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廢水處理及中水回用
更新時間:2015-08-06 09:07
來源:
作者:
閱讀:2136
長久以來廢水的處理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如何減少廢水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已經成為重中之重了。礦山廢水的循環再用,可以更大限度的提高廢水循環的比例,以達到閉路循環,這是目前國內外廢水處理技術的重點。只有在不能做到閉路循環的情況下,才做部分外排。目前,我國的尾礦回水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濃縮池回水:由于礦廠排出的尾礦濃度一般都較低,為節省新水消耗,常在選礦廠內或選礦廠附近修建尾礦濃縮池或傾斜板濃縮池等回水設施進行尾礦脫水,尾礦砂沉淀在濃縮池底部,澄清水由池中溢出,并送回選礦廠再用。濃縮池的回水率一般可達40%~70%以上。大型選礦廠或重力選礦廠,采用濃縮池回水,一方面可在濃縮池中取得大量回水,減小供水水源的負擔;另一方面,由于提高了尾礦濃度而使尾礦礦漿量減小,因此可降低尾礦的輸送費用。
(2)尾礦庫回水:將尾礦排入尾礦庫后,尾礦礦漿中所含水分一部分留在沉積尾礦的空隙中,一部分經壩體池底等滲透到池外,另一部分在池面蒸發。尾礦庫回水就是把余留的這部分澄清水回收,供選礦廠烘干機廠家使用。由于尾礦庫本身有一定的集水面積,因此尾礦庫本身起著徑流水的調節作用。
尾礦庫排水系統常用的基本形式有:排水管、隧洞、溢洪道和山坡截洪溝等。應根據排水量、地形條件、使用要求及施工條件等因素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所需要的排水系統。對于小流量多采用排水管排水;中等流量可采用排水管或隧洞,大流量采用隧洞或溢洪道。排水系統的進水頭部可采用排水井或斜槽。對于大中型工程如果工程地質條件允許,隧洞排洪常較排水管排洪經濟而可靠。國內的尾礦庫一般多將洪水和尾礦澄清水合用一個排水系統排放。
尾礦庫排水系統應靠在尾礦一側山坡進行布置,選線力求短直,地基均一,無斷層、滑坡、破碎帶和弱地基。其進水頭部的布置應滿足在使用過程中任何時候均可以進入尾礦澄清水的要求。當進水設施為排水井時,應認真考慮其數量、高程、距離和位置。澄清距離的目的是確保排水井不跑渾水。當尾礦受水面積很大,洗砂機在短時間內可能下來大量洪水。為能迅速排出大部分或部分洪水,可靠尾礦庫一側山坡上,在尾礦壩附近修筑一條溢洪道。所有流經排水系統設施的排水井窗口、管道直徑、溝槽斷面、隧洞斷面等尺寸和泄流量需經計算后再結合實際經驗給予確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