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和滲濾液的厭氧生物處理
更新時間:2015-08-04 00:32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作者:
閱讀:1899
厭氧生物處理
厭氧生物處理法最早的構筑物是化糞池,在我國某些城市至今使用。近年來,開發的厭氧生物處理方法有:厭氧生物濾池、厭氧接觸法、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及分段厭氧消化等。厭氧生物處理法可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有機負荷高、能耗少,還有剩余能量產出,非常適合高濃度的垃圾滲濾液的預處理。
(1)厭氧生物濾池
厭氧濾池適于處理溶解性有機物,加拿大HalifaxHighway[11]101填埋場滲濾液平均COD為12850mg/L、BOD5/COD為0.17、pH為5.16。將此滲濾液先經石灰水調節至pH=7.18,沉淀1h后進厭氧濾池(此工序還起到去除Zn等重金屬的作用),當負荷為4kgCOD/(m3•d)時,COD去除率可達92%以上;當負荷再增加時,其去除率急劇下降。
(2)厭氧接觸法
為了克服消化不能保持或補充厭氧污泥的缺點,在普通消化池后設置一個沉淀池,將污泥沉淀后回流至消化池,一方面可以保持消化池內污泥的濃度,同時出水中污泥的含量少,水質穩定。
(3)UASB反應器。
UASB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效果明顯。L.Borzacconi等〔1〕用UASB處理COD平均為30000mg/L的滲濾液,獲得10%~60%的COD去除率和30%~60%的氮去除率。在厭氧分解時,有機氮轉為氨氮,且存在NH4+=NH3+H+反應。若pH>7時,平衡中的NH3占優勢,可用吹脫法去除。但厭氧分解時pH近似等于7,因此出水中可能含有較多的NH+4,將會消耗接納水體的溶解氧。
(4)分段厭氧消化
分段厭氧消化工藝根據厭氧消化過程產酸和產甲烷兩階段中起作用的微生物群在組成和生理生物特性方面的差異,采用兩個獨立的反應器串聯運行。第一個反應器稱為產酸反應器;第二個反應器稱為產甲烷反應器。兩個反應器中分別培養發酵菌和產甲烷菌,并控制不同的運行參數,使其分別滿足兩類不同細菌的最佳生長條件。分段厭氧消化工藝克服了單項厭氧消化工藝中兩類微生物的協調和平衡矛盾,提高了反應器的處理能力。
2.1.3厭氧-好氧生物處理法
雖然實踐已經證明厭氧生物法對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的有效性,但單獨采用厭氧法處理滲濾液也很少見。對高濃度的垃圾滲濾液采用厭氧-好氧處理工藝既經濟合理,處理效率又高。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別達86.18%和97.12%。
深圳市下坪固體廢棄物填埋場對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采用了滲濾液—貯水池—氨吹脫塔—厭氧生物濾池—SBR池—排放的工藝流程[13],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國家三級排放標準。整個工藝具有較強的耐沖擊負荷能力,當進水CODCr濃度為10000mg/L~15000mg/L、BOD5濃度為3000mg/L~5000mg/L時,出水各項指標一直比較穩定。出水CODCr、BOD5、NH3-N、TN分別為600mg/L、50mg/L、10mg/L、100mg/L左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