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城鎮的生態環境建設
伴隨著我國小城鎮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一方面,大、中城市為了治理污染,將污染嚴重的企業、車間或工序轉移到小城鎮;另一方面,分散在農村的鄉鎮企業把企業搬遷到小城鎮的同時,也將污染集中到小城鎮。小城鎮承接來自城鄉兩方面的污染,再加上其本身建設中缺少環保意識,規劃布局不當,環保基礎設施落后,居民素質不高,環境管理相對滯后等原因,造成小城鎮生態惡化、環境污染嚴重。
一、小城鎮生態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1.1人口增加迅速,自然資源形勢嚴峻
目前我國人口將近13億人,人口的增長加劇了對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及各種資源的壓力。尤其在小城鎮的土地利用上很大程度還處于一種粗放式發展水平,城鎮建設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種粗放式發展一方面造成土地資源浪費閑置,利用集約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制約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影響了小城鎮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自然環境遭到破壞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不斷發展變化,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城鎮的自然生態環境。其中,資源的粗放型開發和利用是造成小城鎮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重要原因。生產資源浪費大,未轉化為產品,而轉化成污染物進入自然環境,增加了環境污染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1.3環境質量下降
水體污染:目前,我國小城鎮廢水處理率不足三成,大量的帶有各類污染物的廢水、污水排入全國的江河湖泊,水體污染嚴重。
固體廢棄物污染:隨著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產生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量也隨之成倍增長,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有毒有害固體廢物的數量仍在增加,對環境危害十分嚴重。
1.4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我國農業生產主要是依靠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高投入來推動,與美國相比化肥施用量約高出3倍。農用化學物質的大量投入,致使水體、耕地和農產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1.5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環境質量差
目前,小城鎮的基礎設施一般都比較薄弱。居民飲用水大都是地下水,水質較難保證;污水處理能力低,生活污水直接就近排入河流湖泊;環衛設施缺乏,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隨意堆放;清潔能源的使用率不高,居民生活的環境質量較差。
二、引起小城鎮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
2.1大、中城市環境污染的轉嫁
在產業結構調整與城市環境整治過程中,一些大中城市為減輕環境污染,將污染嚴重難以治理的企業遷移到臨近的小城鎮。另外,不少小城鎮為了爭取外部投資,迅速發展地方工業和地方經濟,往往不加選擇地引進投資。這種單純經濟發展觀點破壞了小城鎮生態環境的自然平衡,使小城鎮的環境質量嚴重退化。
2.2鄉鎮企業自身的發展
鄉鎮企業的分布通常比較分散,難以集中進行污染治理。我國的鄉鎮企業,92%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建制鎮,1%分布在縣域,這種“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式的分散格局,雖然可以利用廣大農村的環境容量,但加大了對鄉鎮企業進行集中處理和防治的難度。
2.3居民環境意識淡漠
小城鎮居民大多是農業人口,缺乏城市意識,文化程度義相對較低,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仍保留著農村生活風俗和習慣。同時居民在公共場所隨手扔垃圾,在居民區垃圾隨處亂倒,造成環境的臟亂差。
2.4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
目前我國的小城鎮發展大多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各種功能區混雜,既不利于企業生產,又給居民造成環境污染。由于布局分散,不僅大量占用耕地,浪費土地資源,而且使環境污染的面積也不斷擴散,造成了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
三、小城鎮生態環境建設對策
3.2低沖擊模式建設
低沖擊開發模式(LID)是國外新興的、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推行低沖擊開發模式是城市規劃的重大變革。低沖擊模式反映城市發展與自然保護的和諧統一,既強調發展又注重生態保護,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采取各種手段減輕對生態環境的沖擊和破壞,恢復和重建自然生態,在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
1、限制小城鎮的蔓延性建設,用足城鎮存量空間,減少盲目擴張;
2、小城鎮的建設應相對集中,減少基礎設施、房屋建設和使用成本。強調自身功能的多元性,實現居住、生產、服務的動態平衡;
3、各居住社區應適合于步行,提供多樣化的交通選擇;
4、保護小城鎮的公共空間、綠地水體、自然景觀、文物古跡等,延續城鎮生態脈絡和文化脈絡。強化自然格局的同時,將地方文化記憶融合在城鎮開發建設中,增加地方文化內涵;
5、提高現狀已開發土地和基礎設施的利用率。
3.2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1、小城鎮應堅持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一是嚴格限制或禁止能源消耗高、污染嚴重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技術先導型和資源節約型的產業;二是對新建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保證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三是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注重環保產品和技術的開發。
2、處理好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與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要發揮小城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促進傳統產業和現代支柱產業的協調發展。
3、突出重點,調整產業結構。小城鎮產業的發展要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密切關注周邊大、中城市的產業發展動態,做好與大、中城市的產業配套。使小城鎮產業發展具有一定層次性,形成多元聯動的產業發展格局。
3.3重視綠地系統的建設
1、創造多樣化的綠地系統,各種綠地互相連成網絡,城鎮被綠地楔入或外圍以綠帶環繞,充分發揮城鎮綠地的生態環境功能,改善和表現城市的環境藝術風貌。
2、重視城鎮空間格局現狀和地形、水系、文物古跡等條件,盡量結合山脈、河湖、坡地、荒灘、林地及優美景觀地帶布置各種類型綠地。
3、公園綠地的建設要均勻布置,樹種的配置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長的特征,使物種及其生存環境之間迅速建立食物鏈、食物網關系。
3.4環境保護對策
1、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1)控制小城鎮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超過環境承載力。新建企業必須控制各種污染物排放量符合總量控制規定的排放限值,并加強工業廢氣排放監管力度和治理措施。
(
2)調整能源結構,提倡清潔能源的使用。在城鎮居民和工業企業中加大天然氣使用的普及率。
(3)健全環境管理機制,實行科學管理。加強排污限額管理,實行排污許可證有償轉讓制度。
2、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
(1)減少污染物排放負荷,加快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小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
(2)在企業生產中推廣清潔生產工藝,提高企業水循環使用率,減輕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負荷,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率。
(3)全面推行排污申報登記制度。
3、聲環境保護措施
加強對工程項目的環境質量評價,有效治理和控制噪聲源;嚴格加強建筑工地的管理,在規定時段限制施工;各類功能區聲環境執行的標準和廠界噪聲標準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控制。
四、總結
生態環境建設必須走一條環境——經濟循環發展的道路,堅持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只有把環境保護真止融入到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并成為社會活動的一個自覺行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才能實現環境——經濟系統向著良吐循環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永.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概論.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8
[2]許滌新.生態經濟學,第一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 Forman R T T.景觀與區域生態學的一般原理(李秀珍,肖篤寧譯).生態學雜志,1996
[4]高群主編.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
[5]徐新華,吳忠標,陳紅.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6]陳濤,孫水斌.試論生態建設與生態建設規劃.環境保護科學,1990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