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蘭州化物所馬鈴薯淀粉工業廢水利用獲進展
馬鈴薯淀粉是人們常吃常用的食品原料,但其加工過程中大量產生的廢水卻令人頭疼。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日前在馬鈴薯淀粉加工廢水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由該所環境材料與生態化學研究發展中心材料與農業工程課題組承擔的相關項目最近通過了甘肅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成果鑒定。
據了解,每年9月至10月是我國北方馬鈴薯收獲和加工的高峰期。馬鈴薯淀粉生產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其中最主要的馬鈴薯淀粉分離汁水濃度高、排放量大,化學需氧量高,且由于含有2%左右的蛋白質,若不及時處理,易腐蝕,直接排放又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由于加工期集中、排放量大、環境溫度低等原因,傳統水處理技術均難以解決上述問題,并且普通分離技術提取蛋白效率低,大量廢水排放后,會造成生物資源浪費和嚴重的環境污染。
該課題組成功制備了兩種高效、低成本的具有絮凝、吸附和高分子交聯過濾功能的馬鈴薯淀粉加工廢水專用黏土基絮凝劑,設計開發了一套不間斷抗擾動“反向絮凝—超濾”分離裝置,專業用于馬鈴薯淀粉加工分離汁水(廢水)蛋白提取回收和廢水資源化利用,化學需氧量去除率可達80%,濁度去除率達85%以上,排放出水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三級標準和農業灌溉水質標準,可直接用于灌溉農田和馬鈴薯淀粉加工原料的洗滌。采用反向自過濾裝置,在絮體溶液濃縮的同時能夠保持清水不間斷排出,實現了連續脫水,并可回收含水量在70%左右的粗蛋白。
該裝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目前正在甘肅騰勝淀粉有限責任公司推廣應用。
業內專家表示,該項研究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就一個萬噸級馬鈴薯淀粉企業而言,按照每年處理8萬噸淀粉分離汁水、每噸廢水可提取回收粗蛋白13公斤計,采用該項技術可為企業新增產值936萬元,節約用水7萬噸,免除8萬噸廢水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