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減量化
進入20世紀以后,隨著工業和技術革命的此起彼伏,人類在經濟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就,但同時也造成了貧富不均和資源上空前的浪費。一方面是許多求生存的人對資源的渴求,而另一方面卻是一些人對資源的無度浪費。這種不合理的消費模式抵消了經濟的增長,加劇了全球環境的惡化。美國著名的戰略學家茲?布熱津斯基曾在《大失控與大混亂》一書中憂心忡忡地指出,一股追求在豐饒中的縱欲無度的精神空虛之風開始主宰人類的行為。這種社會倫理和生活方式的最突出的特點是,追求不必要的、奢侈的物質消費,發達國家中的許多居民競相仿效百萬富翁、億萬富翁的消費模式,肆無忌憚地浪費本已十分有限的自然資源;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有人羨慕某些暴發戶和受賄者那種揮金如土、紙醉金迷的生活[1]。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整個社會尚處于由不發達向發達、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同時,我國又是一個特殊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人均資源相對不足。但是,我國消費結構已出現了高消費和不合理消費的傾向。這種不合理的消費模式在吃、住、行、用等方面隨處可見。許多人片面地認為這種高消費和不合理消費可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提供就業機會。可是,這種消費模式是一種違背可持續性發展的消費模式,它不僅耗費大量的資源,還將產生大量的垃圾。眾所周知,我國的自然資源有限,且垃圾處理水平低下,除醫療廢棄物實行焚燒外,其余的大多填埋處置。垃圾填埋不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垃圾滲瀝液會嚴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本文旨在通過日常生活中垃圾的結構及其合理性的分析,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減量化的可能性,探討形成正確的、可持續的消費觀的有效途徑。
1 市場調查
筆者對南京市三家大型倉儲超市的部分商品進行了包裝材料的調查。被調查的商品有:茶葉、保健食品、月餅等,約150多種商品。在被調查的131種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保健食品中,包裝材料均在兩層以上。在被調查的168種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茶葉商品中,有115種具有兩層以上的包裝。部分茶葉、保健食品和月餅商品的包裝情況分別見下表1、表2和表3,其中,包裝比例=包裝材料重/商品總重量×100%。
表1 部分茶葉產品的包裝材料情況
|
表2 部分保健品的包裝材料情況
|
表3 月餅的包裝材料情況
|
2 分析和討論
對168種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茶葉商品進行了調查,其中,對17種進行了定量調查。在被調查的168種茶葉中,有115種具有兩層以上的包裝,其中大多數的具有三層包裝。在定量調查方面,被調查的17種茶葉包裝材料均有三層,有15種茶葉包裝材料的包裝比例在50%或50%以上。被調查的17種茶葉包裝材料的平均包裝比例為73.4%,也就是說,每消費1千克的茶葉就要浪費3.76 kg的茶葉包裝材料。
對131種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保健食品進行了調查,其中,對6種保健食品進行了定量調查。在被調查的131種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保健食品中,包裝材料均在兩層以上。在對6種保健食品所做的定量調查方面,其包裝比例高得驚人,最低為67.9%,最高達91.4%,平均為82.8%,換句話說,就是在花錢買進1 kg保健食品的同時,也為5.82 kg的精美包裝材料支付了賬單。
更有甚者,在一個標明凈重為560 g的月餅樣品中發現了一個重達392 g的陶瓷財神爺。該樣品用了重達1660 g的包裝材料。
包裝的作用一般分為兩種,其一是保證商品安全和品質,其二是美化商品的作用,一般稱之為功能性包裝和裝飾性包裝。功能性包裝是商品必不可少的,而裝飾性包裝卻是與商品的內在品質無關的。以茶葉為例,在168種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茶葉商品中,有53種只有一層包裝,即一層密封的塑料袋。它可以節約大量的紙制品和金屬材料,既節約了資源,又避免了這些資源(如:樹木、礦藏等)在開采、制造過程中的生態問題及開采、制造過程后遺留的環境災害,不失為一種最佳的包裝方式。人們可能會認為,這種東西如果作為禮品饋贈親友似乎寒酸了一點。但是,必須認識到,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對生活、對工作的態度,而非一種手段。如果具備了這種可持續發展的態度,就不會去追求的華美的禮品和奢侈的生活。可見引導人們持有一種積極的可持續發展觀是日常生活中垃圾減量的重要措施。
在引導人們積極的消費觀念的同時,還應該從其源頭——生產廠家進行治理。首先,要切實落實國家《清潔生產法》;其次,人性化的事業應當采用人性化的管理。筆者認為,政府應當采用與生產廠家簽訂包裝材料減量目標責任合同的形式,逐步減少單件產品的包裝材料量。對于履行合同的生產廠家予以獎勵,對于違反合同的生產廠家給予處罰。
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政府部門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宣傳教育,政府機構應當以身作則,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帶領全社會共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工作觀和生活觀。
3 結 論
綜上所述,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減量化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 加強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宣傳,使人們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活觀和工作觀。
(2) 領導身體力行,首先在政府機構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工作理念,從而帶動整個社會形成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3) 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垃圾減量化法律體系,貫徹落實國家《清潔生產法》,從生產源頭解決垃圾減量化的問題。
(4) 以包裝材料減量目標責任合同的形式,實現對生產廠家可持續發展的人性化管理。
參考文獻
1 甘師俊,陳玉祥.可持續發展——跨世紀的抉擇.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7. 361~370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