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工藝在廢水脫色中的應用
摘要:某污水廠原有廢水處理工藝難以使出水色度穩定達標排放,且存在加藥量大,導致的三氯甲烷超標的風險。采用臭氧工藝對廢水進行脫色處理改造,結果表明,改造后的臭氧處理系統穩定,效果良好,對色度、COD 的去除率分別為70%、15%,滿足去除色度和遠期去除惰性COD 的要求,減少后續藥劑的投加量,出水水質達到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 31/199-2009)二級排放標準。臭氧系統運行費用0.39 元/m3,整個運行費用比改造前減少0.07 元/m3。
關鍵詞:臭氧;脫色;三氯甲烷;技術改造
排放廢水中含有很高的色度,不僅影響接納水體的美觀,特別是嚴重影響太陽光的投射而妨礙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必須使廢水出水色度達標排放。目前,國內外常見的脫色方法有混凝脫色、吸附脫色、臭氧氧化、膜分離技術等[1],采用常規的混凝脫色法不能有效達到脫色的效果,而且產生大量污泥需二次處理,吸附脫色具有選擇性,價格較高,再生困難等問題,膜分離技術主要存在膜堵塞,膜污染和投資高的問題[2]。
臭氧是一種極強的氧化劑,能有效去除色、臭、味、酚氰、惰性COD 等,目前利用臭氧技術脫色,在染料、制漿、檸檬酸行業已有相關文獻報告[3-4],這些文獻大都處于試驗研究階段,工程上應用較少,工程上應用臭氧技術主要集中于深度處理和回用方面[5-6]。本文利用臭氧技術用于廢水的脫色處理改造項目,使其出水色度達到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 31/199-2009)二級排放標準規定的色度≤50 倍。
1 原工藝及存在問題
1.1 原有工藝流程
原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各用戶排放廢水經混合均化后進入中和池,進行pH 調整至6~9,后出水自流入缺氧池,在反硝化菌作用下,并有外加的乙酸提供能量,將硝態氮變成氮氣從水中去除,并在缺氧條件下大分子物質改變成小分子結構,提高其生化性,缺氧池出水流入曝氣池,進行含碳物質的生物去除和生物硝化作用,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缺氧池進口,防止硝態氮在二沉池發生反硝化,造成污泥上浮,并使生物系統的活性物質濃度保持恒定,二沉池出水進入氣浮池,以提高出水中與懸浮物有關的污染物指標的去除率,實現深度處理,為保證出水色度達標,出水投加次氯酸鈉進行氧化脫色,后投加亞硫酸氫鈉確保出水總余氯達標,剩余污泥脫水后外運焚燒處理。
圖1 原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Fig.1 Flow chart of origin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1.2 存在問題
廢水經生化+氣浮處理工藝后,雖然能保證COD、BOD5、TN 能達標排放,但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1)出水色度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污水廠有機廢水的進水色度高,發色成份復雜,尤其是有一家客戶有機廢水色度高達3 000 度左右(鉑鈷比色法)。雖然污水廠生物處理工藝和后續的氣浮裝置對色度有一定的去除率,但去除率僅約為28%,氣浮池出水達250~300 度(鉑鈷比色法),為此采取了在出水調節池前投加次氯酸鈉的方式,進一步去除色度,保證出水色度達標。
(2)三氯甲烷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污水廠進水有機廢水色度波動大,實際運行中往往造成次氯酸鈉過量投加,投加量達11~15 t/d,經過最近一個月的統計,發現在出水調節池前加入次氯酸鈉后,三氯甲烷的日平均負荷增加了177%,這不僅造成加藥量的浪費,而且造成三氯甲烷超標風險。
(3)污水廠事故池利用率低。高色度廢水被儲存于事故池,后逐步稀釋進入處理系統,削弱了污水廠對其他超標廢水應急接收能力。
2 工藝改造
2.1 工藝水質、水量
考慮到遠期對排放標準的提高,以及污水廠擴建的影響,設計臭氧處理水量2.5 萬m3/d,臭氧工藝設計進水水質及排放標準見表1。
表1 臭氧工藝設計進水水質與排放標準
Tab.1 Design influent quality and discharge standard
2.2 工藝流程
改造后的工藝流程如圖2 所示。廢水經生化+氣浮處理工藝后,進入臭氧接觸池,氧化脫去水中的色度,遠期也可滿足去除惰性COD 的要求,保留次氯酸鈉和亞硫酸氫鈉加藥投加系統,確保進水色度波動較大時,出水色度等指標能穩定達標。
圖2 改造后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Fig.2 Flow chart of curr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2.3 主要構筑物及其工藝參數
臭氧接觸池:平面尺寸23.4 m×8.2 m,有效水深7.0 m,1 座2 格,接觸時間55 min,臭氧投加量18~25 mg/L。
臭氧制備間:平面尺寸25.0m×15.7m,內設臭氧發生器1 套(含氮氣投加系統,臭氧發生系統,臭氧投加與擴散系統、臭氧尾氣破壞系統、供配電系統,儀表與PLC 控制系統、管道系統等,考慮到遠期去除惰性COD 的要求,預留3 套空位);空壓機系統1 套(包括空氣壓縮機,后冷卻器,空氣儲罐,過濾器等),冷卻水系統1 套(包括冷卻水循環泵,換熱器等)。
液氧儲存區:新增1 套儲罐,V=30 m3,儲罐與道路的間距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定》。
3 運行結果
3.1 色度去除效果
經過2 個多月的調試,臭氧系統進入了穩定運行期,目前考慮到水量和經濟原因,臭氧處理系統只運行一條線。由圖3 可知(圖中數據為10 月2 日~11 月1 日),臭氧對色度去除效率在65%~75%左右,而10 月3 日時,臭氧對色度的去除率不到50%,盡管當天加大了臭氧的投加濃度,但分析發現色度去除率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提高,也只有52%,分析發現10 月3 日的進水量為15 687 m3/d,進水色度306 度(鉑鈷色度),而設計的每格臭氧系統的處理水量12 500 m3/d,色度250 度(鉑鈷色度),進水色度負荷遠遠高于設計值,這可能是導致色度去除效率低下的原因。
圖3 臭氧對色度的影響
Fig.3 Effect of ozone on effluent color
廢水經臭氧氧化后,出水色度還在40~100 度左右,為此,還需投加次氯酸鈉進行進一步的氧化脫色,投加量約3 t/d,出水井色度都在32 度(鉑鈷色度)以下,三氯甲烷小于0.03 mg/L,10 月中旬環保部門監測結果顯示,色度為35 倍,COD 為60 mg/L,臭氧系統已通過環保驗收。
3.2 COD 去除效果
惰性COD 很難通過生物方法去除,臭氧的強氧化性可以有效去除一定惰性COD,從圖4 可以看出,臭氧工藝進水COD 約70 mg/L,出水COD 約為58 mg/L,COD 去除率約在15%左右,可滿足遠期COD 排放標準提高的需要,目前,COD 排放標準為小于100 mg/L。
圖4 臭氧對COD 的影響
Fig.4 Effect of ozone on effluent COD
4 工程效益分析
4.1 投資費用
整個工程總投資約為2 000 萬,其中土建350萬,設備、材料費用1 200 萬,其它費用(工程安裝費、設計費、管理費等)約450 萬。
4.2 運行費用
改造前后系統的實際運行費用比較見表2,表2只比較臭氧系統和后續加藥運行費用,不考慮折舊也不涉及到前端處理運行費用。
從表2 可知,新建臭氧工藝后,雖然增加了臭氧電耗等運行費用,但大大降低了藥劑成本,處理系統的總費用比改造前節約了0.07 元/m3,并且臭氧系統操作簡單,易于控制,減少了改造前藥劑投加的人力。
表2 改造前后運行費用比較
Tab.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cost before and after
4.3 社會及環境效益
污水廠改造完成后,不但有效解決出水色度,三氯甲烷的不達標問題,消減了排入水體COD 的總量,而且有利于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
5 結論
采用臭氧工藝能夠滿足污水廠對色度達標處理和遠期去除部分惰性COD 的要求,臭氧系統運行費用0.39 元/m3,整個運行費用比改造前減少0.07 元/m3,因而具有較強的經濟優勢和技術優勢。
參考文獻:
[1] 汪大翚,徐新華,宋爽.工業廢水中專項污染物處理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2] 陽立平,肖賢明.焦化廢水脫色研究進展[J].工業用水與廢水,2008,39(5):6-10.
[3] 潘尋,胡月容.臭氧處理檸檬酸廢水的實驗研究[J].工業水處理,2007,27(3):31-34.
[4] 方蘭玉,張磊,王欣明,等.利用臭氧對造紙制漿中段廢水處理的試驗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08,24(7):99-101.
[5] 白宇,劉金瀚,甘一萍,等.臭氧-活性炭-反硝化濾池在污水再生回用中的應用[J].給水排水,2008,34(8):49-53.
[6] 王淑梅,陳少華,張召基,等.立體循環氧化溝/ 臭氧活性炭工藝用于污水回用工程[J].中國給水排水,2011,27(20):50-54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