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填埋場工程大氣污染源排放處理技術
武鄉縣垃圾衛生填埋場場址位于縣城外的南部山地,豐州鎮史家垴村境內,距規劃城區邊緣直線距離2.1km,距最近的史家垴村為500m。
填埋場施工過程中主要污染為施工人員的污水和垃圾,機械、和挖土、堆土料揚塵;服務期主要污染源為垃圾壓實后垃圾中有機物發酵產生的有害氣體及滲濾液,其次是垃圾運輸、傾倒及覆土產生的揚塵,垃圾壓實等作業設備產生的。服務期滿后,填埋氣是主要污染源,它仍將持續產生10~15年。針對以上污染物排放情況,工程都采取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下面就主要大氣污染源排放情況及防治措施進行介紹。
1.填埋氣
填埋氣是指填入填埋場的生活垃圾中有機物經微生物分解產生的氣體,是衛生填埋場加強管理和嚴格控制的主要大氣污染因子。經計算得第16年時產甲烷量最大,達443.5萬m3,填埋氣中甲烷含量約為60%。估算第16年填埋氣產量為739.2萬m3。 武鄉縣填埋氣排放情況一覽表 t/a
污染源 填埋階段 產氣量(萬m3/a) CH4 H2S NH3
填埋堆體 近期(第5年) 150.9 434.6 2.261 0.0062
中期(第10年) 488.6 1408.1 7.321 0.0201
遠期(第15年) 706.1 2033.7 10.5799 0.029
本工程采用垂直石籠井與水平導氣碎石盲溝相結合,將填埋場內的氣體排出。
垃圾場填埋氣具有一定的綜合利用價值。但是限于武鄉縣的經濟發展狀況,目前難以確定固定的用戶,難以保證綜合利用工程的經濟性。周邊村莊目前的生活水平較低,因而,不考慮填埋氣的綜合利用,直接焚燒放散。
2.粉塵
①填埋場粉塵
垃圾填埋場內粉塵的主要來源有:車輛在帶土的干路面上行駛產生的道路揚塵;干垃圾的傾倒、壓實;干土的挖掘、運輸、傾倒及壓實;干燥天氣較大風力時路面及垃圾填埋表面揚塵。本工程采取在路面及垃圾填埋表面及時噴水的方式抑制二次揚塵的產生。
本項目防塵措施包括:及時清理場地與道路積塵、縮小堆存面積盡量減少露頭垃圾量、表面增濕和遮蓋、設周邊擋風設施、在填埋區四周設置防護網、種植防護林帶等。
②覆蓋料堆存場粉塵
為防止覆蓋土受風侵襲帶來的粉塵污染,在土堆上覆蓋防護網。
3.惡臭
生活垃圾是最重要的惡臭源之一,引起惡臭的主要物質是垃圾發酵氣中的H2S、吲哚類、硫醚類及氨氣等。
本工程通過垃圾層層壓實,每日及時覆蓋土層,可以抑制惡臭氣體逸散,對外環境影響較小。
4.蚊蠅
填埋場是蚊蠅孳生地,由于垃圾堆體內溫度較高,四季都適合蚊蠅棲息和生長。為此,對蚊蠅實行分季度、有重點的殺滅成蟲。填埋場填埋作業嚴格執行作業單元逐日覆土填埋,控制蚊蠅世代繁殖,并且在填埋作業過程中用噴藥車進行噴藥滅殺,減少蚊蠅和鼠類繁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