級數據聯網遙遙無期,致使國家與各省、市、縣三級數據無法兼容,阻礙全國數據聯網進程。
3.4缺乏對自動監測系統運營管理監督機制,無法保證監測數據客觀準確由于缺乏對運營商的監督管理機制,社會上很多不具備運營資質的中、小環保企業涌人在線監測市場,以低廉的價格承接在線監測業務并進行轉包。其技術力量和利潤無法支撐售后維護和后期運營,無法提供令企業和環保管理部門滿意的售后服務,既擾亂了市場價格,也使安裝、運行、售后維護質量得不到保證。
4.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應該采取的對策與措施
4.1提高認識,賦予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監測數據合法地位實施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是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落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措施的重要依據。為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國家規定企業沒有完成減排任務,超標、超總量排污,將對企業實施限產減排或關停處理;區域沒有完成減排任務,將實施區域限批;行業沒有完成減排任務,將實施行業限批。要求在確定“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措施時,必須以自動在線監控設施取得的數據作為唯一的核定標準。因此,確定其合法、有效的法律地位是強化污染源在線監測管理的前提條件。
4.2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責任分清,使運營、維護工作規范有序建立從中央到地方逐級管理體系,將污染源在線監測與預警系統進行規范化管理。制定全國統一的《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及運行管理實施細則》。對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的儀器設備要求、安裝、使用、維護管理、數據報送等有關內容做出明確規定及操作技術流程手冊,嚴格把好質量控制關。明確企業(排污單位)、運行維護機構和環保部門三者的責任。對在污染源在線監測設施運行及數據報送等方面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提出統一的要求和處罰標準,使監管工作有法可依。
4.3建立從國家到地方逐級系統設施建設基金。保障系統運行正常運行為確保污染源監控與預警系統正常運轉,根據《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有關法規,污染源在線監測設施屬污染治理設施的一部分,符合《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中有關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使用方向和要求,國家在上繳的排污費中,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排污費用,設立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設施建設基金,對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與預警系統的建設、運行管理、技術和政策研究、相關培訓等進行補助。
4.4加強污染源在線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同環境質量監測體系有效聯系起來在污染源在線監控管理方面,明確環境監測部門與環境監察管理部門在其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需要完的工作任務和承擔的責任。環境監測部門主要負責加強自動在線儀器的性能檢測,把好儀器設備質量關及在線監測數據的對比,使安裝的在線儀器設備很好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環境監察部門主要抓好環境監察環節,切實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和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尤其應加強對運營商的系統維護方面的監督核查工作,對從事在線監測業務的系統集成商實施資格認證,使已安裝設備能真正發揮作用。在此基礎上,通過與環境質量監測的有機結合,為環境管理和突發環境事件的監測預警及時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和信息。
4.5加強污染源在線監控技術和管理方面人員的培訓為能夠及時掌握國內外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發展的方向和動態,及時掌握污染源在線監測新的先進管理技術和管理經驗,國家環境保護部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應進一步加強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系統建設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培訓。定期組織多層面、全方位的多元化污染源在線監測建設、操作規范及管理方面的經驗交流及人員培訓,為建設我國先進的工業污染源在線監控與預警體系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安裝技術規范(試行)[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10.
[2]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驗收技術規范(試行)[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10.
[3]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007,10.
[4]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試行)(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10.
[5]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編.中國環境統計年報(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12
[6]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上海市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安裝運行管理暫行辦法[R).上海市環境公報.2002.
[7] 關于印發<深圳市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系統管理辦法)的通知,深環[2004)321號[R】.深圳市環境保護局.004,10.
[8] 高緩芝編輯.‘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認識與體會匯編[R).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07,05:191—96.
[9] 陳斗,李星.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第三方運營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8,20(1):4.
[10] 陳建江.對我國環境自動監測的思考[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7,19(1):l一3.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