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加工業廢水處理
蔬菜加工業廢水有機污染負荷不高,但是,該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泥沙、蔬菜殘渣等懸浮固體及不可生化的物質。因此,可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水解酸化處理單元可將泥沙等懸浮顆粒沉淀下來,同時,部分有機物發生水解,改善了廢水的可生化性;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單元是廢水有機物主要去除單元,具有運行穩定、污染物去除率高、污泥產量低、耐沖擊等優點。
1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超效氣浮池
↑ ↓
蔬菜加工業廢水→格柵→調節池→水解酸化池→SBR生化池→出水“達標”排放
2 污泥處置工藝流程如下:
污泥→污泥濃縮池→帶式壓濾機→泥餅外運
具體流程如下:
格柵、調節池
根據蔬菜加工業廢水的性質及本設計工藝工況要求,廢水在進入調節池前,設置格柵除污機,以去除廢水中的漂浮物,調節池設置氣體攪拌系統,以加速水質水量調節及防止泥砂沉淀淤積。
格柵柵隙:5mm,用以截留大的顆粒物質,調節池尺寸為17 m×7m×4.5m,鋼筋砼結構,該池為地下式,為均化水質并調節水量使后續處理水質穩定而設置,停留時間HRT=2.4h, 池內設二臺潛污水泵,為了防止池底沉淀雜物,設計選用一臺混合潛水攪拌機進行機械攪拌,定期開啟。
氣浮加藥間、氣浮池
底部為氣浮加藥間,尺寸為12 m×6m×3.8 m,氣浮間設有兩套加藥裝置,一套溶氣系統,絮凝劑采用PAC,上部為氣浮池,尺寸為12 m×6m×2.5 m,配套刮渣機及釋放器,氣浮池表面負荷F取4.0m3/m2 .hr,絮凝反應10分鐘,回流比30%,主要去除調理食品廢水中油類物質。當無調理食品廢水排放時,污水直接從調節池提升至水解酸化池。
調節池的廢水用泵提升至初沉池單元,初沉池設置小型污水處理設備加藥系統,將泥沙等懸浮物沉淀下來,改善了廢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續的氣浮機好氧生化處理。
水解酸化池
尺寸為30 m×9 m×4.1 m,鋼筋砼結構,水解酸化池內設2.2m高半軟性填料,污水由單側配水槽進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階段污水中不溶性大分子有機物質經發酵細菌水解后轉化為水溶性的小分子有機物,在酸化階段發酵細菌將小分子有機物轉化為簡單有機物,從而消減污染物負荷,節省能耗,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為后續處理創造有利條件。酸化時間8h。本池設置排泥閥每天1-2次排至污泥濃縮池。
SBR池
尺寸為30 m×9 m×4.1 m,鋼筋砼結構,有效水深為5.0 m,最大潷水深度為2.5m。該池為半地下式,共分三格交替運行,每池內各設一臺污泥泵,一臺潷水器池底設置微孔曝氣器,鼓風曝氣充氧,以滿足池內微生物耗氧需要,出水溶解氧控制在2-3mg/l,本池應根據水質變化定期人工投加營養鹽(銨鹽類)。曝氣器為可變孔曝氣器風量1-3m3/h充氧效率>20%,SBR池工藝運行分進水、反應、沉淀、排水、待機五個工序,五個工序順序運行,運行一次為一個周期,運行周期根據進水水質確定,由PLC控制各個工序。鼓風曝氣要根據水質變化,可選擇進水與曝氣同步進行,進水時不曝氣,進水至一定量時再曝氣三種形式,采用羅茨風機曝氣,曝氣頭采用膜片式曝氣器。
廢水自流入生物接觸氧化池,在充足供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群以廢水中的有機物為營養,通過分解吸收有機物來進行自身的新陳代謝活動,從而達到去除污水中有機物的效果。為保證好氧處理效果,在系統內設置旋混曝氣器及彈性立體填料,以提高切氧效果及增大生物膜的面積,促進微生物的去處率。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要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污泥來源沉淀池回流,這樣保證了反映系統的穩定運行,保持高有機物去除率,有效防止污泥膨脹。
經好氧處理后的泥水混合物進入豎流式沉淀池,泥水混合物在此實現泥水分離,沉淀污泥回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及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排向污泥池;清水經標準排放口直接外排或排向城市污水管網。
濃縮池
物化污泥及生化剩余污泥排向污泥濃縮池,濃縮池上清液自流入調節池,濃縮污泥經泵壓入污泥壓濾機進行脫水處理,濾液回流至調節池,泥餅外運處理;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的產物,是整個污水處理廠的重要組成部分,處理目的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減少污泥體積,達到性質穩定,并為進一步處置創造條件。
污泥濃縮池二座,采用豎流式濃縮形式,兩個污泥濃縮池間歇運行,濃縮時間12-16h,池中心設置進泥喇叭口及反射板,直徑為7.0 m,高為3.6 m,,鋼筋砼結構。SBR池的剩余污泥由污泥泵定期排入,水解酸化池污泥靠重力流入。靜止沉淀后,濃縮后污泥上清液設三層溢流管回流至調節池,污泥濃縮后由污泥泵提升至脫水機進行脫水。污泥濃縮池進泥含水率99%計,出泥含水率97.5%計。
對蔬菜加工業廢水,以12h為一周期,藉助本系統就可獲得良好且穩定的處理效果。同時應根據水質變化隨時調整運行周期,以節約能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