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下產業結構調整文獻綜述
導讀::英國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書》[1]首次提到了“低碳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成為其中重點。
關鍵詞:低碳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文獻綜述
英國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書》[1]首次提到了“低碳經濟”,幾年來,這個概念已經被世界大多數國家接受和認可,研究成果也日趨豐富。低碳經濟的發展涉及經濟研究的各個方面,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圍繞低碳經濟方面展開了大量的研究,產業結構調整成為其中重點。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需要新的產業結構模式支撐。因此,改變傳統產業結構,發展合理的產業模式是當前發展低碳經濟的重中之重。本文對國內外重要文獻進行梳理,首先簡述了低碳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內涵,然后闡述低碳經濟下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研究,接下來舉部分行業在低碳經濟下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研究,最后評價文獻并得出相應啟示。
一、低碳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內涵
(一)低碳經濟的內涵
英國在《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2]的白皮書中提出,低碳經濟(Low Carbon Economy)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隨著研究的不斷進行,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低碳經濟的概念給予了不同的表述。國外一些學者對低碳經濟進行更加深入的定義:低碳經濟是一種后工業化社會出現的經濟形態,核心是低溫室氣體排放(Low Greenhouse) 低碳經濟是能夠滿足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挑戰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3]。牛文元(2009)[4]、賀慶棠(2009)[5]等認為,低碳經濟是綠色生態經濟,是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和低碳發展等經濟形態的總稱,低碳經濟的實質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區域的清潔發展、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國內學者將低碳經濟的發展與經濟的其他方面聯系起來。袁男優(2010)[6]低碳經濟由低碳技術、低碳能源、低碳產業、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5個要素構成。發展低碳經濟有低碳社會、低碳市場、低碳產業3個切入點。作者將低碳經濟劃分為三個切入點,低碳產業是其中之一,為能更好的發展低碳經濟必須進行產業調整,本文將從低碳產業調整方面文獻進行梳理。
(二)產業結構的內涵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產業結構調整則是經濟結構調整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新一輪的經濟變化需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低碳經濟的提出,使得當前全球范圍內正在進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要與世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將工業為主導的產業作為產業低碳化發展基點和抓手,通過實現產業節能、產業增加值、提高產業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內容,改善我國經濟不可持續發展和產業高能耗的態勢,緩解我國在低碳國際標準形成過程中面對國際經濟新秩序所帶來的壓力,以實現低碳經濟的中國含義。蘇偉(2010)[7]對我國而言,低碳經濟給當前的節能減排、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抓手,為我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供了一個新的市場動力。有學者指出我國實行低碳化要從產業結構調整角度,應發展碳強度絕對值小、邊際碳強度有下降趨勢、并且發展潛力較大的產業。
(三)碳排放與產業經濟調整的關系
近十幾年來,國內外圍繞碳排放與經濟增長、能源消費之間關系進行大量研究,許多學者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證明了碳排放量與產業結構存在一定的關系,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二氧化碳的排放有著直接的影響。NoamBergman,Nick Eyre(2011)[8]指出英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國內能源消耗占四分之一環境保護,傳統節能減排方法與發展新能源產業相比具有直接、低成本的優勢,但是發展新能源產業對低碳經濟的發展具有間接的社會效應,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他們通過分析論述得出新能源產業在未來的低碳經濟發展中將扮演著重要角色。
馬 艷,嚴金強,李真(2010)[9]發展低碳經濟最根本的是要從生產方式的技術變革入手,將技術結構調整與發展低碳經濟有機結合。根據部門內部不同的技術類型,資本技術構成可區分為低碳型技術構成和高碳型技術構成。技術類型、產業結構是影響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
鄒秀萍[10](2009)等利用1995年~2005年中國30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定量分析了各地區碳排放與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能源效率之間的關系,碳排放量與第二產業比重呈N型曲線關系。隨著第二產業產值比例的增加,碳排放量呈現出先上升,再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后又上升的變化趨勢。由文獻可以得出產業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碳排放量,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是切合發展低碳經濟的要求。
(四)低碳經濟下產業結構調整研究路徑
我國傳統的產業結構存在一定的缺陷,已不適合低碳經濟發展的需求,加快轉型與產業結構提升是我國面臨的重大任務。在發展低碳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研究路徑方面,國內外學者同樣進行了大量的努力。
M. Evans(2003)[11]指出國際碳排放交易將降低減排成本,加大對碳環保經濟的投資,促進碳環保投資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蔣明麟(2010)[12]從國家層面講,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一產、二產和第三產業之間發展比例的調整,一、二、三產業內部的各個行業發展的比例調整問題,為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探索有力的途徑。
薛云偉(2010)[13]低碳經濟是一種經濟發展方式的選擇。我們要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就要加快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歸根結底環境保護,要走低碳發展之路怎么寫。第三產業是低耗能、低排放的行業,附加值高,有助于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和刺激消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
李宏岳(2011)[14]以低碳經濟為依托助推產業結構升級,中國將轉向更為高效的制造業和低碳產業結構,這有利于中國保持國際貿易領域的持久競爭力,并提出低碳經濟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路徑:1)調整產業結構,依靠升級構建節能降耗型產業體系;2)大力培育新興低碳產業;3)大力培育新興低碳產業;4)低碳產業發展需要技術和市場緊密結合。
張麗峰(2010)[15]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措施:1)打造新的低碳產業鏈;2)積極推進高碳產業從高能源消耗向低能源消耗轉型;3)大力發展新型低碳產業;4)致力于提高低碳技術;5)建立排放交易市場機制;6)建立健全法律制度體系;7)其它配套政策。
郭晶(2010)[16]低碳目標下城市發展方式轉型的關鍵在于產業結構調整和空間結構優化的協調。實現產業結構“低碳化”轉型的過程中的主要三個經驗:1 )調整傳統產業,發展都市型工業;2 )推動知識型產業發展;3 )拓展高新技術產業。
發展低碳經濟有不同的路徑選擇,大多數學者認為三大產業的調整、三大產業內部各個行業發展比例調整以及發展新興產業都可以優化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
二、低碳經濟下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研究
Lin Sue J., Lu I.J., Lewis, Charles(2007)[17]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分析了生產力和平均能耗情況,設計了關于經濟、能源、環境質量的灰色關聯等級評價指標體系,指出應調整產業結構,為了減少能耗,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應由高能源密集型產業向低碳產業轉變。Koji Shimada, Yoshitaka Tanaka, Kei Gomi, Yuzuru Matsuoka(2007)[18]闡述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在地方制定的長期低碳經濟發展方案,并指出為了達到目的,社會經濟及產業結構的變化和技術措施是必要的。同樣,國內學者在研究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時認為中國要走向低碳經濟,必須首先對現有的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這是實現低碳經濟模式的前提及有效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環境保護,中國經濟發展取得顯著績效的同時也出現了資源消耗、碳排放增加等問題,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碳排放國,很大原因在于我國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行業發展比例不協調等。陳春(2010)[19],產業結構調整對低碳經濟的影響很大,德國的第一產業單位產值每增加1%,其單位產出的碳排放量會增加15%。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要求有合理的產業結構,既可以維持經濟增長又保證低碳排放,所以發展低碳經濟必須調整產業結構,而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仍有較大問題。趙明(2010)[20]在大的經濟背景下,中國的工業化與信息化,催化和加速中國經濟從生產要素和投資驅動型向創新經濟型發展轉變。我國也已進入“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正在大力推動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低碳經濟等新興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變。林君暖(2011)[21]因我國經濟轉型的需要,在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認為產業結構調整需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的基本現狀,并且依靠國家戰略與政策的引導、能源結構優化、傳統高碳產業改善、科技進步等一系列輔助策略。劉再起(2010)[22]要發展低碳經濟,必須視國情合理選擇主導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在中國,第三產業的發展不但不會增加而且會減少碳排放量,所以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環境保護,加快調整力度與步伐。綜上學者的觀點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已是當務之急。
前兩年中國經濟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以低碳經濟產業、清潔能源、環保產業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呈現出一番非凡的增長態勢,我們應抓住有利時機堅定不移地推動節能減排產業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低碳經濟條件下部分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對策研究
在目前狀態下,中國應主動向新型產業結構調整,例如新能源、低碳技術產業、有機農業產業、環境概念產業等,在不同產業內部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各國研究的重點。尤其這幾年,世界各國都加大此項研究的力度。從西方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實踐來看,主要包括構筑產業結構低碳化、能源結構優化、產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金融創新等諸多領域怎么寫。我國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對不同產業如何進行調整以適應低碳經濟發展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吳垠(2009)[23]指出低碳經濟條件下的新興產業革命本身即意味著對現有產業制度進行創新,其核心在于改善現有高碳經濟條件下產業制度的兩個維度:即“高碳產業鏈條”與“高碳產業結構”。首先是縮短能源、汽車、鋼鐵、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產業所引申出來的產業鏈條,把這些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低碳化”或降低其創造的單位GDP的碳強度。劉德偉,李連芬(2011)[24]通過考察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產業政策的低碳經濟指向,認為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旨在保增長的基礎上調結構,實現傳統產業低碳化;培育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旨在變換經濟增長的產業重心,實現主導產業低碳化。在行業上,低碳經濟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個行業;在技術上,涉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這些技術的創新,將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而且,低碳經濟的發展還將改變產業價值鏈的分布,當價值鏈的分布從資源型企業向高技術產業傾斜時,即向掌握低碳經濟核心技術的環節和鏈條傾斜時,將推動以低碳經濟為主要特征的新興產業的發展。因此環境保護,低碳經濟將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是助力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
四、對文獻的評價和啟示
從目前的發展形式來看,西方發達國家及其經濟學界在發展低碳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取得很大突破,其中新能源產業及技術調整是研究熱點,開發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究節能方法等都能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進而實現低碳化。近幾年來我國雖然也以進行大量研究,但與西方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研究大多停留在產業結構調整低碳化的探討層面,相關政策建議較為表面,可操作性不強,實踐階段尚待進一步試驗。國內在研究方法上以借鑒國外經驗為主,缺乏對中國含義低碳經濟的適用性,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正確基礎理論的指引,對產業低碳化發展道路選擇不明確,不能確立合理的測度方法。當前我國正面臨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需要形成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以支撐目前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因此,還有待學者們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UK Government.Energy White Paper,OurEnergy Fu-ture:Creatinga Low Carbon Economy.2003.
[[2]]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2003.http://www.berr.gov.uk/files/file10719.
[[3]]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CICED),低碳經濟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
[[4]]牛文元.低碳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突破口[N].中國報道,2009(3):13 -19.
[[5]]賀慶棠.低碳經濟是綠色生態經濟[N].中國綠色時報, 2009(2):8-4.
[[6]]袁男優.低碳經濟的概念內涵[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10(1):43-46.
[[7]]蘇偉.儲亞平副主任帶隊調研低碳經濟發展[J].人大建設,2010(9):25-29.
[[8]]Noam Bergman,Nick Eyre. What role for microgeneration in ashift to a low carbon domestic energy sector in the UK[J]. Energy Efficiency, 2011.
[[9]]馬艷等.產業結構與低碳經濟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19-123.
[[10]]鄒秀萍,陳劭鋒,寧淼等.中國省級區域碳排放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生態經濟,2009(3):34-36.
[[11]]M. Evans.Emissions trading in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link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olicy [J].Energy Policy, 2003(31):879-886.
[[12]]蔣明麟.發展低碳經濟提升建材行業[J].建設科技,2010(5):22-23.
[[13]]薛云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低碳經濟[J].中國普通干部學院學報,2011(4):83-86.
[[14]]李宏岳.低碳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J].經濟問題探索,2011(1):66-71.
[[15]]張麗峰.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對策研究[J].開放導報,2010(2):26-32.
[[16]]郭晶.低碳目標下城市產業結構調整與空間結構優化的協調[J].城市發展研究,2010,17(7):25-28.
[[17]]Lin Sue J., LuI.J.,Lewis Charles. Grey relation performance correlations amongeconomics, energy us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Taiwan [J].Energy Policy, 2007(35) :1948-1955.
[[18]]Koji Shimada, Yoshitaka Tanaka, KeiGomi, Yuzuru Matsuoka.Developing a long-t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 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 [J]. Energy Policy, (2007) :4688–4703.
[[19]]陳春.低碳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研究[J].國外社會科學,2010(3):21-27.
[[20]]趙明.“后危機時代”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研究[J].中國商界(上),2010(196):17-18.
[[21]]林君暖.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J].特區經濟,2011(1):155-156.
[[22]]劉再起.低碳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研究[J].國外社會科學,2010(3):21-27
[[23]]吳垠.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新興產業革命[N].理論參考.2009,18(12):47-49.
[[24]]劉德偉等.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產業政策的低碳經濟指向[J].創新,2011,5(1):63-67.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