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污染 應重視并規制電子垃圾的污染問題
與空氣、水和土壤等污染相比,電子垃圾帶來的污染更為隱秘,且還未納入環保部門的監測范圍。據報道,從北京到河北再到廣東,潛藏著一條隱秘的地下電子垃圾產業鏈。初步估算僅北京便吸納了30萬從業者,每年產值70億元。它對空氣、水體和土壤造成了嚴重污染。
日本民間機構富士經濟發表的一項2010年全球市場調查顯示,白電、廚房家電等43個品類產品的世界銷量達31億5448萬臺,中國市場所占比例為23.4%,位居第一。中國家電總產量占世界85.3%。據我國商務部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12月9日,以舊換新銷售量和回收量突破3000萬臺。可見中國廢棄電子電器回收,主要特點是量大,對應的是正規拆解公司能力不足,這既包括這類公司數量滿足不了這么大的拆解量,也包括拆解技術需革新等問題。
廢棄電子電器回收的發展跟其他行業一樣,良好的制度設計及完備的法律是此行業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市場與民間應充當主力。我國法規正不斷完善中,2011年頒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2012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發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我國開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繳納該基金的對象為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其中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含自主品牌生產企業和代工生產企業。
但,拆解企業的發展仍存在獲得補貼緩慢、受龐大隱秘產業鏈影響等問題,并且隱秘回收產業鏈不僅影響正規拆解行業的發展,而且也威脅著環境保護。如廢棄冰箱壓縮機和箱體隔熱材料中的氟利昂,要想不對環境產生危害,就需回收到專門的儲藏罐中。類似的還有,電視機顯像管中的玻璃物,含有氧化鉛。這些物質要在拆解基礎上被充分分解掉才能保證不危害環境。這還只是第一步,在有害物妥善分解后,還需進一步對一些材料進行處理使它們能進入再生環節,循環使用。
而這不僅需要嚴格執行現行法規,以及技術革新,也應重視最初的源頭,日本的做法是消費者也承擔部分拆解費用,如廢棄的電子垃圾送去拆解,普通居民需付費。我國目前則主要是由企業來繳納基金,再把這些基金作為補貼的形式發放給拆解企業。相比起來,這樣的中間環節較多,有時效率會受到影響。或許有人會說,讓居民自己出錢會增加他們的負擔,但是廢棄電子電器垃圾的回收人人有責,而且適當付費可以不斷促成一些謹慎的消費,讓人們不斷加深對環保的意識。
最終,電子垃圾的回收進行如何,還得看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推進,目前對非法的非正規拆解力量的打擊,主要靠地方,而地方在GDP驅動下顯然有時不能以一種整體意識來對待。這顯然也需環保權力垂直化的不斷加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