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日本垃圾分類的一點啟示
摘 要: 日本的垃圾分類回收做得很成功,本文主要對他們的成功做法進行小結,希望能為我們的垃圾分類工作帶來一點啟示,同時也對廣州市目前實施垃圾分類工作提出一點建議。
關鍵詞:日本;廣州;垃圾分類;啟示
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有幸到日本考察學習垃圾分類的經驗做法,感觸頗深。日本的垃圾分類工作始于1980年,從最初的簡單分類,到如今的固廢產業,日本的垃圾分類在不斷完善著,如今已成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據稱,日本計劃到2020年實現“零垃圾”的目標。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倡導了一種“3R”生活方式(Reduce,Reuse,Recycle),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是日本循環型社會的重要標志,日本國民從小就接受了這樣的教育: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一、科學細致的分類方法
日本的垃圾分類收集體系體現了政府與市民自治組織、市民之間的高度互動和配合。政府在設計制度時十分仔細、認真,各種考量都非常科學、周到。
日本大街上沒有垃圾桶,垃圾要在規定的時間放到規定的地方,這就是日本垃圾的“雙規”,并且垃圾分類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大到不同的縣(相當于中國的省),小到不同的社區,都會根據自己的特色制定符合實際的垃圾分類標準。垃圾收集日和時間取決于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每年的12月份,居民會收到一張特殊“年歷”,標記著來年收集不同垃圾的日期。年歷會用黃、綠、藍等顏色來標注。同時日本各市政府會給當地居民一個垃圾分類回收表,指導居民如何分類。此外,社區也會通知居民一周中哪一天收集哪種垃圾。政府給市民不定期配發生活垃圾計劃簡報,只要計劃有變,無論是多么小的變化,都會及時通知市民。
日本的垃圾大致分八類,包括:可燃垃圾、塑料瓶類、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不可燃垃圾、資源垃圾、有害垃圾、大型垃圾。每一大類都有細致的分類指引,據說一個香煙盒,其紙盒外面包的塑料薄膜是塑料,封口處的那圈方便拆開的裝置含有金屬物質,盒子是紙,所以這件東西就要分3類。
二、行之有效的收費體系
合適的收費制度往往能夠成為環保的催化劑,日本將垃圾收費制度深入運行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進了垃圾減量化。日本的垃圾分類收費制度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據不同地域的不同情況分別制定可行的收費標準。
在部分城市,有害垃圾和資源垃圾的收運是免費的,以有利于環境管理和資源回收。可焚燒垃圾和不可焚燒垃圾的收運,則要按垃圾體積付費,每100升付300日元。付費方式是市民到指定地點購買特制垃圾袋,不同容量的垃圾袋價格不同,其價格包括了垃圾收集和處置的費用。塑料袋分為可焚燒垃圾和不可焚燒垃圾兩種,尺寸有10升、20升和40升。目前,廚余垃圾被歸類為可燃燒垃圾,但政府鼓勵市民使用特制的裝置將廚余制作成有機肥料,一些酒店、賓館等產生大量廚余垃圾的經營單位也會使用特制容器處理廚余垃圾,制作成有機肥料后無償交付給農戶使用,這樣也可減少廢棄垃圾的費用支出。
三、精密完善的配套產業
日本的垃圾分類,給我們建設文明城市、培育文明意識樹立了一個標桿,展現了“垃圾分類”概念背后精密的管理和復雜的運營機制。
個人和家庭把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只是垃圾處理的第一步。垃圾處理的第二步是回收車輛分類運輸,有專門運輸報紙、雜志和包裝紙盒的車輛,也有專門運輸罐頭、玻璃瓶和塑料瓶的車輛等。日本在實行計量收費后,為了方便專門車輛走街串巷收集垃圾,特意將其噸位降低一半,但增加了一倍的運輸車輛。第三步,垃圾最終到達處理工廠。不同的垃圾處理廠專長不同,有處理可燃垃圾的、有處理有害垃圾的、有處理大型垃圾如家用電器等、有處理塑料瓶的等等。
如此大的工作量和就業機會,使得日本的回收產業吸引了大量的回收公司。垃圾的回收工作并非由環衛部門進行處理,而是各大回收公司負責。但在奉行生產責任延伸制的日本,很多回收公司都是由生產企業直接建立的。如造紙廠會建立處理紙類的回收公司,同時回收后的紙張可以直接生產為再生紙,實現產業的循環。
四、全面到位的宣傳措施
在日本,市民如違反規定亂扔垃圾,就是違反了《廢棄處置法》,會被警察拘捕并課以3萬-5萬日元的罰款。但現在,垃圾分類投放已經成為日本民眾的一種自覺行為,即使沒人監督也會嚴格執行。
這樣的結果與日本政府的環保管制和宣傳得力是分不開的。從幼兒園到老人各個年齡層在學校、社區、家庭、單位、野外等多種場所進行環境教育和環境學習。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普通的環保知識,并以此來督促自己的父母長輩自覺遵守,所謂“小手拉大手”。時至今日,當時的幼兒已成為家庭的支柱,垃圾分類的習慣和環保意識也深深植根于每個家庭當中,然后母親再手把手教下一代。幼兒園也采取各種措施不斷加強教育和宣傳,注重培養孩子的認真分類精神,如要求家長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顏色圖案不同的包(書包、裝各種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裝餐具的包、裝毯子的包等),然后A包多少厘米長,B包多少厘米寬,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內,等等。以培養孩子的認真精神、鍛煉孩子分類能力的第一步。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以及對待此事的認真精神,很值得我們借鑒。一項制度的有效執行,需要公民發自內心的擁護和良好的公民意識,好的制度源于順暢的操控系統,日本的垃圾回收就是一個高效的運轉系統。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職位,垃圾面前人人平等。沒有完整的收購、運輸、銷售、加工、成品市場等產業體系的支持,垃圾分類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只能是勞民傷財的空忙。
就廣州市垃圾分類推廣的現狀而言,除了繼續完善各種配套設施、相關法律法規及產業鏈,主要應該在宣傳上下功夫,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形式多樣化,使垃圾分類深入人心直至成為一種習慣,將宣傳轉化為生產力。
通過各種媒體進行的宣傳教育,雖然營造了垃圾分類的濃厚氛圍,大家都知道有垃圾分類這回事,但真正懂得并實施垃圾分類的居民只占少數,許多居民甚至認為這是政府的“又一項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無法深入理解垃圾分類的原因和意義。長期以來,我們的垃圾都是由政府在默默地處理,除了少部分跟垃圾有接觸的居
民外,很多居民并不知道垃圾被運往哪里,也不知道垃圾是怎么處理掉的。這種情況下讓居民去實施垃圾分類,等于是給他們“添麻煩”,也就不可能去認真配合了。各種各樣的垃圾分類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增進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的了解,但有很多居民是為領取免費的垃圾袋或各種禮品而去的,分類垃圾袋拿回家了照樣不分類扔垃圾。在開群眾座談會中我們了解到,有的居民按照要求將垃圾進行分類了,扔到樓下垃圾桶內又被混合收集了,分類的積極性大大受挫。
在宣傳方面,可依托居委或物業加大居民宣講會的密度和力度,定期舉行針對居家老人和主婦們的講座,認真解答居民的各種疑問,讓大家從心底里去認同垃圾分類的理念,了解垃圾分類的知識,這樣才更容易在行動上去自覺執行。以學校為輻射中心,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從而去帶動和督促家人也形成好習慣。針對幼兒園學生、小學生、中學生,采取不同的宣講形式,將垃圾分類的知識和習慣融入課堂、游戲、課外作業中,帶回家庭里,同時家里的老人或主婦也在小區或居委了解到垃圾分類知識,這樣家庭成員之間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督促,能夠更好地促進垃圾分類,社會的基本細胞單位做好了,整個社會也就不愁做不好了。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他們更容易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可以作為宣傳隊伍的補充力量,開展豐富有趣的宣傳活動。
垃圾分類的宣傳要做到全面、深入、反復、細致入微,這也是垃圾分類本身的繁瑣性所需要的。宣傳做好了,居民素質提升了,配套設施和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了,垃圾才能夠真正實現 “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