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環保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
導讀: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位于廣西南部。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是以寧明縣的花山巖畫為中心。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目前面臨著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給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因素。
關鍵詞: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生態保護區,左江
1.壯文化生態保護區概況:
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位于廣西南部,區域包括寧明縣的馱龍鄉、城中鎮和明江鎮,總面積為35677.65公頃。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是以寧明縣的花山巖畫為中心,包括珠山、龍峽山、達佞山、高山五個巖畫點及其周圍的區域,核心保護區面積為210公頃。保護區地區生產總值現行價2004年53469.9萬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04元,其中: 第一產業產值22283萬元,占生產總值的41.67%,第二產業產值16952.5萬元,占生產總值的31.7%,第三產業產值14234.4萬元,占生產總值的26.62%。該區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隨著當代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逐漸發展,它們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但仍然屈居二、三位。 [1] 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目前面臨著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保護區內的花山巖畫為國家的重點保護文物,目前正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多是土壤稀少、亂石散布的石灰巖生態脆弱區,石材豐富、植被稀少是該區的一大特色,過度開發會引起整個區域的生態破壞。
2.保護區環保與經濟產生矛盾的原因
2.1脆弱的自然生態環境與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
生態保護區資源豐富多樣,質量優良,給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因素。但其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受到外界干擾時,恢復能力較弱。一旦無序開發破壞,即發生退化和逆向演替現象,難以自然恢復。我國長期采用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高投入,低產出。造成了對資源的大量浪費,同時排放出了過多的污染物質,也加重了對環境的負擔。
2.2人口不斷增長和環保意識薄弱
環境是人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又是發展生產的物質來源。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當人口不斷增長后,所必需的生存物質也將激增。當發展難以滿足需求時,勢將無計劃、無序向自然環境索取資源,經濟在以環境被破壞為代價中求發展。加之生態保護區所在地一般處于偏僻位置,經濟相對落后,人們普遍環保意識比較薄弱,發展經濟往往成為首要選擇,這給環境保護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
2.3 環境保護制度缺少創新和補償機制
目前我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的一種導向就是:環境保護是政府的事,消費者和企業則是制度的被動的遵守者,缺乏自覺遵守制度的創新和補償。一旦制度出現了漏洞或監管不力,就會出現鉆政策的空子情況。這說明現行部分環境保護制度確實需要完善與創新,如有嚴格的約束制度,一旦企業或個人的違約成本超過收益,在面臨著成本與收益的權衡上,企業或個人必然會作出理性的選擇。可見,增加主體的違約成本是制度創新的根本點。同時,環境破壞對企業而言只是一種外部不經濟性,短期內常常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不產生直接影響,因而企業缺乏對環保技術需求和對環保改造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3.實現環保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措施
3.1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人口增長過快會導致一系列資源環境問題。。要嚴格控制人口總量,轉變傳統的生育觀念,降低出生率,控制人口增長,同時相應要提高人口素質。目前保護區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較低,提高人口素質,可以增加他們工作的機會,有利于促進保護區的經濟發展。其次可以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通過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增強農民的產業技能、務工技能和創業技能,能很好地減輕人口對生態環境建設的壓力。再次提高人口素質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對資源的盲目和破壞性利用,擴大資源環境對人口的承載力。
3.2發展相宜的產業,進行保護性開發
進行保護性開發,是實現保護區環保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如果單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去管理或單從發展經濟的角度去談發展,最終都無法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環境與產業發展有著極高的相關度,產業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會間接影響環境系統。在對保護區進行保護性開發時,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利用生態環境和文化獨特優勢,發展相宜的產業。對那些低效率、易破壞生態環境的產業應該低投入或者退出。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自覺發展生態產業,打造出一批有優勢的主導產業,這不僅有助于恢復生態循環和減輕環境壓力,同時還促進經濟的發展。目前,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以打造“花山巖畫”為品牌開展壯文化生態旅游、以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的發展、依托豐富“四棵搖錢樹”資源加工業的發展以及新技術澎潤土采礦等,這些主導產業的選擇和進一步發展是變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實現環保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
3.3創新環保制度,對經濟結構實行戰略調整
將經濟激勵與約束機制引入環境保護制度,運用價格與利益機制給經濟主體提供充分的激勵,實現生產、消費與環境保護的協調一致。對經濟結構的戰略轉移實行調整,淘汰落后生產力,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綠色經濟,促進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綠色消費,發展先進的生產力。格式。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必須堅決摒棄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求得的粗放型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左江壯文化保護區內的主要工廠布局在馱龍和縣城,工業污水基本上直排至明江。特別是在冬季和春季,糖廠正值榨季生產高峰期,工廠每天排入明江的污水有1~2萬噸,使明江水質下降,COD、BOD、PH值(6.6~7) 、氨氮等都明顯超標。因此,政府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嚴禁工廠企業超標排放。取締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企業,對重點資源開發區要施行強制性保護、對生態環境良好區要施行積極性戰略,加速區域生態質量的恢復和生態環境重建。重點發展以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為特征的綠色生產力。
3.4提高環保的技術水平,加強環保意識
加大環保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斷提高環保的技術水平。要依靠科技,大力開發、推廣和應用先進適用的生態“友好型”實用技術。集中力量研究開發一批對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技術,提高可持續發展技術水平和能力。 [2] 鼓勵和支持企業采用高新技術,使用新型能源。加快建立和完善以開展清潔生產為重點的工業污染綜合防治模式,走低能耗、物耗、少排污的清潔生產發展道路。格式。
要以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作為生態教育示范基地,開展環境保護的宣傳活動,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和教育,樹立全民環保意識,使群眾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自覺參加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
參考文獻:
[1] .黃建清,胡衡生等.左江壯文化生態保護區土地可持續利用研究. [J].改革與戰略,2007(5):72-74.
[2] 廖赤眉,嚴志強,胡寶清等 .可持續發展導論.[M]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